刘璐
莫纳什大学商学院
摘要:本文根据之前学者的理论研究初步介绍盈余操纵的概念。高管的薪酬体系,内部管理结构和合并及收购的过程都被证明与盈余操纵有直接的联系。对此,本文给予了详细的解释并提供了高管参与盈余操纵的主要诱因。此外,本文阐述了管理层运用会计盈余操纵和实际盈余操纵盈余的常见方法。
关键词:盈余操纵 盈余操纵动机 会计盈余操作 实际盈余操纵
Healy和Wahlen(1999)定义盈余管理为,高管在结构化交易过程中做出的一些能够改变财务报告的行为,进而误导股东关于公司基本经济表现或影响依赖于财务报告的合同的结果。这些公司通过一些会计行为例如虚增销售,减少可支配费用和缩减研发预算等,使得公司对外呈现出积极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表象。这种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其与之相关联的会计行为已被大量学者所认知,然而对于盈余操纵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人给出一个清楚的定义。这是由于盈余操纵的动机和操纵行为的多样性造成的,因此很难总结一个定义能够包含其所有的情况。不过目前被大家广泛认可的理论可以概括为,促使高管进行盈余操纵的主要动机是他们可以在短期内不仅可以为股东和公司,而且还能为自己获得利益。
本文第一部分详细说明易发生盈余操纵的三种情况及操纵盈余的动机,第二部分分析施行盈余操纵的会计行为和实际操作行为,最后,参考之前的研究成果,提出一些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盈余操纵及其相关动机
本世纪初由于上市公司接二连三的爆出盈余操纵丑闻,使得盈余操纵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通过大量学者对于盈余操纵动机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发现引起盈余操纵的动机有很多,本文仅将分析限定于那些已经被最广泛认可的动机当中。
(一)高管薪酬
为了解释为什么高管们愿意操纵盈余,首先要关注的是高管的薪酬,尤其是CEO的薪酬。 Fischer和Verrecchia(2000)和Guttman,Kadan和Kandel(2006)表明,如果高管的薪酬取决于公司的市场价值,那么盈余操纵就会发生。高管报告盈余会有偏多的偏好,而这种偏好则取决于高管的薪酬与公司市场价值的敏感性。Crocker和Slemrod(2007)也支持这种观点,即高管的薪酬与公司的盈余报告是直接相关的。
这种薪酬机制使他们有动机篡改盈余,使得其偏高以增加报酬。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公司董事会只注重财务报告上的数字,由此为高管提供薪酬方案却忽视了其中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准确性。例如,公司董事会聘请CEO来管理公司,通常CEO的薪酬会直接与公司的年度盈余挂钩。在这种情况下,CEO很有可能通过篡改公司的会计信息进行盈余操纵。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和严重性在于它导致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和投资决策效率的降低,这些将损害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Goldman and Slezak 2006)。因此,公司必须积极的防止盈余操纵。
很明显高管们的薪酬与公司盈余相关程度越大,其操纵盈余的可能性就越大。一些学者认为,为了消除盈余操纵的动机,公司在与高管们签订合同时,最理想的方案为,公司应根据长期的企业绩效来制定高管们的薪酬方案,而不是将其直接与财务报表中的盈余直接挂钩。他们认为,这种与公司盈余无关的薪酬方案能够降低高管们操纵盈余的欲望。然而,使用这一方案或许可以消除盈余操纵,但另一个重要因素也应该被充分考虑,那就是工作的积极性。如果施行这个方案,高管们的工作积极性将会受到很大影响。众所周知薪酬奖励越多,高管们工作越努力。因此,毫无疑问将薪酬与公司盈余联系起来是鼓励高管工作努力的最有效的方式。如果高管失去工作积极性,那么企业就不太可能保持良好的经营状态。由此可见,使用这种方案高管的薪酬成本将会增加。Laux(2014)提出,在制定高管合同时,公司董事会应该权衡薪酬成本和低效投资决策成本,确保公司能够制定出一个独特的薪酬方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薪酬的成本,并使该成本小于最小化盈余操纵的成本。
(二)管理结构
内部管理结构也被认为是主导管理层操纵盈余的一个因素。Dechow,Sloan和Sweeney(1996)对管理结构的分析表明,盈余操纵的可能性与管理结构的弱点有系统联系。Dechow,Sloan和Sweeney(1996)给出了管理结构薄弱的公司的详细特征,即(i)大型董事会更有可能由内部人士主导;(ii)外围董事不大可能拥有大部分股权;(iii)公司不太可能拥有审计委员会;(iv)外部人员不太可能拥有公司大部分股权;(v)CEO很可能为公司的创始人;(vi)更可能有一位兼任董事会主席的CEO;(vii)公司不太可能拥有“六大”的审计师。
由此可见,管理机制公司有着很大的影响。有效的管理意味着高管们不可随意修改财务报告,其潜在的操纵欲望也会降低。这样,财务报告的质量,投资的效率和股东股权的价值都会得到提高。
虽然到目前为止,实证并没有产生一致的结果,但大多数人接受一种观点即在管理控制薄弱的公司,采取措施改善管理实际上是增加了盈余操纵的可能性。盈余操纵的增加则又降低了报告质量和投资效率。相反,在管理控制强的公司,管理结构的进一步改善則减少了盈余操纵的程度。Laux(2014)通过模型分析也证明了这一观点。
(三)合并及收购过程
当收购公司决定收购另一家公司(目标公司)时,为了保障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收购公司的高管们力求尽可能的减少收购成本。因为这会将降低融资操作的成本,特别是在以股权换股权的情况下,即收购公司通过发行收购方的股票作为代价来购买目标公司的股票。在这种情况下,目标公司的股东将会给予收购公司的股份作为回报。而交换股权的比率则由两家公司决定。该比率通常根据收购公司的股票价值与目标公司的股票价值。由于股票价值受公司经营业绩影响,如果收购公司的股票价值发生变化,则交换比率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收购公司有动机在收购前进行盈余操纵以增加其股票价值,从而降低交易比率和收购成本。Dechow(1996)指出,管理层操纵盈余的主要动机是以低成本吸引外部融资。他表示收购公司提高其股价,使他们在收购其他公司时用高估的股票以更低的成本进行融资。因此,在进行收购之前,收购公司的高管们有很大的动机增加公司盈余,目的是使市场相信公司正在高效运营从而给投资者更大的信心,已达到吸引外部融资,提升股价的目的。endprint
然而,收购之后,收购公司的业绩却呈现消极趋势。这一论点被Gregory(1997)所证实,他研究了英国收购公司在收购后的长期绩效,表明收购公司确实是使用高估股票来购买目标公司。这项研究与Franks和Harris(1989)和Limmack(1991)的观点相同,表明收购公司在收购后的一段期间内是取得负回报的。
对此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收购公司的管理者利用了可自由支配的会计行为或实际运营行为使公司在收购之前的盈余增加。例如,通过减少计提坏账,推迟资产核销和虚增銷售等等。如此,收购公司的股票价值就会增加,能够以更低的融资成本获得目标公司。但是在收购后,通过操纵而增加的盈余将会随着时间而逐步抵消,投资者会对合并公司在收购后的表现而感到失望,公司股价也会随之下滑。
二、会计盈余操纵和实际盈余操纵
盈余操纵是通过会计行为操纵或实际营运操纵从而提前或延迟记录费用或收入,目的是使公司的收益保持持续增长。然而这些增长很大程度上不能准确反映当期企业的运营状况。
以下列出了一些用于管理和操纵盈余的会计行为和实际运营行为:
(一)会计盈余操纵行为
1、应计费用
应计费用是反映费用应计在该费用发生的时间段。例如,如果公司聘请顾问来执行某项特定活动,那么与该活动相关的费用应计在该活动发生的时间段内,而不是在支付账单或收到发票的时侯。公司运用应计费用操纵盈余最常见的做法是,在效益好的时候增加应计费用,以减少公司在未来效益不好时候的负债。
2、资本化行为
资本化行为包括确认无形资产,资本化软件和记录研发费用等。目前,公司被允许资本化固定资产的成本,并在其使用寿命内进行摊销。公司在资本化过程中是具有操纵盈余的机会,因为这些固定资产通常是无形的,且它们的价值都是基于公司自己的判断。所以企业可以在资本化一个项目的过程中分配给这个项目更多的费用以减少公司当前的营运费用。
3、一次性费用和冲回
一次性或非经常性费用已成为公司用于逃避外部审计从而进行盈余操纵的有效方法。许多证据表明,市场分析师们忽视了非经常性费用,认为它们不是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或营业费用的一部分。典型的非经常性费用包括注销资产,停止运营部门或产品线,以及建立重组储备。
如前所述,公司实行盈余管理会耗尽未来期间的经济收益。随着收入增长的减少,高管们会寻求一个事件,这个事件可以被定性为一次性事件,并将公司营运的一部分费用归因于该事件的发生。由于这类一次性费用被分析师标注为不属于经营活动费用的一部分,因此公司的股票价格通常不会受因为此类一次性事件而未达到盈余目标的影响。
Elliot and Hanna(1996)的研究报告表明,大规模的一次性事件在1975年至1994年期间大幅增加。在1975年,不到5%的公司报告了大量的负面核销,而1994年这个数字就达到了21%。作者还表明,之前曾报告过类似核销的公司更有可能再次发生此类事件。
冲回一次性费用也可用于盈余操纵。公司通常预估部分一次性费用作为应急储备金用于支付公司未来可能的损失或费用。他们预计分析师依然会标注这部分费用不属于公司正常营运费用的一部分。未来公司可能会改变其预估的一次性费用(减少)以用来增加盈余。
(二)实际盈余操纵
不像会计盈余操纵,大多数高管们喜欢通过实际运营活动来操纵盈余,Bruns和Merchant(1990)和Graham(2005)也证明了这一观点。主要原因是相对于通过操纵实际运营活动改变定价和生产决策,会计盈余操纵更有可能吸引审计师的注意。此外,仅依靠会计盈余操纵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未操纵的盈余和期望值之间的差值在年终时可能会比通过会计盈余操纵的盈余金额大。在这种情况下,报告收入低于期望值,然而这时再通过实际营运活动去操纵盈余,在年终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Healy和Wahlen(1999),Fudenberg和Tirole(1995)以及Dechow和Skinner(2000)指出加速销售,改变物流时间表,推迟研发和延迟维护支出是管理层惯用的实际盈余操纵方法。以下将介绍三项方法,即销售操纵,减少自由支出和过度生产。
(三)销售操纵
管理层尝试通过给予客户更高的价格折扣或延长客户的信用期限来提高销售量。通过价格折扣促销确实可以增加销售,但是,这种增加是暂时的。当公司终止价格折扣时,原价格取代折扣价格,增加的销售量也会消失。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公司在年底前提供价格折扣,以达到销售目标。一旦销售目标完成,公司即结束价格折扣。因为使用这种方法来增加销售量,单品利润将会降低,而与促销??相关的销售(SG&A)费用将会增加。
另外一种提高销售量的方法是公司向客户提供额外的信用期限。在这种情况下,客户由于缺乏资金可能不愿意在当期购买产品,但公司想要达到销售目标就要推动客户在当期购买,所以公司延长客户的信用期限促使客户在当期购买。使用这种方法,销售量的确可以暂时性的增加,但是,在未来很可能会下降。
(四)减少可支配支出
可支配支出包括大部分期间费用,即根据其发生的会计期间所应计的费用,如广告费,员工培训费和维护费等。为了增加收入,公司可以减少这些可支配支出,尤其是当这种支出不产生即时收入时。在短期内这种方法对增加盈余有正面影响,但是也可能会有未来现金流降低的风险。
(五)过度生产
由于操纵销售的结果,公司必须生产更多的产品以满足预期需求。随着产量增加,固定的制造成本会分摊在更大的商品基数上。因此,每个产品的固定成本将更低。虽然可变成本涉及额外生产的部分将增加,但只要每个产品减少的固定成本没有被每个产品增加的可变成本所抵消,则每个产品的总成本还是会下降。这意味着在财务报告中,主营业务成本将会降低,因此公司盈余会提高。endprint
值得注意的一個问题是,公司需衡量其额外增加的生产成本和过度生产中产生的库存成本及其相关费用是否可以被销售收入所抵消。如果不能被抵消,那么营运过程中的的现金流将会低于正常运营的现金流。
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使用会计盈余操纵和实际盈余操纵在短期内确实会增加公司盈余。但从长期来讲,公司价值将逐步减少,这是因为这些操纵行为对未来经营的现金流有负面影响。例如,利用价格折扣增加销售量会导致客户未来也期望得到这样的折扣。这可能意味着未来销售利润的降低。过量生产可能产生过多商品库存,而这些产品必须在随后期间出售,否则公司将承担更大的库存成本。因此,通过盈余操纵使得公司从后续期间所获取的经营利润终会在将来某一时段被逐步抵消。
三、结束语
本文在以前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于盈余操纵做了理论性的概述。主要阐述了高管薪酬,内部管理结构及合并和收购过程与盈余操纵的动机直接相关的内容。公司为了满足市场或股东的预期,会由管理层通过使用会计行为和实际营运行为在财务报告中反映更多的盈余。结合以前的研究成果及本文所提到的问题,以下领域可以作为今后研究的方向:管理者如何灵活的选择使用会计盈余操纵和实际盈余操纵;管理层通过实际营运活动实现盈余操纵的适当时机是什么以及在接下来的几年当中是否从事过操纵盈余的公司会习惯性地继续从事。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会使得大家更全面地了解盈余操纵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公司发展的长期影响。
参考文献:
[1]Healy, P.M., Wahlen, J.M., 1999. 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 Accounting Horizons 13, 365–383.
[2]Fischer, P. E., Verrecchia, R. E., "Reporting Bias", The Accounting Review, April 2000. Guttman, I., Kadan, O., Kandel, E., "A Rational Expectations Theory of Kinks in Financial Reporting", The Accounting Review, July 2006, Vol. 81 Issue 4.
[3]Beyer, A., "Capital Market Prices, Management Forecast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9.
[4]Crocker, K., and J. Slemrod. 2007. The economics of earnings manipulation and managerial compensation.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38 (3): 698–713.
[5]Laux, V. (2014). Pay Convexity, Earnings Manipulation, and Project Continuation. The Accounting Review, 89(6), 2233.
[6]Goldman, E., and S. Slezak. 2006. An equilibrium model of incentive contracts in the presence of information manipulation.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80: 603-626.
[7]Dechow P. M., R. Sloan, and A. P. Sweeney. Detecting Earnings Management. The Accounting Review 70 (April 1995), 193-225.
[8]Andrade, Gregor, Mark Mitchell, and Erik Stafford. 2001. New evidence and perspectives on merger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5: 103-120.
[9]Gregory, A. (1997). “An examination of the long run performance of UK acquiring firms.”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 24(September): 971--1001.
[10]Franks, J. R. and H. R. S. (1989). “Shareholder wealth effects of corporate takeover: the UK experience 1955--1985.”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3: 225—249; Limmack, R. J. (1991). “Corporate mergers and shareholder wealth effects: 1977--1986.” 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 21(Summer): 239--251.
[11]Louis, Henock. 2004.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the market performance of acquiring firm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 A: 121-148.
[12]Elliot, J.A., & J. D. Hanna (1996). Repeated Accounting Write-offs and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Earning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34, 135-155.
[13] Bruns, W., Merchant, K., 1990. The dangerous morality of managing earnings. Management Accounting 72, 22–25; Bruns, W., Merchant, K., 1990. The dangerous morality of managing earnings. Management Accounting 72, 22–25.
[14]Roychowdhury, Sugata. (2006). 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 (earnings per share by using financial disclosure). The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42(3), 335.
[15]Fudenberg, D., Tirole, J., 1995. A theory of income and dividend smoothing based on incumbency rent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3, 75–93; Dechow, P.M., Skinner, D.J., 2000. Earnings management: reconciling the views of accounting academics, practitioners and regulators. Accounting Horizons 14, 235–2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