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点项目建设在惠城区经济发展中推动作用的分析与思考

2017-06-25 04:15赵娜
财经界·学术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重点项目重点经济

赵娜

惠州市惠城区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

摘要:从近年来惠城区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资完成情况,分析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重点项目促进了惠城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民生的持续改善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从重点建设项目看我区经济发展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梳理问题原因,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重点项目建设 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重点项目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力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增长速度、发展后劲,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重点项目是否抓得准,上得快,建得好。近年来,我区坚定不移地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 始终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推动转型跨越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区坚持推行一线工作法、“六个一”机制、目标任务倒逼、联席会议、现场办公会和督查考核等工作机制,先后出台《惠城区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惠城区重点建设项目考核实施细则(试行)》、《惠城区重点项目联席会议制度》、《惠城区重点建设项目督查督办工作制度》、《惠城区重点建设项目财政奖励兑现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制度,建立了一个从管理、协调、督查到考核、奖励的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带动了我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民生的持续改善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极大地促进了我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为惠州跻身珠三角第二梯队多作贡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重点建设项目在我区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一)有效推动投资,拉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不确定因素依然突出的经济大环境下,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固定资产投资的扩大则主要靠重点项目建设来拉动。重点项目往往是投资规模较大、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投入及建成投入使用后带来新的增长力量,均能在较大程度上带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2010年以来,我区共实施了470宗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总计752.82亿元。

在重点项目建设的带动下,我区GDP由2010年的337.26亿元提高到601.36亿元,年均增长11.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15.48亿元提高到35.24亿元,年均增长1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37.61亿元提高到446.97亿元,年均增长14.9%。

(二)有效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加快转型升级

我区始终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优化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坚持产业发展与项目招商、建设相联动,科学谋划和编制年度重点项目建设计划,注重三次产业在数量和投资规模上的相互协调,实施了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引领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推动经济加快转型升级。2010年以来,我区共实施了470宗重点项目,三次产业总体比例为7∶23∶70。

在项目建设的引导下,我区商贸物流、总部经济、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58.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97.47亿元,增长7.4%,对GDP贡献率为51.7%。先进制造业和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提速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8.7%和27.7%;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特色农业产业化实力增强,科技化程度提升,2015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9.45亿元,比2011年增长14.8%。

(三)有效促进产业布局持续优化,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我区坚持规划先行,逐步明确和构建了“强中心展两翼”的发展框架,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规划布局,即以桥西、江北、河南岸、小金口等主城区的楼宇经济、金融服务、商贸物流为中心;拓展三栋、马安等南部新城的工业发展空间;以横沥、芦洲等北部乡镇优良的自然生态资源为依托,打造成以生态环境、休闲旅游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旅游观光经济区。在重点项目建设的聚合作用下,我区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产业集群发展成效显著。

(四)有效培育了新的税源,推动财税收入持续增长

一般而言,重点项目主要包括重大农业水利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业建设、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建设、重大服务业建设、重大社会事业建设等,重点项目的实施往往能有效带动我区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培育新的税源,促进财税收入持续增长。2010年至2015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15.48亿元提高到35.24亿元,年均增长19.7%。

(五)有效增进了民生福祉,推动民生持续改善

公共财政的增收为改善民生福祉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近五年,我区累计民生支出138.15亿元,年均增长24.4%。为改善群众的出行交通環境,实施了X203线、X199线、X208线等道路改造工程和新农村公路路面及村道硬底化工程;为改善百姓的就医环境,实施了市第四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综合楼建设及第二妇幼保健院迁改等项目;为改善我区的入学环境,实施了惠南学校、惠州市第十小学、广东省实验中学惠州学校、光明学校、德威学校等建设项目;为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实施了第四、五污水处理厂,马安镇、汝湖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等重点项目建设。

二、从重点项目建设看我区经济发展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调整

一是工业发展步伐放缓。2010以来,我区工业比重和重点工业项目的年度投资额均呈下滑趋势。同时,每年均存在未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工业项目,主要是受到市场环境、用地问题和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影响。二是缺乏大型的重点工业项目支撑。目前,我区重点工业项目少,投资额和建设规模普遍偏小。2010年以来,总投资在5亿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不足20宗。三是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房地产及相关行业。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endprint

主要表现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大、发展不平衡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是农业重点项目,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偏少。2010年以来的重点项目中,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年均不到10宗,年度投资额占重点项目全年投资额的比重偏低。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2015年,我区完成GDP最高的是桥西街道,达52.4亿元,而GDP最低的是芦洲镇,仅3.5亿元,两个镇(街道)的GDP比值、固定资产投资比值和财税收入比值分别为15:1,71:1和45:1。同时,目前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3:1。

(三)项目建设瓶颈制约因素较多

一是土地供需矛盾持续增大。长期以来,我区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与省、市分配的用地指标相比,缺口较大。闲置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复杂,盘整难度大,近年来,每年均有多宗重点项目因用地指标不足的问题难以顺利推进。二是用地指标申请、规划调整、报建等前期手续耗时较长。由于我区规划、国土等方面职能缺失,项目建设需协调的事项和报批的程序较多,有些需要省、市等上级部门审批的项目办理周期较长。三是征地拆迁工作难度大。每年的重点项目建设均涉及到征地拆迁,由于现行政策的补偿标准与征地拆迁对象的要求存在差距,有些用地又涉及到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致使有的项目无法顺利进场施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项目整体推进。

三、对下来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精心谋划,打造平台,进一步提高重点项目的结构和质量

依托区位优势、发展基础和现有资源,统筹谋划项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打造承载项目建设的平台。大力实施“1+4+5”园区发展规划(“1”即惠城区高新科技产业园,“4”即小金口、水口、马安和横沥4个分园,“5”即5个特色园区,即服装纺织基地、生物制药产业基地、惠城香江商贸园、钢铁商贸物流园区以及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引进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项目,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汽车电气、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二是优化项目发展的空间和布局。在“强中心展两翼”的发展框架下,进一步明确各个产业区域的详细发展规划和发展重点,逐步减少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业的依赖。以桥东“互联网+商创”小镇、惠州物联网孵化器等项目为载体,全力打造区域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形成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三是引进和培育骨干企业。一方面要加大招商选资力度,着力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和大型企业,推动韩国城、中科新能源产业园等重大项目落户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快扶持培养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引导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加大技改研发投入,加强品牌建设,加快工业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促进传统工业向中高端迈进。

(二)着力实施乡镇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一是加强乡镇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道路和基础设施不完善是阻碍镇域经济发展主要因素之一,做好乡镇基础设施的规划,有序实施国、省、县道升级改造和村道硬底化建设,力争形成让所有乡镇尽快实现城区半小时生活圈的便利交通网络。二是加强乡镇重点项目的统筹安排。在重点项目申报政策上对乡镇给予适当倾斜,凡符合产业空间布局,并且对当地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强的项目可以纳入重点项目范畴,争取上级支持,享受重点项目优惠政策,予以重点推进。三是力促中心区的工业项目向外围乡镇的转移。加大对三栋、马安、横沥等重点镇的投资开发力度,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兼顾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推动各类工业向特色园区转移。

(三)破解土地瓶颈制约,进一步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一是加大土地盘整力度。在积极向省、市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同时,努力盘整我区存量土地。要按照先易后难、保障重点的原则多种方式盘活存量土地。同时,坚持与“三旧”改造相结合,通过对旧城区土地的整合以及农村建设用地的复垦,不断拓展用地空间,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以及新增建设用地和耕地占补平衡的压力。二是加大征地拆迁力度。主动深入项目一线,对重点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理顺和解决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充分考虑和保护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全力破解项目征地拆迁难题。

(四)努力提高项目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产业承接能力

一是提高项目服务水平。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特别是涉及项目用地指标申请、规划调整、报建等需要省、市相关职能部门审批办理的手续,加强与上级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的沟通对接,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完善好相关手续。二是完善各类特色产业园区的管理。按照“规划设计高起点,基础配套高标准、管理规范高效率”的要求,高标准搞好各类特色园区内的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功能布局,增强对项目的承载能力。三是完善项目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和细化重点项目考核和问责细则,依据项目推进情况,对责任单位和领导进行综合评定。同时,建立健全镇(街道)新引进项目税源獎励政策,严格实行奖惩措施,激发全区上下推动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营造上项目促发展的浓厚氛围。endprint

猜你喜欢
重点项目重点经济
IPO&并购
IPO&并购
IPO&并购
IPO&并购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存在感
单品推荐“抓住重点,改头换面”
所谓“重点中学”……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