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中学 汤张艳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实践探索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中学 汤张艳
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重要课时,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阅读教学重点偏离、阅读技能培养缺失等问题。本文结合阅读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论述了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读前、读中、读后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以促使学生阅读技能的提高。
阅读教学;教学设计;阅读技能
阅读教学虽然受到了一线英语教师的重视,但在常态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阅读教学以讲解、翻译为主,只是单纯解决内容理解问题,缺乏词汇学习和阅读策略的培养,制约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乏味,常常以“讲解文本、罗列知识点、翻译课文”为主线,难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不能提高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此外,教师过于重视语言知识,把阅读课上成了词汇教学课、语法分析课,教学过程局限于呈现和讲解生词,让学生用单词造句,或者逐句、逐段分析语法。由于教师对语言知识过分重视,往往忽视了阅读策略的培养和阅读技巧的指导。本文将结合笔者的自身教学实践、课堂观察和专题研讨,梳理和探析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阅读技能。
“导”是阅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阅读课导入环节,教师唤醒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尤为重要。教师必须走入课文,吃透教材,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状况,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且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活动,引导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力。此外,导入环节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还应自然地引出话题,让学生感知或了解这节课的语言学习目标,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2.1 引入情境,激活阅读动力
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Reading部分讲述的是扎龙自然保护区的鸟,在导入部分可以安排播放中央电视台关于濒危鸟类的一个公益广告中的歌曲,歌曲放完后,教师提问:What do you know from this song? 学生回答:Birds are in danger. We should protect them. 教师又问:How can we protect birds? 学生回答:Plant trees. / Don’t kill birds./Build more nature reserves. 然后教师自然地引出本课话题:Now, I will show you one of the nature reserves for birds. ——Zhalong Nature Reserve. 在导入部分,通过播放与本课话题相关的歌曲,很自然地把学生带进了保护濒危鸟类的语境中,激活了学生阅读本课的动力。
2.2 设置悬念,形成阅读期待
在英语阅读课的导入环节,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富有猜测性、探究性、挑战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置悬念,形成期待,引导学生走进文章去探寻问题的答案。
例如,9A Unit 8 Detective stories这一单元Reading的Murder in west town讲述的是一位22岁的电脑工程师被谋杀的案件。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插图和标题进行提问,让学生对阅读材料展开大胆的猜测,从而使学生对阅读充满期待。教师首先可以利用文章的开头提问:What happened? 再利用文章标题继续提问:Who was murdered? Why was he murdered? How many suspects were there? Did thedetective find the murderer finally? 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联想,带着自己预测的答案进行阅读。
2.3 以旧引新,启发阅读联想
阅读课导入时,教师要寻找新知和旧知的联系,从而采取以旧引新的方法,激活旧知,联想新知。要在充分掌握教材内容、学生已有知识和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导入活动,启发学生的阅读联想。
例如,8B Unit 2 的Reading介绍了香港迪士尼乐园,学生通过阅读将了解香港迪士尼乐园的一天游玩经历、主要景点和活动。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在8A Unit 3学过的北京世界公园,巧妙地导入到课文:The World Park is a theme park in Beijing. There is another famous theme park in Hong Kong.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it? 以此自然地导入新课,使学生在复习旧知中,带着期待开始新的阅读探索。
阅读中活动是阅读课教学的主题,主要通过阅读了解文本大意,理清文本思路,获取文本的具体信息。现行的牛津英语教材的阅读课都是围绕话题展开的,教师要围绕文本主题设计一些具有整体性、层次性、梯度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解读语篇,探究语篇的意义。下面笔者就以8A Unit 5 Reading一课为例,阐述如何有效地进行阅读中的活动设计。
3.1 略读——整体感知
根据整体阅读模型,阅读过程中读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和领会文字信息,而是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程晓堂、郑敏 2008)。Skimming这一阅读策略的特点在于:学生通过快速阅读,利用文本标题、段落首尾句和关键词,把握文体体裁和段落大意,构建文本脉络,培养快速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授8A Unit 5 Reading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阅读任务:Go through the article and then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Part 1 (Para1—Para3) the growth of Xi Wang
Part 2 (Para 4) the problems giant pandas face
Part 3 (Para5—Para6) the action we should take
通过让学生略读来概括每个部分的大意,检测了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结构和主旨大意的能力,以启发学生学会关注关键信息,抓住文本建构方式,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概括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将语篇划分为三个部分,也降低了阅读难度。
3.2 寻读——提取信息
学生了解文章大意后,教师应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设计不同的阅读活动,如:写摘要、填表、画图、排序、补全信息、判断真伪、猜测词义、寻找事实细节、分清文中事实和观点等,逐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文章重点细节,促使学生查读文章,提取信息,以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略读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带着以下五个问题,再一次阅读文章:
(1) What did Xi Wang look like when she was born?
(2) What did Xi Wang eat when she was born?
(3) When did Xi Wang start to eat bamboo?
(4) What danger do giant pandas face?
(5) 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giant pandas?
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文章,根据线索准确地定位答案,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寻读技能,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细节,并为开展后续活动奠定基础。教师设计的五个问题有一定的梯度,前三个问题可以直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而对于最后两个问题,在文中定位相关信息后,学生要经过自己的归纳和总结才能得出答案。这样的活动设计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欲望。
3.3 细读——重构文本
学生通过重构、分析等阅读活动理清文章的脉络和框架,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对文章形成清晰、完成的概念(赖朝晖 2011)。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写作线索,而且每篇文章一般暗含多条线索,常以自然段落、人物、时间、地点、戏剧场景、事件发展、人物评价或事件评价等为线索。按照课文线索把文本形成的阅读内容转化成结构图表时,有多种呈现形式:图片、简笔画、表格、概念图、四维图、树形图、网络图、路线图、流程图和时间线等。在8A Unit 5 Reading这一课时中,教师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从三个方面(growth, problems, action)概括全文内容。
growth at birth —— look like a white mouse 4 months old —— weigh about 8 kilograms 6 months old—— begin to eat bamboo 12 months old ——not a small baby any more 20 months old —— look after herself problems have no food to eat have no place to live action help pandas have more babies build more panda reserves make laws to protect pandas
教师利用表格的形式把复杂的文本简单化,概括了文章的重要信息点,浓缩了文章的精华,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概括文章要点,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最后通过根据表格内容,让学生进行文章的复述,以此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持久的记忆。
阅读后活动旨在通过教师的引导开展语言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记忆与促进迁移,拓展运用所学知识,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充分发掘和利用阅读材料,让学生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学识才智、情感态度来充实文中的人物或事物,拓宽文本的情境,使自己的认识深化,得到新的感悟和收获。读后活动可以是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检测活动,可以是复述、讨论、表演、辩论、采访、续写等活动,总而言之,是对课文中所学知识的拓展和运用。
4.1 口头交际——运用语言
教师应准确把握阅读材料的特点,以此为基础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景,设计多个真实的开放性任务,让学生组成活动小组,参与活动,畅所欲言,既实现从课文情景到现实情景的转化,又促使学生从语言输入环节过渡到语言输出环节,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内化成运用英语的能力。
4.2 书面表达——延伸阅读
在读后阶段,教师应创设具有探究性的情境,让学生课后探讨文中悬而未决的问题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可以依托课文阅读,充分利用课文素材,挖掘读与写的结合点,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借鉴阅读材料中的语言表达、谋篇布局、文体特征、情感体验,既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语言知识的积累,又有意识地进行写作技巧的渗透,着重提高其写作能力。
4.3 情感体验——阅读升华
有效的阅读教学设计要超越知识本位的课堂,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在掌握课文知识点的基础上升华情感和形成价值观。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中要融入情感,应以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为基础,否则将显得生硬,缺乏真实感。例如在教授8A Unit 5 Reading一课时,通过让学生对大熊猫的成长和面临的危险有了深入理解后,鼓励学生谈论作为一名中学生可以为保护大熊猫做些什么,这一活动涉及学生的个人体验,是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避免了苍白的说教,而且实现了整个课堂教学的升华。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明确阅读教学的重点,深入分析阅读材料和学生的学情,通过不同环节、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体验机会。同时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阅读技能的训练,让学生通过略读、跳读、细读获取相关信息,并解决问题,从而掌握阅读技巧,有效地促进其阅读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程晓堂. 2012. 英语阅读教学[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顾海燕. 2013. 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有效提问[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3):24-27.
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许颖. 2015. 围绕话题,创设情境,强化运用——谈初中英语阅读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策略[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4):42-47.
余演林. 2012. 教师主导下的有效阅读教学[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4):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