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活化的作文教学

2017-06-24 22:51刘芳
当代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闰土大胆家乡

刘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即当前作文教学的根本出路,就是要从学生实际生活中寻找写作源泉,把生活实践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地做到从生活中来,再回归到实践中去,写实实在在的人和事,表达出真情实感。怎样才能做到使学生在习作中融入切身的生活经历呢?笔者就农村学校从教多年的经验点滴作如下探索,以俟广大同仁共同商榷。

一、引导学生在观察中体会,在实践中激趣

农村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如放牛、砍柴、割草、下河摸鱼、爬树掏鸟蛋等。如果老师引导他们进行认真梳理,实际上就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就是写作的源泉。大部分老师在课堂上往往是提纲式的讲解,没有对学生生活中的鲜活事例进行分析、引导,因而课后学生往往是乏善可陈,无内容可写,即使勉强写出来的都是些空洞的言语,显得杂乱,无实质性的内容。

作家孙莉认为:“对生活看得准,写得具体,这是很不容易的事。但是有补救之方,那就是多看、多听、多想……”。我认为,引导学生去观察、去体会,无外乎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观察人物的形态、体会人物的内心。例如,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少年闰土》一文,对闰土的描写仅仅只用了“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一句话,就把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形象活脱脱地表现出来了,同时也反衬出作者“我”对农村生活的无限向往的心态。二是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做到语言表达具体。现实生活中的山川日月、花草虫鱼都是各具特色的,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并结合学过的知识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描述,做到语言朴实、通顺,将普通的事物写具体,做到言词达意,就足够了。例如,对闰土的外貌描写: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中年闰土——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活脱脱地展示出了艰辛的生活给闰土带来的身体和心里的巨大变化。

二、要求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在学习中运用

小学生作文难已是一个不争的现实,但究竟難在哪里呢?实际上就在于本身的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而现在脱离实际的命题作文又过多,从而导致了学生怕写作文;很多教师又不愿深层次地去反思这些客观存在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依纲据本地空洞说教,最大限度也不过是多找几篇内容相似的范文读给学生听而已,导致学生普遍存在仿写的现象,使得作文教学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我认为教材的内容固然不能去改变,但是作为教师还是可以选择性地去完成,可让学生少写一些不切实际的命题作文,多写一些身边实实在在的人和事物,让他们走进大自然、融入大山,让他们到生活中去寻找写作的源泉,体验生活的乐趣,激发写作的欲望。

当然,仅仅是观察还不行,还要要求学生会记录,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并形成日记,将生活中的乐趣通过记录表达出来,可以是观察事物的,也可以是气候的,还可以摘录文章中的优美词句进行反思。总之,什么都可以写,并且长期坚持下去,养成习惯。老师要对写得好的片段或词句适时进行点评肯定,要让学生树立坚持记录的信心。

三、鼓励学生在想象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

在提倡学生写身边实实在在的人和事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写想象作文,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构思未来的社会,大胆写自己想说的话,做好我手写我心。例如,反映家乡变化、时代的进步等题材,既是在现实生活上的发掘,又是大胆构思人类社会日新月夜的发展速度。教师可收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的一些图片,通过对照,让学生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他们大胆想象几十年后我们的生活环境会是什么样子。同时,抛出一些课本上接触过的话题,如二十年后的家乡、未来的公路、未来的学校……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大胆发挥,想他人未想到的,写他人未写到的,大胆地借鉴发挥。我以前指导学生参加省市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五年级学生刘聪所写的作文《家乡变了》就是在认真描写学校由破破烂烂变为花园式校园的基础上,用学校的变化来突出家乡的巨大变化,在结尾处还构思了学校未来的样子。文章写得很实在,没有任何雕饰之语,被评为全市作文大赛一等奖。

归根到底,只有抓住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做到作文课堂变得朴实,学生才会有内容可写。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枯燥无味的作文中解脱出来,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闰土大胆家乡
大胆猫沙漠探险记
关于《故乡》的闰土人物形象分析
大胆与胆大
鲁迅作品善良人物的形象分析
青春要多样乖乖女大胆变
《故乡》的呐喊
乡土知识分子的“归乡”情节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
两个牛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