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思源
(武汉大学 文学院 人文科学实验班,湖北 武汉 430000)
摘 要: 《三国演义》对人物的塑造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性。同属于刘备阵营的诸葛亮和关羽在人物形象的某些方面拥有相似性。刘备集团的两大重要人物的相似性反映出民间审美对文人创作的影响,《三国演义》特殊的历史叙事和民间叙事相结合的手法,以及众多装饰性情节是共同性存在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诸葛亮 关羽 相似性
通过桃园结义,刘备认识了他“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手足兄弟关羽,三顾茅庐后得到诸葛亮支持的刘氏集团更是如鱼得水。刘备对关羽和诸葛亮的信任与依赖远远超出其他将领,他们的一举一动可以说影响甚至左右着刘备集团和西蜀政权的存亡兴衰。对于这样重要的两个人物,民间故事中早有关于他们二人的二次创作,如《单刀会》等,《三国演义》吸收民间说唱文学,对这两位人物进行了精彩的塑造。作为全文形象最鲜明的两个人,关羽和诸葛亮一为武的极致,一为智的巅峰,看似是两个遥远的极端,但两人实际在形象上有众多相似性,这是由写作手法和创作目的决定的。
一、关羽、诸葛亮人物相似性的情节安排方面
1.戏剧性失败和退场方式——“浓墨重彩的最后一场戏”和“怎样塑造他就怎样杀死他”。
一个重要的人物在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相应的,他的退场方式也会经过精心安排,这样才能让一个人物完美收官不至于显得虎头蛇尾,作者对《三国演义》中最主要的两个角色关羽和诸葛亮的把握也不例外,虽然说蜀汉政权的结局导向悲剧,其将领的个人命运也不可避免地以悲剧收场,但《三国演义》对于他们二人的结局安排上非常戏剧化和浓墨重彩,可以说是全书最精彩的两个部分之一。在书中,关羽通过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毒等情节,一步一步被塑造成一个忠肝义胆、叱咤风云的人物,就在他被神化的最巅峰,作者猝不及防地给人物安排了结局,通过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吕蒙的白衣渡江等一系列事件,一步步将这个未尝败绩的猛将逼到绝路,作者对关羽之死的处理基本是按照裴松之所引《蜀记》的记载铺陈,但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之上,又虚构了洛阳城曹操感神、赤兔马不食而亡、吕蒙被关羽亡魂附体而亡等故事,而且给关羽的结局赋予了一定的宗教色彩:皈依佛门。他的失败实际上是他和自己人性中最大弱點搏斗失败的结果。在整体塑造中我们已经接受了关羽性格中高傲自大的成分,甚至说,我们认为拥有关羽这种级别能力的人理应高傲自大,正是有了这些自我的成分,关羽才有着独特的魅力。《三国演义》非常聪明地利用关羽的最大特点和弱点造就了他的结局,是高傲自大成就了关羽,也是高傲自大最终毁灭了关羽。这个理论放在诸葛亮身上也是成立的,小说通过三顾茅庐、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舌战群儒、三气周瑜等情节将诸葛亮的性格逐步鲜明起来,白帝城托孤是故事发展的顶峰和转折点。对于诸葛亮结局的安排同样是有一系列宏大而周密的设定,绝不同于其他人物可能出现的简单病死或者被杀的情节,《三国演义》花了大量精彩的篇幅描写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如何继续维持蜀汉政权的稳定,并继续统一天下的事业,从六出祁山开始,蜀汉和诸葛亮的命运实际上已经处在尾声,但小说依然执意要给最重要的人物在退场时以最强音。我们对于诸葛亮性格中最深的理解,除了智慧外恐怕就是执着和勤勉,这是他最大的优点,同样是他致命的缺点,如果没有诸葛亮后期的苦苦支撑,那么蜀汉政权或许根本不可能存在那么久,但同时是兢兢业业、夜以继日的操劳最后拖垮了诸葛亮,七星灯续命的情节的设定强化了叙事表达的戏剧性,同时突出表现了天意难违,如同前面所说,勤勉执着造就了诸葛亮,也毁灭了诸葛亮。
2.死后显圣情节的安排——“不同人生的不同执念”。
在民间故事里,非常有能力的人死后往往会以其他形式继续在人间停留,以不同的方式继续展示他对生前所活动的那片区域的人和事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正面的,能够继续增加他的威望和人们对他的崇拜程度,这就是所谓的“显圣”,只可能出现在深受百姓爱戴的角色身上,《三国演义》对于关羽和诸葛亮的身后事也做了相关的处理。
关羽显圣情节全文共有四处,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洛神城曹操感神”中写到“是夜月白风清,三更已后,普净正在庵中默坐,忽闻空中有人大呼曰:‘还我头来!普净仰面谛视,只见空中一人,骑赤兔马,提青龙刀……”正是关羽的魂魄游散人间不肯离去,恰在庵中遇见高僧普净,在普净的点播教化下认识到胜败已然过眼云烟,无须再执着于上一世的分分合合,“于是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后往往于玉泉山显圣护民……”。另一处显圣的地方同样在七十七回,说吕蒙得胜回到东吴后,孙权为其设宴庆功,席间孙权亲自为吕蒙斟酒,“吕蒙接酒欲饮,忽然掷杯于地,一手揪住孙权,厉声大骂曰:‘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还识我否?”,这俨然是关云长的口吻,果然之间吕蒙推倒孙权大步向前并坐上孙权的位置“两眉倒竖,双眼圆睁,大喝曰:‘我自破黄巾以来,纵横天下三十余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计图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当追吕贼之魂!——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权大惊,慌忙率大小将士,皆下拜。只见吕蒙倒于地上,七窍流血而死”。第三处也是七十七回,说孙权将关羽的首级装在木匣中送予曹操,“操开匣视之,见关公面如平常。操笑曰:‘云长公别来无恙!言未讫,只见关公口开目动,须发皆张,操惊倒”。此外,在猇亭之战之前曾显圣帮助关兴手刃潘璋;在诸葛亮乘雪破羌兵前,关羽也曾显圣并且帮助过关兴和张苞。关羽的显圣情节安排往往显得血腥而具有冲击力,多与复仇和不甘死亡有关,多以报仇雪恨和怒发冲冠的形象出现,这与他的忠勇无谓的性格和武将的地位有关,也与其戏剧化的失败情节设置有关,前文蜀军将领在看到关氏父子首级后,王甫的堕城而亡和周仓的自刎增添了情节的悲壮色彩,加上关羽义薄云天、忠勇无畏的形象,小说巧妙地将关羽的显圣索命写成了最壮烈的结尾,放大了他对事业的执着和性格中的各种优点。
诸葛亮显圣情节集中性不如关羽,诸葛亮之死,小说先于一百三十九回安排禳星情节,当读者看到已然病入膏肓的诸葛亮还要执意点燃星灯向上天说明自己事业未尽,祈求逆天续命,不禁悲从中来,这也是小说吸收采纳了民间传统中对于诸葛亮的理解,更戏剧化和悲剧色彩的情节是当第六夜主灯依然明亮,眼见禳星就要成功,魏军来探虚实,闯进帐中的魏延带起的风扑灭了主灯,在所有努力功亏一篑的情况下诸葛亮颓然弃剑叹曰:“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通过这样的情节再次强化诸葛亮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性格,将故事推向高潮,为最后的将星陨落极力渲染悲剧色彩。第一百六十回“钟会分兵汉中道,武侯显圣定军山”中钟会进驻阳安关的当夜西南中出现异象,第二天巡视出现异象之地,只见“杀气四面突起,愁云布合,雾锁山头……转过山坡,忽然狂风大作,背后数千骑突出,随风杀来”。因风中的人马只使钟会及其军队坠马者无数,“跌损面目,失了头盔”,但并不曾损伤性命,而在钟会祭拜武侯墓后阴风即止,化为清风习习,细雨纷纷,“是夜,钟会在帐中伏几而寝,忽然一阵清风过处,只见一人,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其人步入帐中,会起身迎之曰:‘公何人也?其人曰:‘今早重承见顾。吾有片言相告:虽汉祚已衰,天命难违,然两川生灵,横罹兵革,诚可怜悯。汝入境之后,万勿妄杀生灵。”。相比关羽的显圣,诸葛亮的显圣情节显得更加温和,主题集中在报国为民而不是復仇,更加符合诸葛亮的性格和蜀国丞相的地位,通过显圣情节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执着和一心为民操劳的人生信条。
《三国演义》对关羽和诸葛亮两人的显圣情节塑造的一个巧妙点在于,同样执着于生前未竟的事业,死后依然停留在人间的原因并不是放不下儿女情长,而是活着的时候还寄托着蜀国上上下下的希冀和自己一生的梦想,执着和责任感让人物形象骤然高大,同时浓郁的悲剧色彩和历史沧桑感加深二人在读者心中的印象。此外,诸葛亮遗计的情节安排也和显圣情节的功能类似,在人物死亡后依然以其他方式安排他出场,实际上增加人物的出场时间,彰显人物的性格,加深读者的印象。
二、关羽、诸葛亮人物相似性的性格塑造方面
1.详细的外貌描写对性格表达的独特作用。
关羽和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为数不多有直接详细的外貌描写的人物,这是作者对于刘备集团采用民间叙事手法的特点之一,传统历史叙事中对于过于直接的人物外貌和心理描写是回避的,但在长时间的民间流传中,说唱文学和戏曲文学为人物丰满了外貌和性格,特别是说唱文学让人物外貌逐渐脸谱化。《三国演义》兼采史传文学和说唱文学之长,以文人文学融合而成独特的写作手法,其中曹魏集团多采用历史叙事,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描写刘备集团时多采用民间叙事,对于刘备集团的两个主要人物关羽和诸葛亮也有多处非常详细的外貌描写。关羽和诸葛亮的外貌描写带有明显的民间审美旨趣,有着明显的脸谱化、色彩化特点,并且在刘备政治集团中形成了呼应,代表了民间审美意向中忠勇和智慧的两个极限。
有关关羽的外貌描写选取如下: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第八十三回“战猇亭先主得仇人,守江口书生拜大将”中“忽门外一人,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飘三缕美髯,绿袍金铠,按剑而入”;第九十四回“诸葛亮乘雪破羌兵,司马懿克日擒孟达”中“看看至近,只见云雾之中,隐隐有一大将,面如重枣,眉若卧蚕,绿袍金铠,提青龙刀,骑赤兔马,手绰美髯,分明认得是父亲关公”,可以看出《三国演义》对于关羽的外貌描写特点之一是色彩对比度明显。在突出他面色偏红的特点的同时,作者给其安排了绿袍金铠,青龙刀和赤兔马的存在进一步加强红绿对比,长到齐胸的美髯、卧蚕眉和丹凤眼为关羽形象塑造进一步增添脸谱化、面具化色彩,这是《三国演义》对于民间艺术中常年流传的关羽形象的吸收和借鉴,反映了一定的民间审美旨趣,这是关于刘备政治集团描写时的一个重要特点。
关于诸葛亮的外貌描写侧重于展现其外貌和内在的神化,目的在于突出展现其在实际战争中超乎常人的智慧和品格,貌描写选取如下: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中“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第一百一回“出陇上诸葛妆神,奔剑阁张颌中计”中“只见孔明簪冠鹤氅,手摇羽扇,端坐于四轮车上”;第一百十六回“钟会分兵汉中道,武侯显圣定军山”中“只见一人,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目清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言讫,拂袖而去”,可以见得《三国演义》在对诸葛亮的描写中同样有非常强烈的色彩性,不同于关羽的红绿鲜艳对比,诸葛亮的色彩以肃静的黑白为主,突出其智慧与温和的性格特征,其中人物出场喜欢身着鹤氅、手拿羽扇,略带道教色彩表现形式,是作者吸收民间表达方式,突出诸葛亮飘然欲仙的形象,儒雅飘逸,淡定从容。可以说诸葛亮的出场画面相对来说色调清淡素雅,节奏平缓但暗藏玄机,正好与民间塑造中半神的形象相呼应。
关羽和诸葛亮外貌描写在《三国演义》中反复出现并多次强化,成为全书中面貌最清晰的两个人,而他们的共同特点之一是都采用了色彩化的描写,选取主色调的同时以最强烈的对比色加以辅助,使得关羽的刚烈忠勇和诸葛亮的机智从容得到突出和加强。同时,脸谱化的表达手法吸收了历代民间艺术家对于诸葛亮、关羽的理解,加以文人化手法表现。
2.性格中儒将的成分、出众的能力(被神化)和对刘备的绝对忠诚。
民间历来有“尊刘抑曹”的传统,关羽和诸葛亮作为蜀汉阵营中最杰出的文臣武将代表,一个忠勇无双,一个智绝天下,深受老百姓的爱戴,在世世代代传颂他们的故事的过程中,人们在他们的身上不断寄托更多更加美好的期愿,不断赋予他们更加高尚的人格,这就造成了关羽和诸葛亮形象在民间不断被神化,到《三国演义》形成时期,其民间艺术形象已经趋于定型。小说借鉴民间文学中的形象特征,用装饰性情节对诸葛亮进行进一步神化,最终达到“多智而近妖”的表达效果。同时,《三国演义》吸收借鉴史传文学中对关羽和诸葛亮的描写,强调这两个人物性格中特有的儒将成分。
作者对于关羽性格的塑造在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中有多处典型体现:曹操见关公绿锦战袍已旧,便将异锦做成战袍所给关羽,关羽接受后穿在里面,外面依然用旧的战袍罩住,曹操问起原因,答曰回去见到兄长刘备是不可以穿着曹操所赠的新战袍。此处体现出关羽对于刘备的绝对忠诚,但另外实际上也间接反映出关羽对于曹操所赠送的衣袍的爱惜,体现了关羽对曹操给予的器重实际上是心怀感激的,也是他义薄云天的体现之一;关羽爱好自己的胡子,曹操问他清不清楚自己的胡子数量,关羽说:“约数百根。每秋月约退三五根。冬月多以皂纱囊裹之,恐其断也。”曹操赠给他一个纱囊,果真第二天关羽就在面见皇帝之时带上了。曹操问胡子数量多半是出于调侃揶揄,但关羽却认真回答了这个问题并且能说出大致数量,而且对于每个月掉的胡子数量是非常清楚的,在冬天的时候用黑色纱囊包裹起来加以保护,可见他对于自己的胡子爱惜到了一个境界,这和周围其他武将的粗犷野蛮行为作风大不相同,对自我仪态的重视体现了关羽性格中的儒将成分;对于曹操赠送的美女,关羽无动于衷,而对于曹操赠送的宝马(赤兔),关羽则是再拜谢之,并言“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一方面体现出关羽不近女色的英雄气概,另一方面对于宝马的看重是武将的基本素质之一,赤兔从吕布到关羽的传递也体现了关羽各方面超群的能力,从后文中我们可以清楚关羽接受赤兔的原因是他知道这匹马能日行千里,有了它就能更早地找到大哥刘备,和他重新汇合。
关于诸葛亮性格描写段落,摘选如下: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中,诸葛亮感于刘备的知遇之恩,决定出山相助,临行前对诸葛均嘱托:“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诸葛亮性格中儒雅的成分表现得非常突出,此处更是点睛之笔,临行前特意交代诸葛均不要荒废了田亩,等到自己帮助刘备成就功业后,还想回到这茅庐过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与后文星落五丈原情节对照,孔明终是再不能回到他心中的茅庐,赋予更强烈的悲剧英雄色彩。第九十一回“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中诸葛亮班师回国途中经过泸水忽然阴云密布,孟获告知需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及黑白牛羊祭祀,以祈求丰收,方可获得安宁,诸葛亮反思自己连年兴兵烦扰百姓,造成无辜者死难,命人宰杀牛马,与面和在一起做成人头的形状,再用牛羊肉填充命名为“馒头”作为祭品,孔明亲自诵读祭文,“放声大哭,极其痛切,情动三军,无不下泪”,蛮荒之地本来处处都是野蛮的民俗,诸葛亮拒绝用生人献祭,他尊重当地民风,用牲畜代替,做成人头的模样移风易俗,他认为是自己兴兵的过错导致当地居民生灵涂炭,这在《三国演义》的主要将领中是不多见的,而他亲自念祭文后落下眼泪并不会让读者觉得虚伪,也是因为他性格中的儒将成分得到了读者的认同;第一百二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诸葛亮造木牛流马”中,提到孔明在宣布军令时都是“附耳过来吩咐如此如此”“附耳授以秘计”,这在《三国演义》的写法中是一个特例——只有在描写诸葛亮带兵打仗时,作者才采用这样的悬念手法。陈文新老师在研究中总结为“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和“锦囊妙计”,这样的手法可以体现诸葛亮过人的智慧,在不说穿不说透的情况下给读者保留一定的神秘感和距离感(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经常以和道教相关的形象出现的原因之一),能在吸引读者继续往下看的同时,利用未知性突出诸葛亮能力的超群。
关羽和诸葛亮能力的超群来自于小说对于民间文学的吸收,特别是对其神化表达的吸收,在表现他们能力的同时,《三国演义》着重烘托了他们对于刘备的忠诚,可以说在全书中没有任何人对忠诚的表现比关羽和诸葛亮强烈,从过五关斩六将和出师北伐来说,作者给这两个人物安排了展现过人能力的同时表现极度忠诚的事件,极度忠诚也是儒将体现的一个层面,这是作者吸收民间文学和史传文学再加入独有的文人文学理解后的体现,包括关羽和诸葛亮的性格儒雅,重视仪容仪表,生活情趣清雅高尚,事业为重等都体现了浓郁的文人审美旨趣。
三、结语
关羽和诸葛亮是《三國演义》中最主要的两个人物,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虽然一文一武,但身上却存在不少相似性。作者对其退场方式的浓墨重彩的处理成为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由于历史大方向不能改变,因此《三国演义》在处理时加入了许多装饰性情节,虽然无关大局痛痒,但是对于塑造人物性格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妙用,而人物死亡以后的显圣情节安排更是实际上延长了人物的文学生命,让他们在主线情节中不断穿插重复出现,强调了独特的文学形象,加入宗教色彩的写法是吸收民间艺术的表达形式。《三国演义》还对关羽和诸葛亮进行了详细的外貌描写,以脸谱化色彩化为特色,这也是其他人物所没有的,情节安排和性格塑造方面都体现着作者的文人审美旨趣。此外,其他共同点还包括《三国演义》在塑造关羽和诸葛亮人物形象时,通过多方虚构、转移嫁接、衬托等手法追求这一形象的完美,比如对斩华雄和空城吓退仲达等真实历史事件的改换主角,移花接木。
在《三国演义》的形成过程中,史学家、民间艺术家和文人起到了重要作用,《三国志》构成《三国演义》的基本素材,在不能改变历史大走向的背景下,决定了作者只能采用装饰性情节表现重要人物性格,其中浓墨重彩的退场方式和显圣情节是表现关羽和诸葛亮性格时独有的;由于民间艺术家将道德评价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并将道德褒贬强化到二次创作中,因此《三国演义》特别突出关羽和诸葛亮的名士风度和儒将成分,小说对民间文学和史传文学的整合加入文人文学特有的表达手法,使得小说具有自己的特点,起到了一定的社会教化作用。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4]崔延平.从人到神——对诸葛亮历史形象兼神话形象的考察[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1):78-81.
[5]贺彩珍.英雄的悲剧悲剧的英雄——诸葛亮形象内涵初探[J].山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52-53.
[6]刘海燕.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传播和接受[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74-79.
[7]陈文新.《三国演义》的文体构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8]陈文新.《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的两种类型[A].三国演义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9]刘森垚.关羽与诸葛亮崇拜现象之比较[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3(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