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探析

2017-06-23 09:16李佳俐邓谨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主体间性

李佳俐+++邓谨

摘 要 随着个人主体性的膨胀及异化的加剧,西方哲学单一主体性认知理念步履维艰,主体间性理念顺势而出,并由哲学界引入教育学界。针对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单一性造成的重“师道”轻平等、重“灌输”轻互动、重理论轻实践、重工具性轻实用性等困境,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及日常生活三方面入手,探寻主体间性理论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主体间性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转向

一、主体间性理论在教育领域的阐发

20世纪90年代,主体间性理论受到我国哲学界的关注,并于2002年引入教育学界。主体间性教育理念蕴含着丰富的内涵:首先,主体间性理念一改传统教学主体单一性的普遍特征,在传承对教育主体认可的基础上,扭转并加强对教育客体地位及价值的凸显,将单一主体升级成相互主体,通过主体间,复数主体与中介客体间的关系来探讨教学中师生主体性的合理分配。其次,主体间性教育理念关注师生双边地位平等和双向互动,充分激发双方在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构筑较为舒缓愉悦的教育教学氛围,使教育中的“双主”(主导性的教育者和主动性的受教育者)减少并消除摩擦、隔阂。再者,主体间性理念下的教学目标为师生共同进步,实现“双赢”效果。师生双方在教学中都是学习者,可从彼此交往中获益。

二、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价值取向的困境

主体间性理念已引入我国教育学界,但理念同实践的融合尚需时日,更何况这是一个系统性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其特定的价值指向及学科特性,其目的是“教育主体根据社会要求和人的发展需要,结合现实条件,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一定时期内达到预期结果”[1]。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困境,尤其同中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结合,更凸显教育中主体价值取向的偏向性和单一性。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单一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师生关系:重“师道”轻平等

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本是对立统一关系,教育者对教育过程实施及管理的主导作用同受教育者对教育进程的推动作用相互协调,才能够顺利实现教育目标[1]。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单极主体现象较为普遍,凭借知识经验方面的优势,教育者将“教育霸权”解释为“师道”,以个人意志牢牢掌控整个教学过程、压制学生话语权,彰显个人主体地位,诠释“尊师重道”的内涵。中学生好奇心强,处于心性养成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关乎他们未来能否健康成长,教育者主体至上观念严重左右了其自身对事物的客观判断。在数落受教育者思维方式、思考角度及学习态度等问题时,教育者不能将中学生作为人格上平等的个体对待。师道者,在技、在艺、在德,若教育者一味信奉主体至上论,那其重“师道”未必属实,而轻平等却必定为真。

2.教学方法:重“灌输”轻互动

教学方法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只有在实践中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需要及符合课程规律的教学方法,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中学生心理和认知上都不成熟,对一些问题及现象还没有正确的认知及判断能力,对老师课堂上的讲授自然存在疑惑,这些疑惑都需要以恰当的方式解决。然而我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授课形式仍旧没能改变。不可否认这种集体授课方式的阶段作用无可替代,但这种单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个性需求及教育的双向性、互动性。“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中,学生更多的是教师独白的聆听者,缺乏实质意义上的对话”[2]。

3.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的内容较全面,但是,这些内容局限于理论层面。教学中主体单一性根本问题的存在,无法发挥这些内容的最佳效果。就教育者而言,教学内容一般源自教育部统一编制的教材,教育者采用照本宣读的方式既可顺利完成课时要求,也减少了自身思考、探究及创新方式方法花费的精力和成本。然而,从受教育者角度来讲,教育者对教学内容纯理论的解析,加上教学中主体极化趋向严重,教育双方都不能有效地接受对方的“认知信息”。教育者将教学内容以理论形式单方面传向受教育者,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尚且存在疑惑,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不是出现对接缝隙,就是理论无从立足。更重要的是,“社会实践活动是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关键”[1]。一旦受教育者迈入社会,“学校人”和“社会人”价值冲突的出现就在所难免。遗憾的是,受教育者自身也难以从理论高度对实践进行合理有效的调节指导。这样,表象上是教育内容的理性、刻板,实则是教育中主体极化现象的“蝴蝶效应”。

4.课程目标:重工具性轻实用性

“学校是奠定智慧基础的地方。”[3]而智慧的真正作用是指导人生、指点实践,乃至改变世界,这就凸显了学校的重要性,更细化则是课程目标设置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其价值体现为对社会及个人发展需要的满足,单就个人价值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促进品德成长,塑造健全人格”及“开发人的潜能,实现全面发展”[2]。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的长足影响,思想政治课成为中学生应付考试和争取升学机会的工具,加上社会为学生减负潮流高涨,政治课的考核也逐渐变为半开卷或全开卷。长此以往,学生的负担倒是有一定的减轻,但思想政治教育必要的理论知识及原则认知内化变得无足轻重,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也就无从发挥,就个人全面发展视角来讲,更是弊大于利。究其缘由,教育过程中单一主体及主客双方缺乏有效互动难辞其咎。

三、主体间性理念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表达

中学生认知方式的变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中显露的困境都迫使我们寻找一种合理有效适应受教育者的教学范式。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对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细枝末节的修改,而是对其依赖的认知模式进行根本的改进和创新。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这必将是一场“返璞归真”的革命,因为“消除单子式个人主体的异化状态,走向‘共在、‘共生的主体间性才能还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来面目”[4]。有效推动这一理念功能的发挥,要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及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将主体间性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1.课堂教学中的价值表达

教育者同受教育者的联系是通过课堂来实现的,尽管随着时代发展,网络授课也得以大程度地推广,但相比传统面对面课堂授课,网络教学在情感情绪等方面还存在无可比拟的差距。课堂授课可以顾及每位学生的课堂情绪及接受表情,教育者可以通过调整授课进程或方式来适应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当然,受教育者也可以从教育者诸多细节中有效把握授课内容,这本身就是“教学相长”的体现。

首先,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时刻关注受教育者动态,掌握其学习需求,从而在不同程度和层次上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促进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有效把握。这就对教育者的课下工作提出了要求,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尤其是对不同的思想层次以及性格、兴趣爱好的受教育者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比如,对思想活跃、性格开朗的学生,可以通过一些带有竞技性质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潜在意识,并将授课内容杂糅在实践活动中,这种潜移默化的授课方式,有助于学生对认知的吸收内化;而对于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学生,则更多的是用肯定、鼓励的方式不断增强其自信心,使其循序渐进成长。

其次,根据不同章节的特点,有差异地选择教学方法,这不仅能使课程章节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层次区分,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带动受教育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教学目标高效达成,促使受教育者认知能力的提升。例如,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关于爱国主义的部分,内容抽象、理论性强,但教学课时有限,教学方法就应以教师讲授为主,兼顾学生的自觉吸收与思考,并且多示范一些榜样性的案例或短视频,让受教育者更直观地理解课程内容。当然,教学方法的选择及应用并非孤立的,各种教学方法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

再次,教学主体极化模式的改变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对中学生进行较为“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有效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使教育者及时掌握受教育者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可以使受教育者更加直接地理解知识体系如何创建,从而顺利达到认知内化的目的。主体间性理念的价值转向,一改传统教学方式中教育者“满堂灌”及受教育者“昏昏欲睡”的状态,让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中学生是一个接受能力极强、思维极活跃的群体,只要让他们在心底完成“拒绝接受”-“被迫接受”-“主动学习”的认知过程,就可以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师生、生生间的多重互动。

2.实践活动中的价值表达

实践活动中主体间性价值表达,主要通过受教育者同实践客体(无论是人还是事)的双向交流沟通来完成,并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完成一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自己认知的深化。而认知的提升,需要充分利用隐性教学资源。例如学校的党团组织、社团、志愿组织等,这些实践团体背后都隐含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中学生作为一个比较活跃的群体,在消化课堂所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后,适当参加校园实践活动,将所学理论积极传播运用于实践中,根据实践对象的反馈,再次总结升华理论认知。这个过程就显现了中学生作为课堂上一般受教育者,在实践活动中担当教育者的角色转换,这是教育客体主体化的另一种表达。实践活动过程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学会怎样进行自我管理、如何与人和谐相处、如何团结协作。当然,相对受教育者这一特定实践主体而言,作为实践客体的社团也要不断改进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增强活力和吸引力,在保证教育的前提下,提高趣味性,提高活动在中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度。

3.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表达

日常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价值表达在日常生活中主要通过师生情感交流及新媒体平台来实现。师生之间,在课堂一般定义为师生情谊,而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用朋友一词来涵盖,师生之间就有了亦师亦友的关系牵连。正是这层关系的存在,师生之间不仅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认知中得以共同进步,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和善友爱、情感共鸣。师生日常交往中,教师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亲和力,关注学生的身心变化、个性差异,关心学生的情感变化、情绪波动。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时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品德的养成是知、情、意、信、行五个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教育者只有在处理受教育者人际关系、心理压力等问题时融入情感,实现情感上的共鸣,才可能引导学生正视并解决问题,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同时,随着微博、网络等新媒体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逐渐普遍,教育者可以把新媒体技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日常生活中受教育者喜爱的方式传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例如,教育者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向学生分享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信息同学生互动,或通过回答和纠正网络论坛上学生提出的疑问等方法引导學生的“三观”,挖掘新媒体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开创新平台。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价值的转向,关键是突出教育过程中参与者彼此人格尊严的平等。通过扬弃传统单极主体模式,主体间性理念不仅要求教育者抛掉“主体中心论”,理解并尊重受教育者的情感、认知状态等客观存在,而且要求受教育者也要丢弃“客体至上论”,充分体谅并尊重教育者的劳动,积极主动、严肃认真地参与教学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在”、“共生”的积极状态,将使彼此的关系以崭新的姿态迈步前进。

————————

参考文献

[1] 靳玉军,周琪.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 杨勇.提升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10).

[3]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4] 闫艳,王秀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生成分析[J].教育导刊,2010(3).

[作者:李佳俐(1991-),女,山西临汾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邓谨(1969-),女,陕西富平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主体间性
数学倾听:实现儿童主体间的视界融合
对话理论及对语文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