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素萍
(广西师范大学 漓江学院 , 广西 桂林 541004)
从三重维度看珠江—西江经济带共享发展之路
玉素萍
(广西师范大学 漓江学院 , 广西 桂林 541004)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珠江—西江经济带必须走共享发展的道路。价值、制度、人是珠江—西江经济带走共享发展道路的三重思考维度。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伦理诉求,以共享发展理念为价值目标作引领,才能促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健康持续发展;完善制度建设,用制度创新破解发展瓶颈,是实现互利共赢共享的重要保障;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让人民更多更公平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目标,也是珠江—西江经济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
珠江—西江经济带;共享发展;价值;制度;人
2014年7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明确了珠江—西江经济带“打造综合交通大通道,着力建设珠江—西江生态廊道,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构筑开放合作新高地”的目标。这为广西区实施“双核驱动”战略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将极大促进广西区“两个建成”目标实现。这些目标蕴含着珠江—西江经济带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揭示了走共享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共享发展道路的选择,可从价值、制度和人这三重维度来分析理解。
共享发展是马克思发展伦理的价值向度。发展是一个包含着多重含义的概念,涉及发展的价值、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内容、发展的道路等问题。在现代化进程中,发展的价值尤其值得关注。关于未来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这样预设:“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他们认为“社会主义要保证一切社会成员的富足,应当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需要的情况,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2]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把追求和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社会发展与人自身发展完善密切相关。社会是否发展,其评判的标准不仅要看社会的富足,还要看社会成员的富足,更要看一切社会成员的富足。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在于每个人获得自由和全面发展,能使人们和谐相处并共同分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发展的价值在于能让人在共享中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现代化进程中,一些国家以环境为代价,一些国家以贫富差距愈拉愈大为代价,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基于与对现代发展问题的反思,关于“什么是好的发展,如何实现好的发展”的思考越来越被重视,“发展的目标是改善人类生活和社会安排,以便为人们提供日益广泛的选择来寻求共同的和个人的福祉。”[3]价值观对发展问题的反思和引领是必要的,现代发展伦理价值旨趣更多地指向共享发展。
发展理念是一个时代精神的反映,能够形成和选择什么样的发展理念,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和具体路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重大现实问题的反思与重新审视,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为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与总体成就相伴随的,是城乡、区域、行业之间发展的极度不平衡。从某种成度上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是一种“单向度的发展”,是不全面的发展,尚不能为人的各种素质的提高和协调发展以及人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的充分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提供有力的保障。从科学发展到共享发展,这个理念基于不平衡不全面发展的现实而提出,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的伦理诉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继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目标。
共享发展理念能引领珠江—西江经济带更好地发展。珠江—西江经济带是珠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战略腹地和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大通道,是面向港澳和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地带,其战略地位非常突出。珠江—西江经济带覆盖面积达16.5万平方公里,涵盖 5000多万人口。流域内的地区特别是两广,地缘接近,自古以来同属于岭南地区,人文语言相通,历史文化相关并源远流长。但在这个区域中,由于历史、地理和现实的原因,不同的省区、地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存在着的很大差别。以两广为例,2014年两省(区)的GDP、人均收入、财政收入与三次产业结构对比[4]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广西的GDP、人均收入和财政收入均不及广东的三分之一,由此可知在基础设施、生活水平、公共服务等各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有学者以粤桂琼三省区各地共37个城市为调查样本,对岭南—北部湾地区公共服务水平进行了评估分析[5]。评估主要包括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协调发展5个方面的27个指标,分为基础性公共服务、经济性公共服务和社会性公共服务三大类。评估分析的结论是岭南—北部湾地区公共服务整体水平不高,区域内公共服务水平各省区市发展很不平衡,发展差距较大。差距较大的表现是广东优于广西、经济发达地区优于经济落后地区、沿海城市优于内陆城市。根据调查数据,获得综合公共服务水平排名前11名的城市,63.6%来自广东;广西的南宁和柳州两个进入排名但排名相对靠后,而其他的12个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均低于区域内平均水平,其中珠江—西江经济带中的梧州、贵港、百色、来宾、崇左5个城市就在其中。正如《规划》中所指出:“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较突出,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仍然较大,全方位开放还不够充分,推进协同发展仍面临不少体制机制障碍,区域整体竞争力有待提升。”[6]作为国家战略的发展规划,正是针对这些存在的现实差距而提出的,而要解决这些发展不平衡、协同发展的障碍,就必须树立共享发展的理念,走共享发展的道路。
表1 2014年广东和广西在GDP、人均收入、财政收入与三次产业结构对比
指标省份GDP(亿元)人均收入(元)财政收入(亿元)三次产业结构广西15672.97329672162.416.3∶47.7∶36.0广东67792.24634528060.14.7∶46.2∶49.1
珠江—西江流域的不同区域虽然在经济水平呈“发达—落后”的态势,但生态和资源却是呈“稀缺—丰富”的分布特点。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西江流域具有的重要的生态、教育和社会效益,是整个珠江—西江经济带环境质量改善、人民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需要得到特别的重视,也需要有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发展道路与发展的衡量标准。可见,经济带中不同的区域在功能定位、利益诉求上呈现出巨大的互补性,发展目标的互惠共生能够成为合作的巨大动力,这是珠江—西江流域走共享发展道路最坚实的基础。事实上珠江—西江流域中携手合作由来已久,从2004年开始的泛珠区域合作里,粤桂已经在经贸合作、产业转移、供水、西电东送工程、处理突发河流污染等方面展现了良好的协助性。特别是广西,主动推动两广政府签署了 《“十二五”粤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广经济一体化发展工作备忘录》等多个合作协议,是走共享发展道路的积极动力[7]。
总之,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潮流中,自我封闭的孤立式的发展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一个国家向前发展的要求了,在一个国家中同样如此。特别是在同一流域中,不仅需要经贸上的往来和合作,还需要在流域饮用水安全、流域生态环保等方面上进行合作。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探索共建共享新模式,实现对资源、人才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科学发展,实现发展利益对区域对民众的最大惠及。只有在共享理念的引领下,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发展才是良性的、健康的和可持续的。
发展是共享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在对未来理想社会发展的设想中,并没有忽视财富增长的必然前提。“……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8]没有经济发展带来的丰厚的物质基础,共享只是空中楼阁,无处落脚。改革开放之初,针对中国的特殊情况,邓小平作出了“允许一部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规划,但是他对这个规划也表示了担忧。改革实践验证了这个担忧并不是多余的。“先富不会自动带出后富,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必然会出现穷者越来越穷,富者越来越富的两极分化现象。‘向下滴流’不会自发出现,经济增长的好处也不会自然惠及大多数贫困人口,必须通过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9]发展是共享的前提,但共享并不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实现共享发展需要优良的制度安排,需要制度创新。
社会制度是适应社会存在发展的需要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能不能形成良好的制度,对于人类行为及社会秩序的稳定、公正、效率等影响极大。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治理对制度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因而社会治理过程的制度化成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受中国传统影响,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主义建设阶段后,制度建设仍相对滞后。邓小平曾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10]这是他对当时政治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的关切,也预示了在中国进行制度建设是一项艰巨和长期的历史任务。一个国家的制度要发挥社会稳定、公平和效率的保障作用,本身必须具备相应的伦理内涵和要求。首先,制度设计要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取向。制度建设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要能把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制度的运行要符合人性,而不是与人的发展相悖。制度要有正义性,要能够保障人的平等权益和自由,“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11]其次,要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的目的就是要使新制度体系的供给能够满足社会治理需求,所以要及时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梳理和论证,根据新的变化和社会治理需求对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使制度不缺位不越位,而且可量化,操作性强,树立起制度的权威。
珠江—西江经济带实现共享发展,离不开制度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推动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已覆盖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国家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注重制度建设,将现代国家制度建设分解为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和生态制度五大方面,制度建设被视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举措,以期能有效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回应公民的政治期待与社会需求。但长期以来,由于受行政区域条块管理模式和政绩考核标准的影响,地方政府在处理区域间关系时,往往还从本位主义出发,以自身的发展和利益最大化作为落脚点,有意无意地回避与相关区域在资源分割、市场壁垒等方面的冲突和矛盾,导致交易成本的增加、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不良后果,更遑论共赢共享的实现。如今珠江—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远远超越了一个行政区域的范围,不能仅仅关注到某个地方经济的发展,而需要更多地涉及政治、文化、社会、民生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以更广的视野力争开创自愿、平等、共赢的合作局面、整合各地各种资源,形成发展的合力,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冲突与矛盾。实现共享发展,就意味着行政边界的破除,意味着利益格局的重新审视和调整,这就决定了促进经济带发展的体制机制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框架,要提高决策机制、实施机制的法制化程度,健全协调机制,使合作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珠江—西江流域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为推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开展多种形式与规模的合作提供了制度性基础。2014年10月,两广在广州签署了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共同行动计划,这个共同行动计划是两广联合抓好经济带建设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加强了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共同行动计划明确了组织领导,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制度化的进程,但总的来说,能够保障和促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的制度尚不够完善,比如还缺乏适合本区域合作的具有约束力的专门政策与制度规范,追求局部利益、短期政绩的粗放型管理依然存在、管理者依法治理的意识还不够强,部门之间责权利不分,内耗大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弱化甚至阻碍了制度的落实。因此,在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进程中,要积极地用制度创新破解发展的瓶颈,实现各地域之间的共建共享、互利共赢。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民的富裕幸福。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 对人的发展给予极大的关注, 充分体现出他的社会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主旨。“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12]社会发展首先是物的发展,但又不仅仅是物的发展,更是人的发展,发展具有属人性。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发展的全部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而不是物,人是一切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价值。所以发展不能只强调“如何发展”的问题,更要强调“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要做到关注民生,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密切联系群众、依靠人民群众获得发展的历史,从成立之初到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都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己任。唯有通过共享实现人民群众的平等权益,才会持续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13]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如果人民不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收入分配不公,就给社会带来很多的不稳定因素,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也无从谈起。
珠江—西江经济带的民生问题仍比较突出。“从广西目前的情况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最难啃的骨头、最紧迫的任务就在民生领域。全区还有452万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375万左右的低保人口需要生活保障,300多万在城镇务工的农民工需要同等享受居住地基本公共服务,还有相当数量的失业人员及其家庭需要就业服务和困难保障,等等。我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远低于城市、桂西桂北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远低于桂中桂南地区、进城农民工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待遇远低于城市户籍居民等矛盾。”[14]这些民生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关系到广西经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规划》明确规定了“坚持民生优先,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教育文化、科技创新、医疗卫生、食品药品安全、就业社保、社会治理等领域一体化建设,让广大人民更多更公平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目标,在2020年发展目标中,还包括了“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化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森林覆盖率、水质达标率、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8个方面的具体目标。这是针对经济带内存在的现实民生问题而确定的指导思想以及更具体的目标。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面临较大发展压力的情况下,“十二五”时期广西财政投入民生资金占比始终保持在70%以上,到2015年末,全区财政民生支出规模达1.25万亿元,年均增长17.2%,有力地推动了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险以及困难群体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公益文化等事业发展。只有关注民生,使教育更普惠、看病更方便、出行更便捷、生态更优美,让越来越多群众增强获得感,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发展才能获得群众更大的支持和参与。
从价值、制度和人的三重维度看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共享发展,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价值体现的是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的方向选择,即以实现共享为目标;制度为行事之尺度,为人而存在,在共享中人的价值的实现是制度的目的,完善制度与加快制度创新以解决实现珠江—西江共享发展的瓶颈和障碍,改善民生,让人民更多更公平地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89.
[3][美]德尼古莱.发展伦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8.
[4]魏乾梅.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的珠江—西江经济带府际合作研究报告[J].梧州学院学报,2015(2):16.
[5]阳国亮,程皓,郑舒娅.岭南—北部湾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研究[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6(2):66-7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EB/OL].http://www.sdpc.gov.cn/zcfb/zcfbtz/201408/t20140801_620974.html.
[7]两广携手开拓区域经济一体化“先行区” [EB/OL].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3-02-08/content_8244670.html.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6.
[9]林春逸.发展伦理初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81.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11][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包钢,何怀宏,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17.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70.
[13]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征求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的意见[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30/c_1116995911.htm.
[14]彭清华.践行共享发展理念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J].当代广西,2016(8):10.
(责任编辑:高 坚)
Study on Sharable Development of the Zhujiang-Xijiang Economic Belt from Three Dimensions
Yu Suping
(Lijiang College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China)
Being a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it is inevitable to choose a sharable development route to revive the Zhujiang-Xijiang Economic Belt. Value, system and people are the three dimensions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sharable development of the Zhujiang-Xijiang Economic Belt. Sharable development is an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an ethical appeal of China’s development in this contemporary era. Only by taking the idea of sharable development as guidance can a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prosperity of the Zhujiang-Xijiang Economic Belt be achieved. Perfecting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breaking the developing bottleneck by system innovation are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to realize mutual benefits and win-win effect. Making people more largely and more fairly enjoy the result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which focuses on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is not only the physical objective of developing socialism but also the important driving power of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Zhujiang-Xijiang Economic Belt.
The Zhujiang-Xijiang Economic Belt; Sharable development; Value; System; People
2017-01-1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14ZDC026);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5年度研究课题立项(15BZX002);广西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第二期)资助项目
F127
A
1673-8535(2017)02-0001-06
玉素萍(1973-)女,广西德保人,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社科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