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漫青
宫花寂寞红
——乾隆朝宫廷花鸟画探究
□ 牛漫青
乾隆皇帝即清高宗(1711-1799),名弘历,作为清入关后的第四代皇帝,从小不仅在叔叔允禧、允禄的教授下学习射箭、使用火器等,而且在汉人名师福敏、蔡世远、朱轼等人孜孜不倦的教导下,熟读儒家经典,钻研中国文化,自言从19岁起,就对中国画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他称帝后,利用自己至高无上的皇权,仰仗稳定的王朝政权以及繁荣的经济国力,不仅自己积极挥毫作画,还全力扶持宫廷内的绘画活动。一时参与创作的画家人数和绘画作品的数量,皆位于中国历代宫廷绘画之首。在其擅绘花鸟画的庞大画家群中,既有来自皇室的乾隆皇帝、弘旿、永瑢以及在宫中担任重要官职的词臣画家,如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蒋溥、内阁学士邹一桂、刑部侍郎钱维城、户部尚书董诰、礼部待郎张若澄和关槐等人,还有在宫廷造办处下属的如意馆供职的郞世宁、余省、傅雯、袁瑛、余穉、李秉德、杨大章等大批职业画家。
来自不同阶层的绘画创作人,其画作的目的有所不同,如作为政治家的乾隆皇帝,其作画的动机,只是理政之暇的自娱自乐,陶冶性情。他会用最好的纸、最佳的墨、最纯的颜料以及最好的心态无拘无束地创作。他会在三希堂珍宝之一的王献之《中秋帖》后,添画上一折枝梅,以满足自己的画作与名作共存之心。他会将所见到的树木、花草描绘下来,绘成《写生小景四种》卷、《写生花卉图》卷(图1)等,表明自己对自然界的欣赏之心。他还会在自己母亲寿辰时,画上一幅劲松与腊梅、翠竹共生的《三寿作朋图》(图2),以示自己的拳拳敬孝之心。相对而言,词臣画家和如意馆职业画家的创作目的是不能随心所欲的,他们只有为皇帝服务的这唯一目的。只不过由于他们的身份不同,而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词臣画家作为有政务在身的官员,有机会随从皇帝出巡各地考察民情、祭祀祖先,或者是出入皇家居所御花园。乾隆皇帝每每见到奇花异卉,往往会谕令这些大臣对景写生,将花花草草认真地描绘下来,以供他随时案头观赏把玩。如史料记载,乾隆三十七年(1772),圆明园长春园内仿建苏州“狮子林”落成之时,园内恰有44种鲜艳欲滴的洋菊盛开,乾隆皇帝看后很是兴奋,当即写下44首咏诵的五言律诗以寄兴,同时谕令他身边的钱维城、弘旿等人援笔对菊作画,现今故宫博物院藏钱维城《洋菊图》卷(图3)、《画御题洋菊四十四种图》卷、《画洋菊图》轴以及弘旿《御制题洋菊诗图》册、关槐《洋菊十六种图》册、《洋菊八种图》册和汪承霈所绘《御制洋菊诗谱图》卷(图4)等等,都是当时词臣画家们对长春园内菊花的写生图。与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故宫博物院藏有张若澄、董诰随乾隆皇帝出巡,见到京城之外北方花卉而创作的《塞外花卉廿四种图》册(张若澄作)、《绘乾隆皇帝塞外花卉九种诗意图》册(董诰作)等。
图1 [清]爱新觉罗·弘历 写生花卉图卷(局部) 绢本水墨 故宫博物院藏
图2 [清]爱新觉罗·弘历 三寿作朋图 纸本水墨 故宫博物院藏
如意馆画家作为以画供职的职业画家,他们的花卉画创作,主要是用于室内的装饰。查《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活计清档》(下面简称《造办处活计档》)内的“如意馆呈稿”,上面经常记有某年某月某日,某位太监传旨,着如意馆画家们为某座宫殿、厅堂画花鸟进行装饰的记录,这部分记录属于官方对“画作”的一个简单的工作记录,虽然不能详细地反映如意馆画家们实际的创作活动,但仍不失为研究画家们在宫廷中创作花鸟画的最重要文献,如乾隆三十年(1765)《造办处活计档》记:“七月初七日,首领董五经交宣纸一张,传旨清晖阁松云斋画条一张,著李秉德画花卉,钦此。”同日又记“首领董五经交宣纸二张,传旨清晖阁松云楼下西墙画斗一张,著杨大章画花卉……”再有如乾隆三十四年五月首领董五经传旨,谕令杨大章、李秉德为香山一些殿堂画花卉画的记录:“香山正凝堂两疎房殿内西南间罩内北墙条画,着杨大章画花卉;香山正凝堂后层南间罩外北墙画斗一张,(着)李秉德画花卉;香山韵琴斋殿内西里间寝宫东墙门北边画斗一张、香山画禅室殿内西间西墙画斗一张、静明园静缘书屋殿内东间罩内东墙画一张,俱着杨大章画花卉,钦此。”现存用花鸟画装饰室内空间的最经典代表作,是紫禁城内宁寿宫花园最北的一座建筑倦勤斋,其室内顶棚海漫天花,以西洋画法绘竹架藤萝花卉(图5),具有超强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同时,屋内的墙壁绘有仙鹤等园林景致,巧妙地与室外的自然物象相呼应,形成虚实相衬的人文景观。
图3 [清]钱维城 洋菊图(局部)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图4 [清]汪承霈 御制洋菊诗谱图卷(局部)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图5 倦勤斋顶部贴落画(局部)
乾隆朝宫廷花鸟画在乾隆皇帝亲力亲为的积极参与和扶持下,成为宫廷花鸟画继北宋宣和之后的又一个兴盛期。不过,它在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皇家的强大制约。乾隆皇帝对宫廷绘画有着严格的把控,他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有关绘画创作的规章和制度,如画家的等级制度、画家的奖罚制度、画院的审查制度以及落款和钤印格式等。此外,乾隆皇帝还依照他个人的审美观,规范了宫廷花鸟画、人物画、山水画等各科画材的表现技法,中国的花鸟画经过历代画家的努力,虽然发展到乾隆朝时各种画风画派业已形成,既有五代工笔写实的黄筌富贵之风,又有以落墨为格的徐熙野逸之貌,还有明代陈淳率意的笔墨以及清初恽寿平清新生动的没骨画。可是,无论是词臣画家还是如意馆画家,面对异彩纷呈的花鸟画坛,并没有更多的选择。为宫廷服务的特殊性,极大地限制了他们艺术创作的自由,使得他们在创作中失去了自我,只能是处处追寻着皇室的审美观,进行被动式的创作。因此,他们在审美上是统一的,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是统一的。他们根据乾隆皇帝的审美情趣,排斥泼墨写意画抽象的艺术表达方式,在笔墨风格上始终追随着恽寿平细腻、写实的没骨技法。此外,词臣画家和如意馆画家在表现题材上也有规定,或以自然生态环境中的花卉画为题材,或以有君子之喻的梅兰竹菊、形象高大挺拔的苍松劲柏为对象。只表现有着美好姿态或带有吉祥寓意的花鸟画,是乾隆朝宫廷花鸟画的一大特色。因此,在他们的笔下见不到徐渭抒发个人怀才不遇性情的、笔墨酣畅淋漓的《水墨葡萄图》,更见不到朱耷笔下表现自己孤愤心境的、造型怪异的寒鸦孤鸟等。总之,在皇家种种条条框框审美因素的制约中,清代宫廷花鸟画在繁荣的背后有着无奈中的寂寞。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责任编辑:陈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