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燕燕
陆俨少致万青屴信札
□ 方燕燕
陆俨少先生与万青屴先生有段浓厚的师徒情谊,那么他们之间是如何建立起师徒关系?具体陆俨少先生又教了万青屴一些什么呢?这里正好有一封陆俨少先生写给万青屴的信札,可以从中略窥他们之间的师徒情谊。
先来细品下此信札—
青屴仁弟左右:
俨自井冈山回,得书感慰。俨愧退之,而弟自处于籍湜之列,甚非所当。虽然退之有云: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俨无他嗜好,从事于此五十余年矣,时月既久,则或有一日之先乎?闻之前辈云:一图之成 ,养气为要,而良工苦心,笔无虚设,墨去浮涨,繁简相处,虚实相成,以至浓淡干湿、轻重徐疾之运用,无复遗恨,而神完气足,无懈可击,其庶几乎,俨不敏,愿与弟共勉之。顷者,俨大儿工作在京,十余年未见,本拟井冈回后,前往看之,今迫节日,又牵尘事,遂不果成。然自建国以来,未获一游京师,观其壮丽,则此心未能一日忘之,后有机缘,必当图之。未间,顺时自卫,此颂日祺。
俨少顿首
九月十九日
此信上还有“万”(朱文圆印)、“青屴存念”(朱文长方印)、“二青堂藏”(朱文长方印)三方收藏印,从几方收藏印来看,万青屴先生非常珍惜这封信札。
陆俨少(1909-1993)
万青屴(1945-2017)
先来说说陆俨少先生的生平。陆俨少(1909-1993),又名砥,字宛若,上海嘉定区南翔镇人。1914年改名“骥”,字“俨少”,后以“俨少”为常用。1915年取学名为“同祖”,入嘉定县国民小学,后转入翔公小学读书。据说未识字即喜画画,1921年得石印本《芥子园画传》,遂如饥似渴地临学。1922年高小毕业,入上海澄衷中学读书,由高晓山老师教习中国画,同时研习古典文学。1926年中学毕业,进入无锡美专学习中国画,未半年即缀学,不过却遇到了对其一生影响极大的苏州王同愈。并且在1927年,通过王同愈的介绍,拜在海上“三吴一冯”中冯超然先生的门下,至此走上自己的艺术之路,而且一直恪守冯师告诫他的那句“学画不可名利心太重,要有殉道精神,终身以之”。加上冯超然先生和吴湖帆先生比邻而居,陆俨少更有机会看到并临摹大量历代名迹,为其绘画打下坚实基础,亦对其艺术视野的开阔帮助很大。尤其是1935年民国政府在南京举办的全国美展,将故宫珍藏的传世名迹予以展出,陆俨少连续观展,其传统功夫的筑基正是得益于这近十年的锤炼。
后由于日军侵华,陆俨少先后辗转于宜昌、重庆等地,并结识了许多文化界、书画界名流。抗战胜利后,1946年2月陆俨少全家搭乘木筏自重庆出发经历三峡,历时一月馀回归故乡。于木筏上终日看山观水,犹记在心,日后闻名于世的峡江险水系列皆出于此。在此之前,陆俨少的作品大部分是对古代传统的消化和吸收,而这段途经三峡的经历,引发了他的创新意识,开始将以前局部改造传统,转换为有意识地建立个人风格。故此陆氏山水,善以笔尖、笔肚、笔根等不同运用来表现自然山川的不同变化。线条疏秀流畅,刚柔相济,云水为其绝诣,有雄秀跌宕之概。勾云勾水,烟波浩淼,云蒸雾霭,变化无穷,并创大块留白、墨块之法。1962年陆俨少受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潘天寿邀请,赴杭州任教大学山水课。1977年赴井冈山写生并为井冈山纪念馆创作了系列作品。1980年正式调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其著名的《山水画刍议》也在该年出版。1989年离杭州去深圳定居。1992年重回上海,住延安饭店,后因病住院。1993年重阳节卒,时年85岁。
再来说说万青屴先生的生平。万青屴(1945-2017),别名白黑、海音,安徽宣城人。生在北京,从小在姑父家长大。姑父早年留日,又写得一手好字,也认得齐白石、徐悲鸿等名家,万青屴从小爱画画与姑父的影响不无关系。在60年代中期,万青屴高考那年,中央美院只有艺术史招生,于是就读了中央美院的艺术史专业。不料很快就遇到了“文革”,由于他不愿意参与批斗老师,就被其他造反派同学揪出来,推上台上陪斗。万青屴遂变成了学生中的“牛鬼蛇神”,先在北京电影学院地下室隔离审查,几个月后转移到关押中央美院老师的“牛棚”。其中就有吴作人、田世光、黄永玉、李苦禅和李可染等大师,而这些人中数万青屴年纪最小,因名“小棚友”。不过这段经历也给万青屴带来了和李可染先生的师徒缘分。万青屴于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1968年毕业于美术史系,1979年他又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指导教授李可染等),1981年毕业,分配到中国画研究院任学报编辑,曾在北京画院及中国画研究院任职共八年。期间,万青屴前后跟随李可染先生习画长达九年,正是在这期间的1976年,万青屴更是在李可染先生的同意之下拜陆俨少先生为师,所以才有了他们之间的师徒情谊。
陆俨少致万青屴信札 纸本
1984年万青屴留学美国,继续攻读美术史专业,在堪萨斯大学随李铸晋教授攻读并获得博士学位。1989年至香港大学美术史学系担任教席。在香港二十多年间,万青屴先生培养了多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对港大美术教育方面是贡献良多的。2005年万青屴先生出版了其耗时十二年的著作《并非衰落的百年—19世纪中国绘画史》,这部史书填补了嘉庆至光绪近百年的绘画史空白,以开阔的学术视野和严谨、独立的求真精神展现了一个百年绘画史的独特景观。史料丰富翔实、论证严密,使得诸多现代美术史研究者对近现代中国美术史有了新的认识。之所以该书可以高屋建瓴、视野宏观、立论高妙,以清晰的脉络重新梳理了中国近现代艺术的发展过程。笔者推测,这不仅是万青屴先生在美国攻读的学术研究成果,更是其拜南北两位艺术大师(“南陆北李”—李可染、陆俨少),对中国近现代绘画有着全面地深入了解,经过多年的积淀,厚积薄发,才能有如此高学术价值的著作出现。
这样我们就能读懂万青屴先生为何如此看重此信札的原因了。
我们先来看看信中提到的几个古人,“退之”,即唐代文学家韩愈,而所谓“籍湜之列”,正是指韩愈的两个学生—张籍和皇甫湜。信中所言“俨愧退之,而弟自处于籍湜之列,甚非所当”,可见万青屴先生在1976年通过李可染先生介绍,拜在陆俨少先生门下,应该是一直非常恭敬的执弟子礼,而这封信正是陆老对此的一个回应,即我不敢与韩愈相提并论,你把自己比作张籍和皇甫湜也不是很恰当。由此可见陆俨少先生非常谦虚,尽显虚怀若谷的大师风范。“俨无他嗜好,从事于此五十余年矣,时月既久,则或有一日之先乎?”我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只不过一直写字画画五十多年了,在书画上消磨的时光很长,所以也许比你早起步一点。包括后面所云“俨不敏,愿与弟共勉之”,都显示了陆俨少先生谦逊宽厚的一面。
信中接下来即话锋一转,“闻之前辈云:一图之成,养气为要,而良工苦心,笔无虚设,墨去浮涨,繁简相处,虚实相成,以至浓淡干湿、轻重徐疾之运用,无复遗恨,而神完气足,无懈可击,其庶几乎”,这几句话则是陆俨少先生在书画上对万青屴先生的指点了,作为老师,将自己多年从事书画的心得毫无保留地告诉学生,将前人的六法以浅显的话语告诉万青屴,“一图之成,养气为要”,相当于“气韵生动”,全图不要轻易落笔,胸中有了丘壑,使之气息贯穿全图,谋定而后动,“良工苦心,笔无虚设,墨去浮涨,繁简相处,虚实相成”,即“骨法用笔”和“经营位置”,“良工苦心”,经过殚精竭虑,反复推敲,作品的构图、山水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数,而后“笔无虚设,墨去浮涨”,对全局有了整体掌控的概念之后,自然笔笔落在实处,也没有浮墨的出现。这些经验之谈可谓谆谆教导,结合陆俨少先生的《山水画刍议》一书,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都是陆俨少先生在绘画上的肺腑之言,并非侃侃而谈的应付。
信件的最后则是陆俨少先生非常随和的讲一些家常事,比如说自己的小孩在北京工作啦,好多年没有去过北京啦,彷佛并不是和学生传道授业,更像是朋友之间的问候交流。
这封信札落款的时间是9月19日,没有署哪年,不过其中陆俨少先生提到,“自井冈山回”,查陆氏年表可知,当在1977年的5月,所以此信札当是陆俨少先生在1977年的9月19日写给万青屴先生的,而万氏正是在“文革”结束后考上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画研究生,所以那段时间,万青屴先生不单单在从事美术史的研究,而更多的是在从事山水画的学习创作,而他为了博采众长,除了追随导师李可染先生外,更拜陆俨少先生为师,从而对其中国画的创作帮助良多。
陆俨少先生不仅在绘画上取得很高的成就,其于书法一道,亦卓然成家。他书法初学魏碑,继临《兰亭》、宋四家,后学杨凝式。陆俨少《学画微言》中关于自己临池学书有如下一段自白:“我于书法,所用功夫,不下于画画。十四岁开始临帖,初临龙门二十品之中的《魏灵藏》《杨大眼》和《始平公》。继临《张猛龙》《朱君山》等碑。三十岁后学《神龙兰亭》,如是复有年,后来放弃临帖,改为看帖,尤喜杨凝式,下及宋四家诸帖,揣摩其笔之法,以指画肚,同时默记结字之可喜者牢记在心。一有余暇,抄书不辍,如是积纸数尺。”可见陆氏书法由碑入帖,自成一家。
关于陆俨少先生的书法还有则故事,即1942年的时候,陆氏书法出现变异,成为似隶非隶,也不同于金冬心的漆书。山东王献唐先生觉得很好,“极称之”。然而老师冯超然先生却不以为然,认为不好,斥为“天书”。从上不难看出,陆俨少先生的书法,其实和他的绘画一样也有两个特点:一是善于博采众长;二是能自出新意。他还曾说,就画画用笔来说,写字是最好的训练方法,学画宜学书,字写好了,不仅题款可以增加画面美观,而在画时,对于点线用笔,帮助实多。陆先生用笔有时从容不迫,云烟落纸,随意点染皆成文章;有时揎拳卷袖,顷刻立就,虚实变幻不可揣测。
其实陆俨少先生的书法还可以用“画家书法”来比拟,和纯粹的书法家的书法略有区别,比较典型的例如历史上的郑板桥,还有和陆俨少先生同时代的程十发先生的书法,他们的书法更讲求与画面的关联性,浓淡干湿的变化更多,字的结体个性面目更为强烈。陆俨少先生虽然对传统研究很深,从明清入手,一直上追宋元,然而其能在根植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以特有的陆家山水面目占据着近现代中国山水画中的一席之地,这与陆俨少先生自身特有的创新意识有很大关系,就如其1946年搭乘木筏自重庆出发经历三峡回归故乡,终日饱览三峡风光,引发了他的创新意识,从而有意识地建立个人风格。还有,当陆先生晚年看到石开所刊之印,遂弃以前所用之工稳风格的印章,全部改用石氏所刊大开大合印风之章,可见这种创新意识是陆氏与生俱来的,也正是不断推动其艺术生命的源泉。当然,这种创新意识同样体现在他的书法作品中,本幅信札写于1977年,陆氏69岁,属于陆氏晚年较为典型的面目,人书俱老,合返朴归真之意,前几行字尚工整,愈往后则愈显信手拈来,浑然天成,已臻化境。
(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责任编辑:韩少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