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指的是资金和固定资产,资金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各种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固定资产也是行政事业单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的带动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总量也是在逐步的增加的,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又增加了一项对于资产的管理,这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来看是有好处的,管理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可以增加其资产的使用效率,这不仅对行政事業单位自己,对社会也很有现实是意义。本文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现状,然后总结出行政事业单位所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资产管理 措施 探讨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背景
行政事业单位不像企业那样追求利润价值,但事实单位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他也能够一直保持着先进性,它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隶属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之中,财务工作主要是体现资金的运转情况,资金在各类经营活动中以及部门的花销上体现出来,单位的财务是一种经济关系,是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也是国家与事业单位之间的经济关系。因为行政事业单位一般不是以盈利为基础的,所以资产管理工作自然上升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主要地位,资产管理工作效果怎样直接关系着财务管理的开展情况,更加影响着单位的活动开展,但是纵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需要我们去解决。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资产管理意识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中一直都缺乏良好的资产管理意识,这种现象已经普遍存在于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大环境了。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为了避免麻烦,就只统计新设备,新的资产数量和资金,以前那些旧的因为时间长而忽略,他们的保养、折旧和维修也就不放在里面进行统计了,这就造成资产的浪费现象和资产管理信息不真实的情况,不利于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情况。
(二)资产管理相对分散
有些行政事业单位有集中核算的财务部门,也有资产管理部门,但是财务部门只负责行政事业单位下设各部门的账务,资产管理部门只对资产的购置、处置等进行审批、管控。无论是财务部门还是资产管理部门都只是一个量的管理,而无法对各部门资产进行动态管理、时时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资产管理工作仍是由本部门负责。而有的部门由于人员有限,资产管理人员多是兼职而非专职人员。如果部门成立较早,资产较多,办公场所分散,管理人员精力有限或者人员变化,在资产管理上就会存在很多疏漏,比如资产数量不准、使用状态不明、使用年限不清、维修维护不及时、不能定期盘点等,如此就很容易造成资产的流失与损坏,减少了资产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资产更新改造成本;有些资产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有的单位或部门资产闲置不用,有的还在继续采购,资产管理信息不对称,造成了资产的严重浪费。
(三)预算管理落实不到位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落实的太松懈,预算管理没有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进行,单位在进行预算的过程中缺少科学的观念作为指导,而且预算的落实没有制度要求,不认真落实也没有强制措施,确实刚性约束,也影响着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水平。
(四)资产配置不合理
合理的资产配置可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有效进行,可以提高资产的利用率。但是就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看,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没有统一的配置标准,资产不能够平均配置,资产的预算和消耗机制不健全。这样的现象就造成大家都盲目的占有这种高质量的资产,却没有考虑到资产的使用率,一人一套甚至多套配置的用品,有的人为了使用新的资产,就及时更换掉现有的,根本不考虑现有的能够继续使用,这也是一种大大的浪费现象。这种没有进行预算的资产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属于普遍的现象。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增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视
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有效管理过程中,应提高资产管理的意识,加强对资产管理的重视。行政事业单位要想真正的进行资产管理工作,就要首先做好以下几个问题的思考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资产管理的作用:首先要从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资产的统计工作,强化资产的认识,其次应该做好会计的核算和预算工作,会计账目明确,细致,能够建立完善的资产账目,最后资产配置要合理,资产使用要限额,这样才能够加强资产的管理意识,以方便后续的资产落实工作,这不仅是为事业单位自己的发展做贡献,也是为国家的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利用,还能够促进资产的使用率,节约资源,避免浪费。
(二)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来参与到社会的发展中,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也是需要人才来支撑的,本身财务人员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就显得很重要,为了使用不断变化的经济,我们更需要有知识,有能力的财务工作人员参与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建设中。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从两个层次入手,一个是财务管理人员,另一个是财务工作人员,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方便掌握整个单位的资产情况,遇到问题能够及时严肃处理,制定惩罚和奖励制度,并且严肃按照制度执行,不偏不倚,自己做好榜样才能管理人员;至于财务工作人员,要不断的对他们进行培训,培训他们的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培养多元化人才,而且还要给她们设立奖励制度,工作好的人员家给与奖励,明确他们的责任分工,遇到问题能够追究到个人,这也是在调动财务工作人员积极性的同时,约束他们的行为,方面他们更好的进行资产管理工作。因为他们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最主要的力量,所以单位特别重视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工作。
(三)明确资产管理目标
资产管理的目标是什么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开展的指导方向。资产管理的目标是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我们应该明白,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资产的管理工作的开展是为了行政事业单位以后的持续良好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制定好资产管理目标以后,就要制定资产管理的实施方案,全面系统的分析单位的资产情况,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做好统计,这个目标的设立,也能够体现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发展的战略目标,这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来说很重要,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想良好的发展就要明确好资产管理的目标,并且把它真正的实践到单位的工作中去,不要盲目的开展活动,要依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随时应对问题的出现。
(四)健全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内部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的指定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的范围内来制定制度,同时在这基础上也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做好监督管理制度可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加强,不仅能够监督财务人员也能够监督整个单位的运营。建立可行的监督机制,要不断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宣传,宣传监督的作用和工作流程,避免出现违法现象,加强他们对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最财务的工作岗位要合理的分配,促使他们之间相互制约的工作,加强监督职能,财务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規章制度开展工作,全面执行资产管理制度和各类财务制度,另一方面加大监督力度,发挥出审计部门的作用,不定期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督查,保证内外监督相互协调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
(五)改革资产管理办法融入先进的信息技术
资产管理工作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是一项大工程,因为在以前的时代,人们对于资产管理的忽视,这就给后续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程度上的阻碍,因此我们应该不断的改进方法,寻找到最新的技术融入到资产管理中来。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节约人力和时间的办法,所以单位的资产管理要加入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开展可以全面的掌握企业的资产的动态,便于监督机构随时查看资产的变动情况,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按照资产的分类情况,细致的把资产进行分类整理,同时要做好资产的这折旧率是估算,以便于信息直接计算出资产的折旧率,这样资产的管理工作就做到公开透明。
四、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对资产的合理有效的管理,而资产管理问题也是一个专业的问题,需要工作人员的配合,需要管理人员的重视,才能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发挥出拥有的作用。所以要求管理人员首先做好榜样,强化自己的能力和业务素质,明确好资产管理的目标,依据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条件,融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的改革创新,最终建立合理的资产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
[1]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探讨[J].吴铁红.中国外资.2013(22).
[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研究[J].史丽娜.中外企业家.2014(20).
[3]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创新探讨[J].李坤.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1).
作者简介:杨晓敏(1974-),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大学本科学历,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