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的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

2017-06-22 17:13张宏建
教师·中 2017年5期
关键词:互联网+课程发展

张宏建

著名学者叶澜指出,“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教育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中才能得以不断提高。如何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推动教育产业以及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如何让教育与互联网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目前的主要任务。这既需要革命性的教育信息化手段,又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从根本上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广泛和充分的共享是当前教育变革与发展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

一、互联网时代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理念、教育治理、教学组织与方法等各方面都在发生变化,“互联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教育”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指出,实践表明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就是高等教育信息化,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对提高教育质量、增进教育公平的带动有支撑作用。2015年4月,国家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其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Online Course Report网站统计整理了截止2015年10月,全球数千门MOOC中报名注册人数最多的前50门课程,Coursera、edX和FutureLearn是国际三大主要平台。截至2015年,MOOC的总注册人数达到3500万,有包括斯坦福大学、莫纳什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众多国际知名大学在内的500多所大学参与其中,课程总数达4200个,覆盖商业管理、科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教育与教学等多个学科。在国内,MOOC同样发展迅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大学均已加入MOOC平台。学堂在线是清华大学发起成立的全球第一个中文MOOC平台,是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交流和成果应用平台。2016年8月12日,学堂在线注册用户數突破400万,选课人次超过616万。

二、互联网发展与传统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1.我国高等教育泛精英化发展与大众化发展

最近几年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的广泛兴起,正在引发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格局的竞争与变革,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正在全面转型。我国高等教育一直都是以精英教育为主,在政府外力推动与短期人为实现的扩招政策推动下,21世纪初骤然达到了大众化水平,与之相对应的教育观念、教育结构、教育标准、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等适应性调整和转变未能与教育扩张规模相一致,在某种意义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未经观念和结构范式适时调整、洗礼与转变的大众化,应该是一种泛精英化。总体而言,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本科教育质量,评价本科教育质量的立足点在于核心基础课(本科必修,包含本科教育所授知识的核心内容和治学方法)与科技实践课程的学习。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是使学生具备成为现代社会建设者和新社会创造者所必备的基础知识,是打开信息社会之门的钥匙。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涉及高等教育的量和质两个方面。其一,就量而言,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观点表明,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指当年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占18~22周岁人口的比率。),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可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其二,质主要涉及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各行各业需要大量的高水平的生产、管理、服务人才,这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更倾向于教育多元化发展,大学逐步走向开放,相对精英教育,师生关系有淡化趋势,大学教育逐步走向抱团、集体智慧,诸如教学模块、教学团队在高等教育里发展日渐普遍。

2.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协调共存的重要性

据权威学者认为,“互联网+”不会取代传统教育,而且会让传统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第一代教育以书本为核心,第二代教育以教材为核心,第三代教育以辅导和案例方式出现,如今的第四代教育,才真正以学生为核心。党中央确定了“科教兴国 ,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方针,关于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大力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方面,国家教育部在20世纪末就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原则性指导意见。一般而言,正统的教育理念是重基础、宽口径,由博至专,应该建立金字塔形的知识结构,其核心思想是拓宽基础,循序渐进。网络时代,知识不再是涓涓细流,而是知识的汪洋大海或滚滚洪流,网络化时代,面临海量知识信息,且知识多呈现碎片化、零散、非系统性的特征。三尺讲坛,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已经无法满足信息时代知识传播的要求,阅读电子书的速度比阅读纸质书的速度平均要慢20%~30%,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而且很容易让人分心,大多数人平均每三分钟就会跳到另一个画面去做别的事情。所以如何分辨信息就是一个无比重要的问题。因为高等教育除了专业课程培养和教育,在全面素质的提升以及其他很多方面都无法替代,比如激烈的思想火花和灵感很多时候还需要当面交流,思辨能力的提高也需要现场训练和现场提高。因此,把教育和培养分成不同的形式和阶段,根据实际需要分配,进行资源有效合理的配置,充分发挥不同手段的优势,才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充分体现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和特色。

传统教育凸显师者的个人修为和人格魅力,注重从业者的个人魅力,直观而又形象,开启了学生的智慧,塑造了学生的心灵,焕发了人性的光辉,传承了文明之美。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更注重信息共享,借助现代化的工具,减少烦琐的日常管理和重复劳动,注重前期的技术开发,容易实现规模效应。

三、应用型地方院校的教学改革思路

(一)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困局及主要目标

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各行各业中应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专业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应该面向行业设置专业,专业口径的宽窄应该与行业发展相适应。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存在教学模式化的偏向。教师备课大都备教师如何教,很少备学生怎样学。所以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突出和体现。现阶段,教师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来整合资源,比如互联网的知识碎片化和信息量大直接挂钩,所以学习可以分散、整合,不需要一步到位,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课堂教学原来需要具体的场所和地点,学生才能交流合作,而现在可以更多地利用虚拟空间,让学生在比较自如的条件下找到兴趣相同的或相當的群体,而互联网移动终端,原本就可以提供社交和趣味性的功能,借助其数据收集和分析功能,使教师从繁重的简单重复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采用以学生自主参与为要旨的现代学习方法,从“填鸭式”到点拨、指导,增强主体意识、合作意识,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学科竞赛,实战演习,培养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及科学探索精神,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变革的基本思路

1.要做好研究和基础设施的准备衔接

要做好研究,结合地方院校专业和课程培养的规划和分类,在一定程度和比例上分配网络平台和传统教学资源的使用。教师要充分熟悉基本教学规范和流程,学生要了解教学要求和任务分配。2015国际远程教育发展论坛香港大学张伟远博士提出要构建“互联网+”开放教育的系统发展模式:由基础设施、管理系统、课程和教学系统构成。支撑该模式的三个一体化:①基础设施一体化,以技术为支撑。WEB1.0(从信息单向传递为主要特征)发展到WEB2.0(双向交互为主要特征),再发展到WEB3.0(个性化、智慧化和一站式为主要特征),根据实际需要借助技术手段对基础设施进行整合变化;②管理系统一体化。在基础技术条件下,整合知识管理系统、学习管理系统和教务管理系统;③课程和教学一体化。强调用户培训、网络课程和质量保证的协调统一。

基础设施的前期投入比较大,由于地方经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地方高校的发展,所以必须寻求新的突破,比如合作办学,引入战略投资,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学校的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但高校的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加强与地方企业、地方政府的合作,提高当地认可度和美誉度,而且能更好地对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可以增强学生社会的适应性。

2.坚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终极目标

纵观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不难发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大体经历了“合规定性”“合需要性”“合发展性”三个相互关联的阶段。

所谓“合规定性”是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以高等教育的产品和服务,达到国家相关部门和相关行业颁布的技术标准为条件。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外部竞争持续增强,高校唯有适应不同主体发展需求即“合需要性”才能不断提升竞争力,此阶段,质量标准表现为对不同主体需求的满足程度。比如:政府往往选择学科建设、优秀毕业生率、师生比、国际化程度等作为质量评价标准。大学则侧重于观察师资水平、科研水平、学位授予点数量、研究经费、研究成果数量与质量等。个人(家庭)关注高等教育能否让个体获得更好发展,从而注重分析生均成本状况、收益率、未来职业发展质量。社会则更看重毕业生就业率、价值创造能力、校友影响力等指标。而从现在开始,高等教育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还需批判、引导和改造社会发展,“合发展性”所特别要求的创新能力成为关键性指标,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

参考文献:

[1]王丽莉,孙宝芝.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教育发展新趋势——“2015国际远程教育发展论坛”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5(12).

[2]张宗益.“互联网+”时代大学如何坚持质量导向[N].中国教育报,2015-06-08.

(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湖南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猜你喜欢
互联网+课程发展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