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雅杨健桉
(华中师范大学/洛阳日报报业集团,湖北/河南武汉/洛阳430079/471000)
“微失实”:一种新闻摄影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基于数码摄影技术及图像处理软件对新闻图片的影响
□杨小雅杨健桉
(华中师范大学/洛阳日报报业集团,湖北/河南武汉/洛阳430079/471000)
数码摄影技术的发展提升、图像处理软件的普及应用,对新闻图片真实性原有标准提出了新的挑战,由此而导致的“微失实”新闻图片普遍存在。对新闻摄影“微失实”现象的正视和研究,有利于廓清新闻摄影评价标准目前存在的困惑与悖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弘扬新闻真实性原则。
新闻摄影 真实性 “微失实” 评价标准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自纪录1842年汉堡大火、曾被公认的世界第一张新闻照片[1]问世以来,新闻摄影的真实性一直是新闻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数码摄影技术的发展提升、图像处理软件的普及应用,更是对新闻图片真实性原有标准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由此而导致的“微失实”新闻图片普遍存在,这种情况值得认真观察与思考。
从逻辑上讲,新闻摄影作品只存在“真实”和“失实”两种情况,非黑即白。但由于数码摄影技术及图像处理软件的应用,使得新闻摄影的评价标准进入动态演变、甚至相互矛盾的状态,从而导致了“灰色地带”的出现,一些新闻图片难以单纯以“真实”和“失实”来评价,可称之为“微失实”。
新闻摄影“微失实”的特征,可以归纳如下:一是照片严格讲是失实的。其具体表现包括:照片的亮度、颜色等被人为改变,照片的画面瑕疵、细节等被后期修改。二是照片失实程度轻微。这些失实没有达到非常不合常理的程度,有时反而使照片显得“更艺术”“更完美”,非专业人士难以识别。
“不得移动像素”是目前国内外纪录类影像后期调整中最严格的底线规则。对画面构成元素进行添加、移动、去除,是不允许的。对整体影调及局部影调,整个画面的色相、明度、饱和度及色彩平衡等进行调整,是被允许的,但不允许破坏原始影像的基调与氛围、基本色调。[2]
改变照片亮度、颜色本身未触及“不得移动像素”的底线,往往只是改变画面的影调、色相、明度、饱和度或色彩平衡,并不必然造成照片失实。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今是数码时代,这些要素均以数字形式呈现,而评价标准中的“适度”却无公认的量化标准,评价者的看法经常互相打架,拍摄者客观上难以把握、主观上可钻空子,由此造成的“微失实”目前存在较多。
后期修改照片的画面瑕疵、细节,触及“不得移动像素”的底线,理当属于失实,造成的“微失实”也并不鲜见,但因如果修改的是小瑕疵,除非参加各种摄影大赛,一般又被认为“无碍真实”而被接受。
1.人为改变照片亮度、颜色等造成的新闻摄影“微失实”,存在较为普遍。
这类“微失实”的典型例子,当属获得2013年第56届荷赛两项大奖的照片《加沙葬礼》。质疑者分析指出,作者利用软件工具对局部进行了处理,以至于光影效果颇有戏剧性,作为新闻照片这显然很不正常。荷赛官方最终支持了两名专家的鉴定结论,即该照片在后期调整时并没有“移动像素”:作者“仅仅是对照片进行了适当润色”,“这完全符合目前行业内公认的标准。”[3]然而,这幅照片至今仍饱受争议,以“微失实”来评价并不过分。
这类“微失实”图片在媒体上存在较为普遍。众所周知,我国北方冬季近年来雾霾较为严重。但是,当地的一些报纸上,即使是大型工程建设等室外场景的新闻照片,也基本看不到雾霾的踪影,除了记者有意选择拍摄天气、编辑选择性刊发照片之外,还因为照片中的天空可以通过电脑软件淡化雾霾效果。这是业内“公开的秘密”。
2.后期修改照片的瑕疵、细节造成的新闻摄影“微失实”,也不鲜见。
根据对我国中西部部分地市级报纸的调查得知,这些报纸编辑部对后期修改照片的瑕疵、细节,采取的态度是默许甚至支持。相关人士提供了以下新闻图片修改的实例:刊发领导照片前,对其较重的眼袋、斑点,往往会利用软件进行一定程度的消除。一次市领导发表大会讲话,在发言台上摆放了装有咖啡的玻璃杯,照片见报之前,记者将玻璃杯“做掉”了。这些实例也可纳入“微失实”之列。
3.新闻照片“美容”问题频出,利用软件“调图”成为纸媒正常工序。
新闻摄影“微失实”现象,很难用具体的数据来统计,但媒体上较为普遍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2015年11月,路透社“封杀RAW格式照片”的消息,引发新闻界关注。路透社的解释中有一条:RAW文件会让那些无拘无束的自由摄影记者做太多“艺术”加工。国内专家评价说:路透社此举的目的“是为了应对近些年问题频出的新闻照片‘美容’”。[4]这从侧面印证了新闻摄影“微失实”现象的普遍存在。
近年来,“如何用Photoshop处理报纸图片”的专业文章不计其数。有论文指出,在处理报纸图片时,最好指定专人专机(电脑)进行。[5]事实上,近年来许多报纸的确增加了专职“调图”的岗位,利用图像处理软件调整图片成为纸质媒体正常工序,这在提高图片印刷质量的同时,也增大了后期环节造成图片“微失实”的潜在可能性。
适度改变照片亮度、颜色,目前被广为接受,但因其无法量化、较难把握分寸而经常造成“微失实”。有业内人士表示,在数码技术的支持下,色彩可以用数字表示,因此色彩改变可以量化,并提出标准为“色相调整不得超过20度”。[6]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从纯技术的角度实在难以给出一个堪称标准的‘度’。”“以曝光量为例,一幅运用‘自动曝光’P档拍下的新闻照片,也可能发生曝光过度或不足,此时用‘明亮/对比度’来调整影调,20%肯定不够,超过20%倒可能是真实的;而不调整,或等于及少于20%,却可能发生图像与现场情景不符和失真。”[7]
后期修改照片的瑕疵、细节等,因其“移动像素”而被视为触及底线。2010荷赛体育特写类组照三等奖的一名获得者获奖资格被取消,因为评委对比原始图像后发现,获奖作品中的一个元素(背景一个人的脚)显然被移除。[8]但也有人质疑,“移动像素”是否一定比“调整颜色”对真实性有更大危害。1997年,埃及一处神庙遭到恐怖袭击,一家报纸为营造恐怖气氛,竟然将照片上神庙前的水迹改为红色。[9]这张“血流成河”的照片,成为“史上著名的造假新闻图片”。
对新闻摄影的评价标准,在不断演变。法国摄影大师布列松一生坚守一个原则:绝不剪裁照片。在他看来,照片一经剪裁就不真实了。[10]近几年,有国内大学教师还在教学中强调,为确保新闻照片真实性,“哪怕是调整一下最细微的影像明暗也不可以”。[11]而现在人们公认,由于受技术的限制,数字图像达不到百分之百还原拍摄现场的光亮度和色彩,或由于紧急情况下曝光失误,或受纸媒印刷技术的限制,可以对照片进行适度调整。
媒介文化研究大师尼尔·波兹曼说:“在1850年至1950年间,美国的传播结构由于一个接一个的发明而被瓦解了,随后又重新改组。”[12]数码摄影技术及图像处理软件瓦解了之前对新闻摄影的评价标准,但“重新改组”仍未真正完成,这导致了对新闻照片真实性的争议,也是新闻照片“微失实”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闻真实是新闻实践与新闻理论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最为“难缠”的问题。[13]与严重失实的“周老虎”“刘羚羊”遭到口诛笔伐不同,“微失实”新闻照片往往引不起人们足够的警惕,其危害性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正在成为新闻照片失实的温床。对新闻摄影“微失实”现象的正视和研究,有利于廓清新闻摄影评价标准目前存在的困境与悖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弘扬新闻真实性原则。
注释:
[1]颜志刚.摄影技艺教程(第三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467.
[2]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新闻纪实类数字照片技术规范[DB/OL].
[3][4]陈奇军.新闻与艺术的再纠结——从路透社封杀RAW看新闻照片的“美容”现象[J].中国摄影,2016(1):134-136
[5]童葆栋.报纸图片的选择原则和处理方法[J].印刷技术,2014(5)
[6]刘宽新.与“假照片”定义、鉴定、量化等相关的十三个话题[EB/OL].
[7]乔天富.新闻照片PS处理的度[J].军事记者,2010(4):37.
[8]荷赛史上首次取消作者获奖资格[DB/OL].
[9]盘点一下史上著名的新闻图片造假事件[DB/OL].
[10]郭建良.布列松:剪裁照片可能误导读者[J].新闻记者,2015(4)
[11]刘萍.数码时代的新闻摄影真实性教育[J].新闻前哨,2010(3):37.
[12]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99.
[13]杨保军.新闻真实需要回到“再现真实”[J].新闻记者.2016(9)
(编辑:秦明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