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田清陈正莲
(黔东南日报社,贵州凯里556000)
从黔东南实践看“新闻扶贫”
——以《黔东南日报》“访‘两山’话脱贫”栏目为例
□李田清陈正莲
(黔东南日报社,贵州凯里556000)
“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月亮山、雷公山地区(简称“两山”)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当前,黔东南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为打赢“两山”脱贫攻坚战,营造强大舆论氛围,《黔东南日报》2016年策划推出“访‘两山’话脱贫”栏目,固定在一版倒头条位置刊发。
该栏目于2016年8月1日正式启动采访,8月8日刊发开篇稿件,12月29日刊发结尾篇,前后历时5个月,分别由3名骨干记者承担采访和写作任务。他们深入“两山”的从江、榕江、雷山、丹寨、台江、剑河、锦屏、黎平8个县40个乡镇110个极贫村寨脱贫攻坚一线采访,与那里的苗、侗等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悲同喜,如实记录下“两山”群众的真实生活,前后行程达5000余公里。栏目组3名记者在大山深处爬山涉水、近乎冒险的采访,换来的是72篇鲜活、生动、接地气的现场短新闻,讲述了72个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脱贫故事。
这是一次成功的新闻策划,也是新闻扶贫的一次有益尝试。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黔东南州委书记李飞跃,贵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杨庆武在阅读该系列报道后,分别进行了批示,给予了极高评价。李飞跃的批示是:“黔东南日报社‘访两山话脱贫’系列采访文章有血有肉,生动鲜活,希望继续努力,讲好黔东南故事。”杨庆武的批示是:“黔东南日报社‘访两山话脱贫’栏目影响大、成效好,望努力打造成‘走转改’品牌栏目。”
《黔东南日报》推出“访‘两山’话脱贫”栏目,配合脱贫攻坚这一“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开展深度宣传,以“纵向谈变化、横向谈思路,当前谈努力,困局谈突破”为报道主线,是顺时而动、顺应时势的需要,因而主题重大,意义非凡,影响深远。
“两山”是黔东南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主阵地。“两山”地区覆盖丹寨、锦屏、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剑河8个县60个乡镇945个行政村95万人,目前贫困乡镇53个,贫困村649个,贫困人口34.9万人,贫困人口数量占全州贫困人口28.4%。近几年来,黔东南州落实科学治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念,制定和实施“两山”地区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以小康目标为统领,实施“六个到村到户”和“六个小康建设工程”,精确瞄准、分类推进、定向施策,突出社保兜底、扶贫生态移民、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五项重点措施,努力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黔东南日报》推出“访‘两山’话脱贫”栏目,通过一线听民情、现场看变化,寻找脱贫亮点,展现扶贫成果,记录群众期盼,回应各界关切,既对“两山”地区的脱贫攻坚、精准扶贫营造声势,又为全州上下共同打赢这场战役凝心聚力、鼓劲加油。
“两山”脱贫攻坚是各级领导和群众时刻的牵挂。月亮山、雷公山“两山”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是贵州省扶贫开发重点区域之一,也是黔东南州脱贫攻坚“硬骨头”。
《黔东南日报》推出“访‘两山’话脱贫”栏目,记者进村寨、进田间地头、进村舍农户,陆续报道“两山”地区脱贫攻坚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效,同时也调研工作短板,客观反映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使各级领导及时了解“两山”地区的情况,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使精准扶贫政策更有针对性。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黔东南是贵州脱贫攻坚主战场,“两山”是黔东南州脱贫攻坚的“硬骨头”。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黔东南日报》启动“访‘两山’话脱贫”之行,该系列报道在省内外引起的轰动和效应也是广泛而空前的,对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黔东南是一个民族自治州,也是全省乃至全国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黔东南日报》启动“访‘两山’话脱贫”之行,听从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令,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积极探索地方党报“新闻扶贫”的新模式。这种特殊的扶贫方式,既为各级各部门更好地关心“两山”、了解“两山”、支持“两山”提供大量的一线信息,又通过反映“两山”热点问题和存在的困难,如村级公路建设、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农民就医难、贫困家庭子女上不起学等等,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督促解决。
《黔东南日报》启动“访‘两山’话脱贫”之行,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在长达5个月的时间里,栏目组3名记者爬山涉水,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甚至危险,只身走进“两山”腹地采访,“两山”8个县53个贫困乡镇649个贫困村,他们跑了40个乡镇110个村,而且很多是鲜为人知、鲜有人至的极贫村寨。穿行在山里田间,吃住在村民家里,与村民唠农事家事脱贫事,所经之处令基层百姓欢欣鼓舞。不少村民都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面对面、心贴心采访的记者。他们将自己的心里话都掏出来,说给记者听。
在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减弱,发行量和收听收视率下降的背景下,《黔东南日报》开办“访‘两山’话脱贫”栏目后,读者争相传阅每期报纸,阅读量明显增长,传统媒体的优势进一步得以凸显。实践证明,“访‘两山’话脱贫”栏目的推出,为互联网环境下重拾传统媒体优势和自信探索了有益经验。
“访‘两山’话脱贫”栏目每天推出记者在“两山”脱贫攻坚一线报道,把一条一条“活鱼”端上版面,用笔触把群众的呼声、愿望、要求反映在报端上。一方面,通过对“两山”脱贫攻坚现场的再现,详细地展现事件与人物的生动细节,让报道“动”起来、“活”起来,做到既有深度和高度,又有鲜活度和温度;另一方面,报道以小见大,通过一个村、一个家庭、一件小事,反映“两山”地区脱贫攻坚的重大新闻事件,起到“一滴水见太阳”效应,从小中折射新闻事件的本质,小中摸到脱贫攻坚脉搏,小中达到引人入胜的佳境,让主旋律唱得更为响亮。实践证明,以主旋律引领社会舆论走向,这是信息化时代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所在。
一张报纸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它与读者的“粘合度”上。“访‘两山’话脱贫”栏目顺应信息化时代传受交流的新特点,倡导平民视角、平等交流、平实文风,很多报道就像亲朋之间的聊天,报道新闻像叙述身边的故事,报道典型像介绍自己的朋友,亲切自然,润物无声,克服了一些传统媒体居高临下的习惯做派,这是“访‘两山’话脱贫”栏目广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实践证明,传统媒体只有放下身段、变换视角,拜人民为师,向实践学习,进一步拉近与普通受众的距离,增强亲和力和感染力,才能真正提高传统媒体的传播实效。
“访‘两山’话脱贫”栏目所发稿件大多为千字左右的现场短新闻,篇幅短小,文笔朴实,现场感强,比如《“瑶浴”灯笼高高挂》《玫瑰之“约”》《杨阿妮的“蝴蝶梦”》《王德志走了“莲花运”》《山路弯弯盼脱贫》《“脱贫誓言碑”上的156个签名》《水上党支部》,这些作品用清新、轻快、生活化的语言,反映“两山”地区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心路历程,给党报注入生机和活力。实践证明,只要记者不断增强采访作风,不断改进报道文风,来自基层的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向报端。
(编辑:高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