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问题导向”强化使命担当
——《三峡日报》精准扶贫报道中的辩证思维

2017-06-22 14:10邓士德
中国地市报人 2017年6期
关键词:三峡日报导向

□邓士德

(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湖北宜昌443000)

突出“问题导向”强化使命担当
——《三峡日报》精准扶贫报道中的辩证思维

□邓士德

(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湖北宜昌443000)

“去年搬新家时,她笑得特开心。但住下来后才发现,山上山下大不同,过去在山上,随便打点柴就可以烧水做饭,捡点火石就可以炖个锅,而山下除了电就是气,一开门就要钱。”

“住在新房里,开支是硬的,一个月最低要300块钱的生活费(含水电),钱从哪里来呢?心里总是不踏实,不安心。幸好老屋那边还有亩把多田,可以种点包谷、油菜。”……

这是2017年2月湖北《三峡日报》推出的系列报道“走进计划出列村”的开篇之作,讲的是宜都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住的人少,虽然搬了新房子,但人们的生计问题尚未解决,村民还是愿意回到老屋去住的事。这篇一反“常态”的报道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不仅让施政者有所警醒,迅速进村办公,研究推进产业扶贫的具体措施。也为同行所称道,原来精准扶贫报道还能这样写。

其实,这只是《三峡日报》扶贫报道中的一段小插曲,但却体现了其一以贯之的“抓问题”的办报风格。

在精准扶贫报道中,多一点“问题意识”未尝不可,而且十分必要!

不可忽视的“一边倒”现象

打赢这场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立下的“军令状”,气可鼓不可泄。这是媒体人共知的常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回避矛盾和问题的客观存在。因为越到最后阶段,留下的都是硬骨头,每推进一步都要付出比过去更多的努力,不可能吹糠见米,一帮就灵。

回顾近几年的精准扶贫报道,一个见怪不怪却又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和警醒的现象是,赞歌式的报道大行其道占据绝大多数,监督式的报道少之又少甚至凤毛麟角。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报领导多,报群众少。只看到领导到处调研,讲意见,作指示,很少看到群众对扶贫的真实感情的流露、真实意愿的表达。即便有所涉及,也是千篇一律的感谢类语句。

——报措施多,报落地少。报道参加脱贫攻坚的各部门,也是讲工作措施多,讲措施落地的少。不知道这些措施到底对路与否,是否和当地百姓的实际需求相契合。似乎扶贫就是部门的一厢情愿,甚至变成了部门政绩的展示台。

——报外因多,报内因少。即报外力帮扶多,报自力更生少。其实,任何一项事业,如果不调动群众自身的积极性,都难以成功,即使短时间内成功了也难以持久。就扶贫而言,外力的帮扶,只能解决一村一组难以解决的急难问题,一些长远的项目,如果得不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则极有可能会半途而废。

《三峡日报》2016年曾推出一组关于“空中红旗渠”的报道,讲的就是山大人稀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家堰镇木桥溪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自力更生找水的故事,村党支部一班人历经8年艰辛找水,穿越两个大峡谷,飞跨7座山头,建成了长达40多公里的饮水工程,人称“空中红旗渠”。其间,两名村干部受伤骨折、8人次历险,村支书向定锐两次晕倒在山中。这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该村党支部受到湖北省委表彰。

——报物质多,报精神少。不少贫困村之所以难以脱贫,除了先天条件不如人外,更重要的是人穷志短,输在了志气和雄心上。如果我们不解决群众的信心问题,即使短时期帮助达标了,仍存在落伍掉队的危险。有些地方之所以出现干部帮忙扶贫,群众反而不感恩的状况,就是没有解决好精神贫困问题,致使安于现状的思想突出,“既然你要我改变,你就要为我负责,出了问题我自然得找你”的逻辑大行其道。这也客观说明,光注重物质帮扶,不注意思想教育,最终会给扶贫工作留下思想的“后遗症”。

透过“怪象”探根源

之所以出现上述种种怪现象,都与我们的报道思维有关。仔细分析,大约可归为以下几类:

缺乏辩证思维。看不到脱贫攻坚工作的异常艰巨性、复杂性,习惯于用寻常思维进行简单化处理。宣传讲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并不是不要问题意识,不是不要批评报道,不是要求我们“一边倒”地唱赞歌,搞“一俊遮百丑”。

缺乏求实作风。一些编辑记者深入“走转改”不够,热衷于浮在上面,当材料记者、会议记者。接不了地气,自然不清楚基层的真实情况,更莫谈实事求是地反映和报道,替百姓鼓与呼。

缺乏群众观点。因为没有深入群众中去,因而对贫困群众的真情实感缺少了解或了解甚少,以为“一帮就灵”、“一搬就灵”,似乎群众天然就只是作为被动的感恩者而存在。殊不知,相对于贫困村的脱贫之路,我们的帮扶也许只是杯水车薪。

受不正之风影响。习惯于凡事先看领导的眼色,揣摩领导的意图,以扶贫的领导和帮扶部门的高兴度为标尺,不顾百姓真实意愿和反映,这种思想还在一部分编辑记者的心中挥之不去。

乱用新闻报道选择权。有喜夸大报,有忧不报忧,信奉多栽花少栽刺,让一些记者和媒体有意无意间患上了“选择性失明症”。

坚持“问题导向”刻不容缓

扶贫报道怎么做,做得怎么样,特别是能否客观反映扶贫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仅是新闻业务问题,更是政治导向问题,它事关党的好政策能否真正落到贫困百姓身上,暖在贫困群众心里。

结合这些年各地暴露出或已见诸报端的问题,仍有一些匪夷所思的怪现象制约着阻碍着甚至破坏着脱贫攻坚战的稳步实施,迫切需要媒体人睁大双眼,拿起批评监督的武器,督促各地将扶贫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一防数字扶贫。有些地方习惯把政绩当游戏,过去争着“戴贫困帽”,而今比着宣布“脱贫时间表”,生怕脱贫晚了脸上不光彩,而又不认真厘清扶贫思路、研究扶贫措施、落实帮扶资金,有的帮扶干部迫于压力,把不少精力用在了“算账”上,三天两头到村里帮着群众搞“算账脱贫”,弄得群众敢怒不敢言。这种“算出来”的脱贫,显然与中央的要求和群众的愿望背道而驰。

二防劫贫济富。据报载,一些地方为了完成上级任务,把并不贫困的“富人”作为扶贫对象,震天响的喊着先易后难稳步推进口号,实际上玩的却是李代桃僵偷梁换柱的把戏。这样一来,表面上扶贫任务是完成了,但对群众的伤害却更为严重。

三防盲目跟风。一些地方和单位不认真学习中央的扶贫政策,不研究本地的村情民意,不研究市场行情走势,把精准扶贫简单化,工作方式简单粗暴,或停留于结对子、送温暖,或看到好产业、好项目一窝蜂地跟风上,“种出了好产品、却卖不出好价钱”,看上去热热闹闹,实际上把扶贫做成了“大锅饭”,致使贫困村永远走不出“年年扶贫年年贫”的怪圈。

四防强迫命令。一些地方和部门眼看脱贫大限将到,便不考虑群众的发展意愿,不尊重群众的话语权,只要“自认为”是好产业、好项目,便以“好心”之名,行“包办代替”之实,强迫命令群众被动实施,结果部门干部门的,群众想群众的,“好心”最终办不成“好事”。

诸如此类的防范点还有不少。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在精准扶贫报道中,突出“问题导向”,强化使命担当,增强责任意识,不回避矛盾,不粉饰政绩,认真区分普遍性问题与个性化问题、苗头性问题与潜在性问题、前瞻性问题与后续性问题,分门别类地予以科学处置,以促进脱贫攻坚行动的健康进行。

用好机制好项目引导记者创精品出力作

坚持“问题导向”不是要求我们的记者一味地专戳人家的痛处、专揭人家的伤疤,而是促使我们遇事不人云亦云,而是多一些了解的欲望,多一点探究的精神。就媒体而言,则要多用好项目好机制引导记者深入一线,听民声,摸实情,多出精品,多出力作。《三峡日报》在近几年的扶贫报道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用好项目引领记者转作风。脱贫攻坚行动开始以来,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每年都有的放矢地策划组织了一些项目或活动,引导记者自觉“走转改”。2015年,集团启动了“百名记者走访贫困村”项目,从各媒体正副总编辑、编委、部室主任到普通编辑记者,从党报、都市报、杂志、网站到各类新媒体,不论职务高低和男女老少,人人都有进村任务,都有稿件量化要求,不到现场根本无法完成任务。2017年启动的“走进计划出列村”项目中,也有一个“走”字,也是领导带头,任务到人。这样一些项目有效地引导记者自觉走出会议室,走出材料堆,深入乡村田野农家,呼吸新鲜空气,掌握一手素材,写出鲜活报道。

用好机制引领记者出精品。对来自基层一线的稿件,编辑部都努力做到高看一眼,厚爱十分。凡是优秀作品,都纳入集团或编辑部月度好新闻作品进行表彰奖励。对优秀的记者都树为标兵榜样,倡导人人学习赶超。自从有了好项目、好机制,记者笔下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丰富多彩;不再是隔靴搔痒,而是入木三分;不再是枯燥无味,而是生动活泼,清新的文风扑面而来。

用好典型唱好扶贫正气歌。在持续的“走转改”活动中,编辑记者发掘出了一批群众拥护、感动天地的扶贫典型。累倒在扶贫一线的村支书武书军、坚持扶贫十五年的镇干部杨开科、退休县官罗官章等都是其中的优秀代表。特别是退休县官、原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官章回乡扶贫十九年的事迹,2016年经《三峡日报》率先报道后,中央及省媒体纷纷跟进,迅速成为走向全国的典型。2016年七一前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随后又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关于他的系列报道2017年还获得湖北新闻奖一等奖。

(编辑:秦明瑛)

猜你喜欢
三峡日报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热烈祝贺《平顶山日报》复刊40周年(1982-2022)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三峡电站再创新高
“偏向”不是好导向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灵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