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代阳++夏利平
摘 要:在梳理当前工匠精神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工匠精神的内核及强大精神力量在于职业韧性潜能的充分发掘,使处于“不利处境”的高职大学生就业群体能不断冲破心理和现实环境阻碍,并在跨越困境后一次次实现心智状态、职业精神的成长完善及职业阶层和社会地位的改善,最终炼成群体“工匠精神”,重塑社会做事文化。
关键词:职业韧性;工匠精神;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4.035
1 当前工匠精神的研究现状
2016年,李克强总理首次在两会上首次提及“工匠精神”,引發社会关注。2017年,“工匠精神”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克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工匠。工匠精神研究也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学者们对此开展了广泛及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探讨。
对于工匠精神的探讨,研究初期着重于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解读。对工匠精神的内涵界定,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一个是从宏观意义上来看,认为工匠精神代表敬业、乐业的职业价值观,可以作为普世工作的任何人的职业伦理和行为追求。另一个角度更严格的界定了工匠精神中“工匠”所指的范围,明确了“工匠”职业群体与社会的特定关系。李宏伟认为,工匠精神的伟大使命是“造物”,把他与科学精神“求知”的内在追求区别开来,因而它特指的是“手工业劳动者”在其职业特性下所表现出的优秀职业精神。
一部分研究侧重探究工匠精神历史性溯源及演变。周菲菲认为,工匠精神中对职业的崇敬与感恩源于对中华文化基因的继承。薛栋回顾历史阐述中国古代工匠精神“强力而行,切磋琢磨、兴利除害”的道德中心,也是中国人理想人格追求的核心。试图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认识,促进当前中国工匠精神的重构。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经历了历史的流变和工业社会的重构,不论是“工匠”职业阶层状况,还是其所包含的精神力量核心,既延续了传统表征,更呈现出时代赋予的新的意义。王小茉把工匠精神放置于工业化背景之下,指出当前对工匠精神的弘扬,不是要强调回归传统手工制造,而更应呈现其现代性发展。即:发扬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在造物过程中超越机器控制的人的主导性,而不断的重复性操作练习也是技术及产品创新的基础条件,提炼出工匠精神现代化内核特征。
还有部分研究致力于探索工匠精神重构的现实路径。有一些文化视角的探索,如与德日等国工匠文化横向的比较与制度借鉴等;陈周旺从工人文化视角来看,工匠精神的复兴可以通过工会重塑中国集体主义工人文化。杨红荃认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必须扎根于现代学徒制之中。更多目光聚焦于中国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的养成力量。成海涛认为,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面向基层产品生产服务一线技术人才的主阵地,塑造学生的匠人境界使命责无旁贷。王丽媛对高职教育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论证,认为高职院校可通过思政教育、就业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校园文化等培养弘扬高职生工匠精神。孔宝根提出高职院校在素质教育中重点培育高职生工匠素养的具体实践途径,包括学习完整产业链知识、技术与技能;聘请名师进行工匠精神的口传心授;培育淡泊名利与快乐追求的精神境界等等。
前期的研究和不同视角的研究尝试都给本文带来了启发和参考意义。但我们认为,对于工匠精神培养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明确研究范围,明晰研究思路,找准视角和着力点,才能制定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培养方案,使工匠精神的培植找到实效性的实现路径而不是仅仅沦为空泛的道德呼声。因而我们以高职生这一特殊教育对象及未来职业群体与当前经济社会之关系为切入点,尝试通过职业韧性理论来分析、支撑及炼成中国当下“工匠精神”的方法和途径。工匠精神的当代培育,在其现实发展层面上,既要发掘传统工匠精神的历史价值,更要清楚的认知和深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下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核,才能针对性的制定系统培养路径和具体的方法措施,根植工匠文化,真正迎来工匠精神的复兴及更广泛的呈现。职业韧性理念是对工匠精神内核的发掘,由全体职业人聚焦到生产一线“造物”的技术劳动者,由外部的功利追求回归到人的本性力量,抽象价值观弘扬回归到具体个人心智和精神层面的成长,有利于具体到工匠精神培养的重点内容和关键步骤。培育现代工匠精神应以培养职业人的职业韧性为着力点。
2 锻造工匠精神与修炼职业韧性之关系
中国古代工匠的社会群体表现为:其一,所谓“贫家女为富家织”,古代工匠劳动是求生之道,相对劳动回报微薄;其二,在封建社会的职业分层中,士、农、工、商,其中工与商一起排在末业的地位,处于职业底层,甚至凭着国家的权力,在很长时间内把工匠用户籍等方式固定下来,不允许改业,使“工之子恒为工”,无法实现阶层向上流动;其三,形成重道轻器的社会舆论并延续至今,技能型劳动不被社会认可。
高职院校主要为社会培养输送技能型劳动者,高职准职业人与“工匠”的职业特征及社会位置颇有相似之处。其一,与本科生及其他更高学历毕业生相比,工作报酬低。据调查统计,2016届上海高校毕业生中,大专高职学历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3729元,本科学历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4410元,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的平均月薪7389元,比大专高职学历毕业生高了近一倍。毕业生的学历与平均月薪呈现出强正相关关系。其二,工作相对劳苦,包含不断重复性劳动。在当前的工业生产模式状态下,产品的制造过程被拆解成多个重复性简单过程,生产线上每一个工人都不具有特殊重要性,剥夺了技术工人对工作的整体控制力和成就感。其三,受社会舆论的影响,高职大学生虽未正式就业,但已表现出较低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及对未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负性心理预期。英国人类学家保罗·威利斯认为,工人阶级的子弟是自己主动选择了走上父辈的老路。因为大部分工人阶级子弟强化了对自己出身和处境的认同,通过逃课、抵抗学校课程等反文化对抗权威和主流文化,但也是在这种对抗中,丧失了更为社会所认可的工作资格,造成一种底层社会角色的“自我诅咒”,让这个群体无法实现自身状况的改善。相较于英国的精英教育,中国的科举历史及相对平等社会的现状让平民孩子还抱有较强烈通过大学教育的机会来摆脱所处社会地位的希望,但经历高考失败后,让一部分进入职院的学生也在悄然形成“人生难以看到向上攀爬的机会”的心理预期和判断,从而放弃努力。除此之外,高职大学生还需要面对更具挑战性的复杂变动的关系、人事行业发展状况及社会环境,可以说,在目前的就业现实状况中,高职毕业生处于“不利处境”,必然遭遇重重的压力与困难。
让一个预期或已然在职业生涯中获得优势职业地位、丰厚收入报偿及较高职业声望的人热爱本职、全情投入、勇往直前、专注坚守,往往并不是太难。然而作为处境不利的“工匠群体”,他们该如何冲破重重困难、全心投入工作且技艺不断精进,彰显出崇高“工匠精神”这一让人惊叹敬佩的职业操守与道德追求呢?我们认为,工业化背景下工匠精神其内核指的是一种对于职业的韧性,对产品,职业,品格的执着坚守和不懈追求。工匠精神最强大精神力量在于劳动者职业韧性潜能的充分发挥,持之以恒的专注和坚守,不断冲破心理和现实环境阻碍,并在一次次超越困境后实现心智状态、职业精神的成长完善。
3 职业韧性的培养方向与具体运用:工匠精神的实现路径
心理韧性研究源自西方。上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发现处境不利儿童群體内部的发展结果各异,通过发挥韧性(Resilience)的积极力量,一部分儿童也能克服处境的不幸,成为健康、快乐、有成就的成年人。而在“处境不利”技能型劳动者(工匠群体)的职业生涯中,职业韧性具体表现和培养应主要把握三个方向:其一,为职业人自身应对负性事件的认知模式调整;其二,在职业技能提升中对机器控制的重复性工作的突破;其三,在宏观社会空间职业阶层中对阶层固化困境的不断努力超越。
(1)在微观层面,职业韧性培养在于培养职业人自身应对职业生涯负性事件的认知模式调整。韧性研究显示,只有当人们对不利处境及负性事件有负面回应时,才会和未来的负面影响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糟糕和环境和事件并不表示你的未来会受到影响一直糟糕下去,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你看待这些事件的角度及回应的方式。因此,发展高职准职业人的职业韧性在于培养积极的认知模式,包括:第一,从向内的变为向外的,如发生坏事不是我的错;第二,从总体的变为具体的,如发生的坏事是一个独立、单一的事件,不暗示我一无是处,全部的生活都很糟糕;第三,从永久的到暂时的,如眼前这个状况不是永久固化的,而是会发生积极的变化。学习对负性事件的积极归因模式,养成“韧性人格”。“韧性”人格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也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的积极人格资源。具有该特质的个体,能保持一种积极投入、乐观进取、坚韧不拔的认知和情感状态,正确的认识困难,对失败进行合理的归因,表现出较强的预见和控制能力。培育韧性人格,高职大学生才能阻抗艰苦和不利情况,成长为真正的“匠人”。
(2)在中观层面,职业韧性培养在于促进高职生追求职业知识技能的不断提升,突破机器控制的重复性工作,打通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的连接,更进一步获得主动创新的能力。积极提升的学习模式表现在:第一步是耐心的、踏实的发展“第一手知识”或从经验中得来的知识,技能型劳动技术确实更需要直接接触实践才能掌握,靠长期训练才能提高。第二步是通过长时间的打磨和推敲,积累经验知识提高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第三步是对有效处理事务的本领里的逻辑和原理做出明确的总结说明,建立具体实践与形理论知识之间的对话,并通过不断的重复训练和练习,打牢创新产生的基础条件。实践不比理论更重要,而是寻找规律,得到理论知识的基础和必由之路。因此,职业教育要培养孕育工匠精神,一方面绝不能满足于对学生基本机器操作技能的传授及训练,而是应由始至终倡导和支持学生的纵深学习及思维方式,在职场实现职位晋升,如进入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在职场心理上摆脱机器对人的“异化”,充分发挥创造精神,进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职业人文教育也尤为重要,通过对所学专业时代背景、历史沿革、职业伦理及职业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学习探讨,发展职业文化认同,培养职业情怀,从而达到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爱业,才能敬业、乐业。
(3)在宏观层面,职业韧性体现在通过不懈探索、积累、更有效率的社会合作等职业奋斗,超越“工匠”阶层的固化困境,实现一个群体自身状况的改善,以及整个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其一,职业规划教育尤为重要。学校应通过职业规划教育,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实际、职业上升途径及自身能力责任。在阶层固化的宏观社会空间中,要跨越父辈身份及阶层壁垒,必要需要长时间的能力和社会资源积累,才能最终发挥自身积累优势,因而作为个人来说,高职生想要社会地位的提升,除了以韧性坚守本职实际并没有太大选择空间。其二,构建社会支持系统也很重要。古代工匠的训练途径和方法,采取“父兄之教”“和弟子之学”的家传教育方式,师徒旦夕相处,耳提面命,达到技艺炉火纯青的水平,才能实现一代一代进行着技术的传承、改良及创新。这不仅是一种有效率的合作体系,更是一种令人满意的生活方式,让处于弱势的工匠们不是单个人的奋斗,而是处于有效的心理支持体系之中。特别是当下中国已从一种定型的社会秩序变成一个适应变动的社会秩序,人们深刻的失去了安全和稳定,更极度渴求人与人之间的有效交往和联系,帮助人们跨越困难。其三,从“工匠”群体的角度考量,要实现工匠群体的职业阶层和社会地位改善,就要在宏观层面进行体制制度改革,打破政策壁垒,让更多高职毕业生看到向上流动发展的可能性。实际上,众多学者达成一致的意见,中国社会当下“金字塔形”或“倒丁字形”的社会发展结构将带来众多尖锐社会矛盾,社会总体的和谐有赖于中等收入群体(中产阶级)的发展壮大,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也需要工人阶级的觉醒。
4 结语
工作既是谋生的手段,也是生命的修行。社会学家理查德.桑特内将工匠活动抽象表述为“一种持久的,基本的人性冲动,为了把事情做好而去好好工作的欲望。”对职业本身的虔诚与敬畏,是一种人类最本真的道德感,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也深刻的揭示了职业韧性最深刻的内在动机。但对身处不断变化复杂环境,全力应付生活的弱势群体而言,如何克服困难?如何抵抗诱惑?为何坚守初心?这需要职业韧性培养教育的帮助和引导,激发每一个学生都拥有的职业韧性潜能,给予高职生身心自我完善、跨越阶层向上流动的希望,也给予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无限可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查国硕.工匠精神的现代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6,(7):7275.
[2]李宏伟.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5459.
[3]周菲菲.试论日本工匠精神的中国起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9):8084.
[4]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涵[J].职教论坛,2016,(34):9496.
[5]王肖茉.论工业化背景下的工匠精神[J].装饰,2016,(5):1517.
[6]陈周旺.工人文化与重塑中国“工匠精神”[J].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6,(5):46.
[7]杨红荃,苏维.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2732.
[8]成海涛.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J].职教论坛,2016,(22):7982.
[9]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10]孔宝根.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8(3):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