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民++燕珍++林纯
摘 要:按照经济合理性要求科学地整合教学资源,在学校的工程实践平台上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以物流工程专业为切入点,探索一条物流工程实践之路。在做好物流工程实践内容构建的基础上,从校内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与政策支持等四个方面,对物流工程实践改革与创新的条件保障进行阐述和分析。还对物流工程专业实践建立健全经济性评价体系进行探讨,不仅对其他工程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具有战略指导意义,也可以为同类院校提供可借鉴的改革方向和创新思路。
关键词:实践教学 质量评价 保障措施 物流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477;F25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4-0170-03
引言
物流工程专业是我国本科教育专业目录中的一个新兴专业,是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和物流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发展的人才储备和基础。要发展和建设好物流工程专业,其中实践教学始终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因此,物流工程专业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在实践教学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尝试和创新发展。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体来说,就是要对物流工程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以及个性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使之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为了适应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必须构建与物流工程专业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了确保实践教学的效果,硬件和软件方面都必须要有相应的保障,比如说开展物流综合实训教学离不开物流设备和模拟软件的支持等。虽然理论教学是物流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但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环节则是重中之重。为了物流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能更加顺利地开展,必须在实验室条件、校内外实习基地条件、师资条件、管理制度条件等各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从而推动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促进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和条件。
此外,根据物流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为加强对物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水平管理,还应建立并完善物流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经济性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其实践教学水平。
一、改革保障措施
(一)校内实验室建设方面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实验室条件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实验室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水平对实践教学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要加强物流工程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就必须要有符合物流工程专业要求的实验室条件。这也是改革和创新实践教学的前提。
随着我国经济和物流产业的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物流工程专业当然也不例外。但是,在实验室条件方面,与其他成熟专业和品牌专业却有着明显的差距,缺乏与物流工程专业课程相吻合的教学设施和设备,难以满足基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要求。因此,对于像物流工程这门的新兴专业来说,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是当务之急。要根据专业建设和课程的要求,开发实践教学项目,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尝试,逐步加大投入,建立从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到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一系列符合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所以说,加大实践教学资金的投入是探索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基础和有力保障。
在探索物流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方面,我们可以精简理论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学校实验、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和综合实践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并贯穿整个四年的教育和学习。加强实验室建设,更新物流信息实验室的软件,开设物流仿真实验。目前物流学院已建成物流工程技术实验室和物流信息实验室,实行开放实验,创造条件利用实验室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实习要求,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技能训练。此外,還应实行开放实验,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技能训练。加强产学研基地建设,依托物流行业和社会各相关单位,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通过与企业共建,既可以进行实践教学,又可以服务社会和企业。
(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应用型本科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实践教学基地是指具有一定实践规模并相对稳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参加校内外实践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场所,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水平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有直接影响。校内实践基地工作的重心在于专业内容的模拟实现,训练学生的专业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校外实践基地则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锻炼,从而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不断提高,全方位发展。
在校内外实习基地实习,学生能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面对物流工程实际问题。但是,由于物流工程专业办学时间较短,实践教学校外资源缺乏积累。按照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实践性技能训练的要求,物流工程专业可以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建立比较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除学校统一建立的教学实践基地外,原则上学院也要有若干个与物流工程专业特点相适应的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并注重合理布局、数量适中。这些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满足课程现场教学、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的需要,在校外实习基地通过教师及校外工程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使学生从校内的模拟实训转到校外实训基地真题真做的实践学习,为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创造了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除此之外,还可以积极联系具有较好设备条件和管理水平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实训基地,为物流工程专业学生参加工程实践,深入物流第一线、了解物流的实际运作、体验真实的企业文化,提供更多的实践、实习机会,还能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学习。
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应根据学科、专业性质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能满足实习教学条件的单位,并在协商的基础上建立起协作关系。根据有关专业实践教学和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的需要,可由学校和学院分两级建立校内教学实习基地,但必须能满足完成教学实践任务的要求。为促进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和规范管理,高校教务处要会同有关学院不定期地到基地检查、评估教学实习情况。对协议到期的教学实习基地,根据双方合作意向与成效,可办理协议续签手续。
(三)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建设一支符合物流工程专业特点相适应,并且具有比较丰富的工程实际经验的师资队伍,是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具有扎实的物流工程专业理论基础,同时还要具备很强的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可见“双师型”教师是物流工程专业对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即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方面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及教学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要有丰富的工程实际经验和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以及指导建设中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物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中应注重这类“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尽量提高这类师资的比例。为了提高双师型教师质量和数量,我们可以尝试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的方式来实现。
首先,对有技术潜质的年青教师实施重点培养。年青教师都可安排到物流工程专业实验实训室工作一段时间,随指导教师一同完成实验实训的准备、指导、考核全过程,从而熟悉本专业各个实践环节和流程,以及常用物流设施设备的操作和使用。然后派到企业工厂挂职锻炼,从事物流设备的开发与管理、配送中心规划、物流管理系统设计等工作。教师在企业工作期间不仅可以更新知识结构还可以积累实践经验。积极把青年教师送到企业实践中去挂职锻炼,还可以尝试与学生实习、毕业设计、横向科研课题开发等工作结合起来。实践证明,把中青年教师在企业中进行挂职锻炼作为一种制度,只要长期坚持,一定能有效提升青年教师的工程技术能力,势必推动“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其次,对于外部聘请的教师应注重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经验,以达到优化实践教学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要求外聘兼职教师能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把丰富的实践经验传授给教师和学生,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借助稳定的有丰富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来推动和深化校企业合作。学校可与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探索有效的物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措施。
此外,还可以组建由物流业界成功企业家组成的导师团,聘请具有开拓创新经验的物流企业家作为学生的讲座教授和实习导师,形成一支品德高尚、经验丰富、相对开放的院外教师队伍,为物流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制度与政策支持方面
制度的设置是科学管理的具体体现,完善的规章制度也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保障。借鉴其他专业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经验,结合物流工程专业特点,多措并举,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一系列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在制度保障的背景下,全过程管理和监控实践教学过程,使之实施更深入、作用发挥更全面。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一般包含实验室现场管理制度、实验室建设管理制度、校外实践基地管理制度、教师挂职锻炼管理制度等。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制度建设必须不断完善,运行机制要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并严格执行,认认真真把实践教学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构建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使实践教学管理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物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在政策支持方面,第一,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使领导班子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保持一致,重视实践教学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物流工程专业的科研和行政各项制度与运行规程,保证物流工程专业各项实践教学工作顺畅有序。 第二,以实践教学工作为重心,坚持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形成领导重视、组织得力、措施具体、有序推进的工作开展局面。为了实现实践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必须重视建设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实施动态管理、全程监控。这些措施可为实践教学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保障,从而为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第三,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合理构建实践教学培养方案与体系,不断探索和总结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实践教学和选修课的学时、学分,压缩必修课和課内学时、学分;打通部分学科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加学生学习动力。
二、经济合理性评价
改革项目经济性评价是对经济合理性进行计算、分析、论证并提出结论性意见的全过程,是改革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最终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高校办学规模发生了历史性的突破,物流工程专业人才需求也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日益增加。然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是根本。为了全面保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教学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在推进物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离不开系统的、科学的、有效的经济性评价。所以,要根据物流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和工科的办学规律,建立一套完整和严格的实践教学经济性评价体系。
对任何项目的改革保障措施都要认真进行可行性研究,所以,物流工程实践改革项目也应对经济效益进行计算和分析。当可供选择的方案多于一个时,还要对各个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和选优。经济性评价是可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改革项目实施前期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改革项目所要求的,在评估体系和评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很大。经济性评价应该将肯定成绩、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经济评价的职能作用。对改革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经济效益的高低优劣,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都要认真评价,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目的是促使其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实践教学体系的经济性评价涉及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体系通常有企业实践调查、课程设计、境外专业实习、品牌企业参访、毕业综合设计(论文)、物流综合模拟实训、科技创新训练等内容,实践教学体系的经济性评价,就是要对这些内容的教学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目的就是要发现实践教学过程中投入产出不合理的现象。对物流工程实践改革项目进行经济性评价时,我们会用到许多经济评价指标,若按是否反映了资金的时间因素来进行分类,这些经济评价指标主要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静态评价指标,如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等,它们不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主要用于经济数据不完善和不精确项目初选阶段;第二类是动态评价指标,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如动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主要用于改革项目最后决策前的可行性研究。
三、总结
物流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面向物流企业、交通运输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机构等部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悉工业工程和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掌握物流工程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在制造工程学、管理科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学科基础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工具,用工程量化的分析方法对物流系统中的实际工程与管理问题进行定量、系统的分析、设计与优化能力,从而实现系统的最大效率和效益。结合工程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物流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物流工程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要结合地区特点和各校实际情况,在做好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的基础上,物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的关键就在于各种改革保障措施的落实。本文從校内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与政策支持等四个方面对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条件保障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最后对物流工程专业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经济性评价体系进行了探讨。实践教学体系的经济性评价,就是要对物流工程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目的是发现实践教学过程中投入产出不合理的现象。要对物流工程实践教学不断总结和反馈,把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推向前进。努力探索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期为同类院校物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对于最终选择的最优方案一定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并且经济性合理。只有这样,才更能体现本校的特色,适合本校的发展。其中具体实现的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细化。
参考文献:
[1] 邵桂荣.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J].运城学院学报,2016,(6):75-76.
[2] 谌芸,史东梅,龙太会.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7,(3):80-81.
[3] 田炜.机械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科技展望,2017,(1):353.
[4] 李方方.基于就业导向的计算机教学实践改革[J].电子测试,2016,(5):60,39.
[5] 杨建军,郑秀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工程实践教学方法改革[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11):109-110.
[6] 赵东福,罗朝盛,路胜利,叶晗.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5,(5).
[7] 霍松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95-196.
[8] 魏克湘,刘迎春,董丽君,黄麓升,谌新年.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1):74-76.
[责任编辑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