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欣燕+苏明+潘洛菲
[摘要]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广州国际货代人才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广州国际货代人才培养还存在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培养机制不够健全、薪酬待遇起点过低等问题,应采取完善高校培养体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促进货代人才流动等措施,促进广州国际货代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货代;人才;培养;路径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7108
1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背景下国际货代人才需求的变化
11对货代人才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随着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程推进、广东自贸区的设立,珠三角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国际联系更加密切,对国际货代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对国际货代人才的外语交际能力,一个优秀的国际货代员不仅仅只是掌握英语,应会多种语言。国际货代人才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12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广州国际货代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国际货代业社会需求不断扩大。国际货代人才不仅需要懂得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运、法律等专业知识(如熟悉国际贸易流程、海运的常规路线、海运运费的构成等),还需要掌握人际沟通协调、国际商务谈判、外语交流等技能(如处理英文函电、信用证审核、善于货代营销、商品报关报检等)。国际货代人才需要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才能取得广州国际货代业的“一席之地”。
13拥有洞悉市场的商务应变能力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广州国际货代行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面对瞬息万变的货代行业,优秀的国际货代人才应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准确地把握国际货代行业发展趋势。如对海运货物的运输轨迹进行及时跟踪,将信息及时反馈给客户;关注国际航运价格指数变化,与船公司进行订舱商务谈判。
14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国际货代市场行情在不断变化,货代相关专业知识及数据信息在不断地更新。这就要求货代人员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实时掌握工作需要的信息数据,如熟悉新增的国内外港口的中英文名字和代码,包括国外的内陆点、陆桥运输等的最近港口。最近,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国际经济环境不景气,势必会影响到外贸及国际货代行业。另外,国际货代业务流程烦琐,国外业务开展涉及时差,货代人员工作任务繁重,优秀的国际货代人才还需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能够吃苦耐劳、自我调节,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
2广州国际货代企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政府
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政府对国际货代人才培养的支持不够,缺乏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和学校进行国际货贷人才培养,没有政府支持单独依靠企业和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略显力量不足。缺乏针对国际货代行业准入机制,许多从业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基础知识不牢固,导致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22企业
221企业资金投入较少,培养机制不够健全
许多中小货代企业出于对经营成本的考虑,对培训资金投入较少,人才培養主要依靠师徒帮教,缺乏专门的国际货代人才教育培训。国际货代公司大多数属于中小型企业,资金的投入主要是办公设施设备、办公场所,如电脑、打印机、电话、传真、货代软件等。同时,企业对人才培养不够重视,缺乏人才培养计划,与相关院校的校企合作较少,培养机制不够完善。
222盲目认同员工工龄,不愿提供实习岗位
目前,广州国际货代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对从业经验太过于偏执,只看到公司短期的利益,希望招聘来的人才能够立马上岗工作,而不是看重该员工的成长能力与责任。而对于大学生,由于长时间学习专业理论,社会实践机会较少。公司对于工作经验过多要求,从公司方面可以减少用工成本,降低员工的培训成本。如广州冠捷国际货代公司,对于员工的年假时间,工龄1年的为5天,工龄2年的为7天,工资也会跟着工龄的增加而增加。
223薪酬待遇起点过低,职场发展空间有限
2016年,广州国际货代业务员平均工资5080元/月,大多数岗位起薪比较低,2500~3000元/月,如海运操作员工资一般2500~3500元/月。而且工作不分岗位,相关的工作都需要完成。如订舱、处理外贸单证(装箱单/报关单/etc)、协助客户提箱以及报关、制作提单样本、取单等相关工作都要涉及,工作量较大。国际货代职业比较辛苦,进入的门槛较低,行业竞争相当激烈,基本不按正常的点下班,因为时差的原因,经常会有晚上的电话,或加班。有的货代公司,加班甚至不给加班工资。国际货代人员职场升迁较难,部分职员工作5~10年,薪酬只有小幅增加。货代公司人事管理制度、薪酬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导致人员流动较大。
23学校
231专业课程设置欠缺,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备
目前,广州还没有高校单独设置国际货代专业,一般是在物流管理专业开始国际货代课程。部分高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立国际货代方向。由于课时有限,学生学到的货代专业知识较少,多半是国际货代相关理论,课程设置与职业需求不相符。无论是一本的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还是二本的广东金融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以及三本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州大学华软学院都没有形成国际货代人才培养体系。
232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与货代企业需求脱节目前,广州高校的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与国际货代相关的专业,纷纷开展了实践教学活动,但是还比较薄弱。由于办学条件不足,受场地和设施的限制,主要是校内实践,与国际货代企业的需求不相符,很多高校毕业生毕业,经过长时间的岗前培训后,才勉强适应货代岗位的工作。另外,学校比较强调物流师、报关员、报检员以及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应试教育,缺乏实践经验的积累。
233货代师资力量缺乏,双师型教师比例较少由于广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2004年以来开始招生,以前没有物流管理专业,很多师资都只是从事相关专业的教育背景,具有国际货代专业背景的师资少之甚少。国际货代课程的教师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社会实践经验较为缺乏,更多的是纸上谈兵,授课效果一般。而在国际货代一线岗位工作的职员,社会实践经验较为丰富,但理论功底不够扎实,学历偏低,难以达到高校教师的门槛要求。因而,既掌握国际货代理论知识,又具有较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较为缺乏。
3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背景下广州国际货代企业人才培养路径
31完善人才培养体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更精准地增设对口专业,并鼓励各高校增设,重点培养保税物流、集装箱物流、跨境电商、现代航运物流、航运电子商务、智慧型国际航运物流,整合政务、物流、通关、交易、金融等领域方面的综合人才。促进专、本、硕、博教育层次分明化,扩大专业宣传力度,设置专业资格证考试制度。利用亚投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增设专项国家级竞赛和奖金,辅以学费减免、工作保证的鼓励政策,重视国际货代人才培养。引国际港口协会、国际航运协会等世界著名航运组织在广州设立分支机构、成立研究中心等。南沙自贸试验区、南沙保税港区、白云空港综合保税区、广州经济开发区相互合作,建设航运物流信息平台和航运交易信息平台,制订《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十年行动计划》,试点支持广州航海学院、广东交通职业学院等高校专业对口的学生与各机构平台合作,让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
32促进货代人才流动,实现物流资源共享完善的就业平台,提供优质就业保障,促进国际货代人才信息的流通。针对211、985重点大学高校(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学院等)优秀毕业生制定优惠政策,加强与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合作,为广州国际航运中心货代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与经验交流。给予本地优秀人才留学、见习出国交流政策福利与资金支持,并支持他们实习后回国工作。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依托,以泛珠三角地区为腹地吸纳人才,并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加强与波罗的海航运公会(BIMCO)、英国劳氏船级社(Lloyds Register)以及马士基(MAERSK)、日本邮船(NYK)等世界著名的航运公司、国际组织、造船企业、海运企业、货主企业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吸纳优秀人才。
3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行“传帮带”指导
对于大型货代企业,可以专门成立人才培养机构,建有专门的培训教室以及场地,建立一支培训师团队。通过人才培训,可以保证人才的效用,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以及减少离职率。对于中小货代企业,可以以老带新。企业派老员工对新员工进行为期3个月的一对一培训,并以一套严格的制度进行约束以确保培养效果。同时,企业要对员工进行绩效管理,通过奖励制度来体现人才的价值,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34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改善员工薪酬福利
建立国际货代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制度,定期安排企业骨干、操作能手赴高校或标杆企业培训学习,举办国际货代技能竞赛,提高员工职场能力。货代人员通过报关员、报检员、物流师等考试的,参加考试培训费用的50%由国际货代企业承担,且每月给予相应的津贴奖励。建立一个合理稳定的职业等级,根据职业等级确定员工薪酬。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员工薪酬与绩效挂钩,让员工有薪酬公平感。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提高员工的养老金,激发货代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每半年开展一次旅游活动,由企业承担费用。设立企业工龄奖金,每工作一年奖励100元/月,讓货代员工有归属感,减少货代人员流失。每月开展一次企业员工集体生日聚会,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员工素质,改善员工薪酬福利。
35优化货代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邀请国际货代企业人士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根据社会需求开设国际货代相关课程,如“报关”“报检”“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等课程,做好先修课、后续课的衔接工作,避免课程教学内容重复、脱节。去国家示范性、货代课程设置比较好的标杆高校走访学习,借鉴货代人才培养经验。与国际货代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设立国际货代订单班,每年定期安排学生参加国际货代企业顶岗实习,参观见习。增加学校对国际货代实践教学的投入,建立国际货运代理实验室,购买国际货代相关教学软件。开展项目小组、工学结合、课堂情景模拟实训等多种实践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师关于国际货代的相关课题,与教师一起完成部分课题任务,参加国际货代企业调研,了解社会对国际货代人才的要求,撰写调研报告。
3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双师型”教师培养
加强校企合作交流,定期安排教师赴国际货代企业见习,访谈学生实习单位,了解国际货代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聘请国际货代企业专业人士担任学生的企业导师,在校内举办讲座,指导学生写国际货代企业实际问题相关的毕业论文。部分国际货代实操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由学校老师与国际货代企业人员共同来完成教学。学校老师负责理论,企业人员负责实务,校企老师相互学习,教学相长。鼓励老师考取关员、报检员、国际货代人员从业资格证、物流师等证书,安排中青年教师去国内、国外进修学习,鼓励并支持教师申报企业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设定“双师型”教师评定条件,对“双师型”教师给予津贴补助。在教师招聘时,从企业引进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国际货代人员,以充实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苏明,孙明月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广州国际货代业的影响探析[J].商业经济,2016(5):66-68
[2]刘淑娟国际货代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企业研究,2013(8):107-108
[3]李瑜生深圳国际货代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职业,2010(5):94-95
[4]王丽丽新形势下推进我国货运代理企业人才培养研究[J].物流技术,2013(6):44-46
[5]校企合作培养国际货代人才的创新模式探讨[J].现代企业文化,2008(18):39-40
[6]王雨外贸转型下高职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31):44-46
[7]陈彩凤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国际货代能力目标定位[J].广西社会科学,2010(9):152-153
[8]何志龙,苏明广州国际货代企业发展对策研究——基于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背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3):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