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的反抗

2017-06-21 16:03姚思梦
牡丹 2017年12期
关键词:伯莎蝴蝶梦疯女人

姚思梦

《蝴蝶梦》由著名导演希区柯克拍摄制成,电影明显承袭希式惯有风格:哥特式建筑,不无阴森可怖的古堡,谜一般的人物情节等。借助新式批评方法,笔者意欲从女权主义视角对该片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从而为从未出场却贯穿始终的女性丽贝卡发声捍卫。

电影《蝴蝶梦》的英文名是Rebecca。它讲述了贵族富人文德斯在经历几年前的丧偶之痛后,意外遇见了年轻善良的姑娘,并与之坠入爱河,继而结婚,将其带入曼德利庄园共同生活。然而看似幸福的新婚生活,却总是被丽贝卡这一与电影同名的女子,也就是男主人的已逝妻子无处不在的影响打破。因为每当提及此人,或见到与其相关的事物,文德斯总会情绪失常。庄园管家丹弗斯夫人也时常流露对现任女主人的厌恶,及对丽贝卡的无限追忆崇拜。丽贝卡就像是警钟,时时提醒新女主人,文德斯是如何深爱他那美丽优雅的前妻。终于,在所有的都尝试以失败告终后,文德斯夫人渐近失望,无奈向丈夫倾吐了自己的无助和悲伤。意想不到的是,文德斯亲口告诉她,他痛恨丽贝卡并将她杀死。与此同时,早已“入土”的丽贝卡尸体在海底重新被人发现,其死因开始引起警方的关注。经层层审讯调查,真相水落石出:身患癌症的丽贝卡是自己不慎摔死的。故事的最后,失去理智的丹弗斯夫人一把大火将曼德利庄园付之一炬。

一切似乎再清晰不过,这是一个剧情辗转终究以美好结尾的爱情故事:表面气质端庄的丽贝卡,实则水性杨花,背地里做尽有损文德斯家族声誉的坏事。苍天有鉴,善恶有报,她终于染上绝症,并不慎摔死。真相明了后,丹弗斯夫人的一把大火既烧毁了曼德利庄园,又烧毁了她自己,更烧毁了丽贝卡的不散陰魂,男女主人公劫后重生,幸福地相拥在了一起。

若果真如此,那希区柯克实在有负大师的盛名。事实上,该影片无论是在营造的哥特式阴森氛围、人物的设置,抑或是最后的那场大火都与夏绿蒂的《简爱》有着惊人的相似。是纯粹的巧合,还是电影艺术界的致敬使然?笔者认为它有着深刻寓意,而其线索与虽从未出面但一直贯穿电影始终的丽贝卡有着渊源。笔者尝试从女权主义视角对其进行深度挖掘。

一、天使或恶魔:丽贝卡的身份谜团

(一)不齿的恶魔:文德斯先生眼睛里的丽贝卡

拜伦笔下的女子往往不是天使就是恶魔。事实上,何止拜伦,大多数男性对待女性也都是这样的认知。在电影的男主角眼里,丽贝卡就是一个全然负面的形象,她仿佛恶魔一般,美丽的外表下深藏的是淫荡不齿的灵魂。才新婚数天,文德斯就看清了她的邪恶。可出于家族的荣誉,他只能默默承受,假装外表的和谐恩爱。甚至在丽贝卡发生意外后的数年,他仍是一度沉浸在无止境的“悲痛”里,俨然模范丈夫一般。

(二)气度不凡的天使:丹弗斯太太看到的丽贝卡

见微知著并非没有道理。虽然自始至终丽贝卡从来只是出自众人的叙述,出自曼德利庄园的枕头绣字,出自电话簿里的亲笔签名,而她本人却没有哪怕一秒钟的乍现。但是,丽贝卡知性美丽,人们在管家丹弗斯太太的身上是很容易想到的:虽性格古怪,眼神诡异甚至说话不友善,但作为下人的她,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卑下低贱。与初来的文德斯太太怯怯、拘谨相比,丹弗斯更像女主人一般,有着十足的底气和自信。恐怕,这与丽贝卡朝夕相处的气质渲染有着莫大的关系。

同样,在丹弗斯太太看来,丽贝卡亦是她自认的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女主人,俨然天使一般可爱可敬。人们从她论及女主人的钦慕眼神就会明白。在丽贝卡死后,即使是被文德斯先生弃置不用的丽贝卡主卧,依旧是一尘不染,这都是丹弗斯太太所为,亦是缅怀尊敬的一种行动语言。

(三)阁楼上的疯女人:丽贝卡的自述

人性的微妙,早被芥川龙之介在《丛林中》做了一番意味深长的描写。故事中牵扯的三个主角,针对同一宗命案,都说自己是凶手。表面上,这样的陈述对各自都很不利,然而在日本这样一个更看重声誉的国度里,唯其如此的“自首”才会对自己更加有益。

那么,回归正题,如果丽贝卡本人能够像《丛里中》的那位已逝男子一般,在巫婆的作用下发出来自地狱的呼喊,抑或是导演给予她哪怕是片刻的主观镜头,相信她提供给人们的又会是另一个版本的自己。

笔者不禁想到19世纪,英国女作家夏绿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据说,该书一经出版,一时间文学界一片哗然。对于简爱这一人物形象,人们大多从正面的角度加以解读,她是一个虽身材矮小但灵魂高贵的小人物。然而自20世纪女权主义批评兴起后,人们更多将目光关注于那个疯女人,罗彻斯特的妻子伯莎身上。甚至有女性作家借此写了两部与此相关的作品:《藻海无边》《阁楼上的疯女人》。

在《简爱》中,当简得知罗彻斯特作为已婚人士的身份欲同她结婚时,读者对罗彻斯特是寄予深切同情而非道德上的谴责的,只因他迎娶的是那样一位可恶的疯女人。

然而,阅读完《藻海无边》,读者会咋舌。那个神秘的疯女人伯莎,十分令人悲叹惋惜。出身于殖民区身份尴尬的没落白人家庭,伯莎既不为真正的白人贵族所容,也见弃于当地为人奴役的黑人。罗彻斯特为了继承婚后女子不菲的嫁妆,答应与美丽野性的伯莎结婚。而在短暂的新婚蜜月后,空虚的罗彻斯特开始厌倦这一切,在得知伯莎的家族出现过精神病人后,开始慢慢疏远伯莎,甚至在身份认知上背弃她,渐渐将她逼疯。在外人看来,罗彻斯特却是文质彬彬,内涵丰富的庄园主。一切,那么似是而非。

何其相似,人们不禁思考:到底,丽贝卡是纯然的天使还是十足的恶魔?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非问答题。人们能做的就是不全然站在文德斯先生的角度来看待,更不能全盘相信他的言辞。

二、无言的反抗:女性主义的觉醒

事实上,希区柯克拍摄的这部《蝴蝶梦》是经由英国女作家达芙妮·杜穆里埃创作的小说文本改编的。原版小说自1938年发表以来就畅销不衰,备受喜爱。其实在那样一个年代里,女性的地位仍旧低下,还谈不上个人权利,更别说政治上与男性平等了。在传统的父权制文学标准下,为保险起见,女性作家在进行文学活动时往往会采取迂回曲折的“双生话语”写作策略。诚如这部《蝴蝶梦》,一方面作者顺从父权制文学标准,创作模仿男性文化的主宰故事,另一方面又在表面的主宰故事背后敷设另一条情节。电影中的暗线就是这个不曾出面亦未发声却贯串始终的丽贝卡形象,不难看出她有着极其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她的形象设置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女性主义创作意图,更体现了达芙妮·杜穆里埃作为女性作家在父权制文学标准下的身份焦虑和女性意识的觉醒。

在男性霸权文化机制中,恶魔类的女人是被男性所厌恶和恐惧的,她们必然会下场凄惨。电影里,丽贝卡的下场就很凄凉:她身患绝症、日益憔悴,最后葬身大海。其实,丹弗斯太太放的那把大火真是大快人心,可以说那是对男权社会无言的激烈反抗,也是为聊以安慰迷一般存在的丽贝卡的在天亡魂。

(青岛大学)

猜你喜欢
伯莎蝴蝶梦疯女人
疯女人
浅析伯莎·梅森形象
Analysis on Two Female Figures in Rebecca
疯女人
论关汉卿《蝴蝶梦》中的审美想象
疯女人伯莎·梅森与简·爱
摄影作品
浅谈《简·爱》中的边缘人物——伯莎·梅森
伯莎·梅森
——一个“疯女人”的反抗之路
疯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