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晔琳 姚惠 张伟娟 滕龙 杨敏春 黄勍栋
浙江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3
诊法求索
血脂异常人群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合并症研究*
马晔琳 姚惠 张伟娟 滕龙 杨敏春 黄勍栋#
浙江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3
血脂异常 中医体质 高血压 高血糖 高尿酸血症
血脂异常指血浆中脂质量和质的异常,多数是遗传缺陷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研究拟探究血脂异常人群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以及中医体质因素对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等合并症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选择于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同时在本院中医内科行中医体质辨识的人群为研究样本。共纳入616人,其中男372人,女244人;平均年龄49.39±9.39岁,中位年龄49岁,最大87岁,最小25岁。中医体质类型分布频率依次为:平和质250人(40.6%)、阳虚质90人(14.6%)、痰湿质82人(13.3%)、气虚质74人(12.0%)、阴虚质48人(7.8%)、湿热质36人(5.8%)、特禀质15人(2.4%)、血瘀质11人(1.8%)、气郁质10人(1.6%)。
1.2 西医诊断标准: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和高尿酸血症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1]及《内科学(第7版)》[2]。
1.3 中医体质分型标准:采用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3]确定体质类型。
1.4 研究方法:采用横断面回顾性调查方法;采用OlympusAU542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进口试剂检测调查对象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RIC)等指标;采用中医体质辨识软件(炎黄东方),由专业人员对调查对象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完整记录性别、年龄、合并症等相关信息。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各中医体质类型血脂异常分型分布比较:见表1。
表1 各中医体质类型人群血脂异常分型分布比较
2.2 各中医体质类型血脂水平比较:各中医体质类型人群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1)。具体见表2。
2.3 各中医体质类型合并症情况比较:具体见表3、表4。以中医体质因素对各合并症行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在P<0.05水平,可认为气虚质、痰湿质是血脂异常人群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阴虚质、气虚质是血脂异常人群合并高血糖的危险因素。
表2 各中医体质类型人群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表2 各中医体质类型人群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注:与平和质、气虚质比较,*P<0.01;与阳虚质比较,△P<0.05;与平和质、气虚质比较,▲P<0.05
低密度脂蛋白2.87±0.84 2.99±0.71 3.03±0.80 2.84±0.71 3.35±0.72*△3.28±0.40▲3.08±1.00 2.73±0.90 2.95±0.56 2.99±0.78中医体质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合计例数250 90 48 74 82 36 11 10 15 616甘油三酯2.19±1.19 1.99±0.96 2.25±0.97 2.29±1.16 2.44±1.18 2.35±0.82 1.80±0.64 1.78±0.19 2.10±0.72 2.20±1.09总胆固醇4.82±1.02 4.90±0.98 5.07±0.97 4.68±0.81 5.36±0.81*△4.92±0.78 5.05±0.88 4.66±0.92 4.77±0.71 4.91±0.95高密度脂蛋白1.09±0.26 1.16±0.35 1.18±0.22 1.07±0.20 1.10±0.20 1.08±0.16 1.22±0.33 1.15±0.24 1.05±0.25 1.11±0.25
表3 血脂异常人群高血压及高血糖并发症与中医体质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表4 各中医体质类型人群合并症情况比较
根据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等,可归为中医学“痰浊”“湿浊”“血浊”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该病由过食膏粱厚味之品,滞腻脾胃,不能运化而生痰湿,进一步引起气机不畅、痰浊壅滞所致。研究显示,各中医体质类型人群的血脂异常分型分布有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痰湿质人群与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人群之间,前者的混合型高脂血症发生率达36.6%,显著高于后者,提示偏颇体质中属阳虚、气虚等虚证者因气虚推动乏力、阳虚温运失司等,致体内津液输布失司,湿浊初起,故病情较为轻浅,多表现为单一类型血脂异常;若未予干预,则易进一步聚湿生痰,形成痰湿体质,大量湿浊实邪混入营血,多表现为混合型高脂血症,病情较为深重。痰湿质人群的TC、LDL-C及湿热质人群的LDL-C水平显著升高,提示TC、LDL-C等血脂成分与中医体质因素关系尤为密切,痰湿可郁而化热而成湿热,两者类似于现代医学中存在于血浆中的异常脂类。研究还显示,气虚质、痰湿质是血脂异常人群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阴虚质、气虚质是合并高血糖的危险因素。血脂异常人群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可有侧重地根据自身偏颇体质进行潜在的合并症筛查,如气虚质、痰湿质人群应加强血压监测,阴虚质、气虚质人群应加强血糖监测等。此外,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亦显示易合并高尿酸血症倾向,但未被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与样本含量偏少有关。未来可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研究。
[1]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3.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1,778,800-801,832.
[3]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5-10.
2016-06-08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PPARs核受体对新资源常山胡柚皮降脂功能的物质基础研究,编号:LQ15H270001;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医院体检人群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编号:2015ZA005;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老年痰湿质人群肠道菌群基因组结构特征研究,编号:2017ZQ003
#通讯作者:黄勍栋,E-mail:zjyyhq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