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强
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 浙江 温州 325000
加味四逆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早期肝硬化44例观察*
黄强
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 浙江 温州 325000
加味四逆散 肝郁脾虚型 早期肝硬化
近年来,我们应用加味四逆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早期肝硬化,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肝病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确诊为早期肝硬化的患者8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男性29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1.22± 7.42岁。治疗组44例:男性25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40.71±6.43岁。两组一般资料经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诊断标准按照《肝硬化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方案)》及《肝纤维化诊断及疗效评估共识》中的相关中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证,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均为A级。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肝降酶、退黄疸治疗,乙肝肝硬化予以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四逆散:白芍20g,桃仁、柴胡、枳壳各10g,甘草5g,姜黄30g,黄芪40g,丹参25g。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两组均3个月后观察疗效。
3.1 观察指标:①临床表现、体征;②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白蛋白(ALB);③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III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Ⅳ-C);④B超指标:门静脉、脾静脉、脾厚。
3.2 疗效标准:①显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B超指标不变或正常,各指标正常或下降≥50%;②有效:症状及体征改善,肝功能指标正常或改善≥25%,肝纤维化指标改善≥25%,B超指标稳定不变;③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各项指标均无变化,甚至加重。
3.3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2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2.73%;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6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48.8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4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和肝纤维化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和肝纤维化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和肝纤维化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HA(ng/mL)297.12±22.34 135.08±30.24*#281.22±63.12 265.19±44.25时间治前治后治前治后ALT(U/L) 95.5±12.1 45.9±10.2*#81.3±18.2 65.9±11.5 AST(U/L) 76.8±14.8 43.6±6.5*#69.9±8.8 53.4±5.3 TB(µmol/L) 35.4±5.7 18.9±3.4*#25.4±4.6 28.5±1.5 ALB(g/L) 33.5±3.13 34.6±2.20 35.6±2.43 36.1±3.20 LN(ng/mL)216.34±26.88 183.16±16.35*#214.33±63.54 191.44±35.18 PCⅢ(ng/mL)36.33±4.37 14.09±2.33*#35.04±8.14 28.15±2.29Ⅳ-C(ng/mL)179.77±43.54 119.17±32.25*#160.21±33.43 176.95±23.12
3.5 两组治疗前后B超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超指标比较(±s,cm)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超指标比较(±s,cm)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脾厚5.0±1.2 3.6±0.8*#5.1±1.2 4.7±1.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门静脉1.44±0.34 1.22±0.97*#1.39±0.14 1.41±0.24脾静脉1.04±0.59 0.84±0.22*#1.05±0.23 0.98±0.33
根据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中医多将其归于“胁痛”“肝积”等范畴,其病位主要在肝脾,肝郁脾虚是其重要病机。虚则脾气不足,实则肝郁导致气滞血瘀,肝郁脾虚导致虚实之间的相互演化。四逆散以枳实配伍柴胡,疏肝理气;芍药益血敛肝,甘草兼防柴胡疏散太过,共奏疏肝理气、调理气机之功。另针对早期肝硬化兼有“脾虚络瘀”的病机,我们又配伍姜黄、桃仁、丹参等活血化瘀通络药以加强其疗效。观察显示,加味四逆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早期肝硬化患者,不仅可以减轻临床症状,还能改善肝功能,阻滞或延缓肝纤维化的发展,从而证实其有明显治疗肝郁脾虚型早期肝硬化的作用。
2017-02-24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加味四逆散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CYP2E1、TNF-α和SIRT1表达的影响,编号:Y20130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