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促进农机化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2017-06-20 13:30段光仙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农机化补贴农机

摘 要:农机购置补贴是一项农民直接受益的补贴政策,是当前工业反哺农业,统筹城乡经济,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政策措施。2008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为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机具的购置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标准、将农机具的购置补贴覆盖到所有农业县。”首次提出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对购置补贴政策进行了定位阐述,表明了农机具购置补贴是国家兴农、强农、惠农的重要举措,我们要依托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进军令,促进农机化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农机 ;补贴; 农机化; 发展

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实践中产生的主要成效

1.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快了施甸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近年来,广大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迫切需求,农业机械化保持了較高的发展速度。但是,农业机械化发展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农民收入偏低、有效购买能力不足的制约。解决农民有需求但买不起的矛盾,是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2.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效提高了农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只有依托不断提高的农机装备水平,用先进的农业机械武装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才能进一步增加粮食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科技水平、提高抗灾救灾能力、提高农业竞争力。

3.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拓宽了农民的增收致富途径。据调查,中型联合收割机每100亩收割比人工节约150个工日,小型联合收割机每100亩比人工节约90个工日,有效提高了施甸县农业生产率。还有水稻联合收割机的推广,农业机械化的提高,不仅减少了粮食的损失,减少了农民收割成本支出,还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拓宽了农民的增收途径。据对近年购机补贴用户调查统计,96%以上的购机户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施甸县的实施成果

施甸县2015年度共计实施第一批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任务总额为309.7445万元。从3月份开始宣传发动,截至2016年01月31日,最终确定并兑付补贴资金的受益农户900户,补贴机具1057台,补贴资金291.8950万元。截止2016年1月底,在省级补贴软件系统中,2015年度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基本执行完成,使用比例94.87%(不含深松整地作业补贴资金6万元)。2015年度中央财政资金基本结算完成,结算资金数与当年中央财政资金数(含上年结转)的比例达到94.24%。

新增半喂入联合收割机7台、果蔬烘干机65台、简易保鲜储藏设备4台、抗旱机泵15台、离心泵1台、轮式拖拉机13台、手扶拖拉机1台、田园管理机2台、喷杆式喷雾机3台、微耕机850台、微灌设备(微喷、滴灌、渗灌)8台、旋耕机12台、玉米脱粒机69台、自走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全喂入)7台。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2.955万元,新增农机总动力6631千瓦。

三、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农机与农艺不相适应。目前农机化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反映在农机与农艺的结合程度方面。农民受传统的种植习惯影响较深,农作物的种植品种、规格不统一,相邻地块不能同时连续收割,尤其是地块零散,经营规模小,直接影响了大型机具作业,大机械与小地块的矛盾仍十分突出。

2.补贴产品的价格缺乏有效的监督。由于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实行议价,就是购机户在购买农机的时候与经销商谈价。一家的结果任然执行的是最高限价,甚至超过了最高限价而无人监管。在议价上农民是弱势群体,因为一个品牌在一个县区往往只设有一家代理商,形成了品牌垄断经营,几乎一口价,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3.农机化公共服务经费缺乏,服务工作不能充分开展。由于基层农机管理没有任何的工作经费,在办公设备和和技术装备等方面基础较差,只能选择性的开展工作,加之缺乏相应的业务和技术培训,导致了农机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高、技术不强、机制不活、保障不足等现象严重,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需求。农机化服务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化发展。

4.对农机化的投入力度仍显不足。其一农机补贴规模难以满足农民需求。近几年,国家农机补贴力度不断加大,但仍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的实际需求。二是作为农机投资主体的农民自我积累能力弱,农机产品价位较高,作业成本逐年增加,农机作业季节性强、投资回收期长、利润不高,制约了农民对高性能农机的投入;三是地方财政尤其是县级财政对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四、 应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1. 建立农村经营新模式。一是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政府牵头,部门联动,强力推进建立农机+农技+农户,农机+畜牧+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重点培育和发展种粮大户、养殖大户、农产品加工大户等。积极引导农民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统一耕种管理,统一种植规格,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机械作业等,解决大机器与小地块的矛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作业效率,推动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2. 加强经销商监督和管理。经销商要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明示标志牌,公布补贴机具型号、配置、价格、补贴额和监督投诉电话等,接受社会监督,严禁借农机购置补贴之机乱涨价,同一产品销售给享受补贴的农民的价格不得高于销售给不享受补贴的农民的价格。

3.完善各乡镇农机推广服务机制,促进农机化发展 。首先是加强各乡镇农机站工作队伍建设,完善农机站相关法律法规及工作制度,加强执法力度,使农机站工作人员按章做事,提高服务工作意识。增加一定的经费投入。其次是相关部门应多组织或开展对农机管理人员及农机户的机械培训活动,提高农业机械操作水平。最后是加强农机化信息建设,构建信息化平台,促进农机服务向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努力使农机服务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让农民群众满意。

4. 建立农机投入新机制。农业机械一次性投资较大,回收期较长,多数农民想买而经济实力不足,国家和各级政府应给予政策扶持。对我县来说,在农机部门应积极争取各级农机补贴项目,及时落实配套资金的同时,财政要逐年增加农机专项补贴资金和项目管理推广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金融部门要对农民、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购机给予优惠信贷支持,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严格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

农业要强,农机得强,做好今后的农机化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契机,结合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转变方式,创新驱动,依法促进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为早日实现施甸高原特色农机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少鹏:关于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思考 农机使用与维修,2013年第9期.

[2]赵长奎:浅谈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机化发展的影响 山东农机化信息,2013.8.

作者简介:段光仙,女,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工程师 ,长期从事农机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农机化补贴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不一样的农机展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