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游戏设计的教育性质体现

2017-06-20 07:58向欣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游戏设计儿童

向欣

【摘 要】玩闹是儿童的天性。游戏作为最受儿童青睐的项目之一,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儿童认知、情感等要素的发展。为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可以将教育与娱乐融合起来,提升儿童学习的积极性。本文从游戏的功能入手,对儿童游戏设计的教育性质体现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儿童;游戏设计;教育性质

当前我国儿童游戏设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为儿童带来了无意义的游戏体验。为了改善这种现象,需要加强对儿童实际需求及教育目标的分析,通过变更游戏设计的方式,使得儿童游戏充分体现出教育性质。

一、游戏的功能

对于儿童而言,游戏的功能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一)娱乐功能

娱乐功能是游戏的基本功能。儿童天性爱玩,玩游戏能够满足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1]。

(二)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是游戏的深层功能。这一功能需要通过教育目标向游戏中的融入来实现。与单一的教学工作相比,游戏的教育效果更加明显,且儿童对游戏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相对较高。

二、儿童游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我国目前的游戏现状可知,儿童游戏设计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一)设计观念问题

部分设计人员的设计观念较为传统,其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通常会将已有的游戏模板作为参照,在其基础上作出适当改动或调整。以传统的成人思维模式设计儿童游戏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儿童的实际需求,另外,在游戏开发过程中,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和对儿童认知教育的引导性与游戏设计的结合都需要更加深入的磨合。

(二)游戏种类问题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重视游戏设计工作的时间较晚。基于这种情况,无论是各类儿童游戏设施还是网页、软件形式的游戏,整体都存在较为明显的雷同现象,游戏种类相对较少[2]。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发生了显著提升,因此,儿童生活经验的丰富水平也发生适当增长。儿童的这种变化加剧了实际游戏设计与儿童要求之间的差距。

(三)游戏功能问题

作为一个发展前景广阔的市场,儿童游戏之间的竞争相对较大。为了吸引更好的儿童,部分游戏设计人员忽视了游戏的其他功能,仅仅注重游戏的可玩性。这种设计模式虽然能够实现儿童游戏的推广目的,但其不利于儿童从游戏中习得知识或技能。

三、儿童游戏设计的教育性质体现

为了使得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轻松快乐地学到一些知识或技能,应该利用这种以下几种策略,体现儿童游戏设计的教育性质:

(一)儿童群体差异重视策略

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儿童在游戏偏好、情感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促进儿童游戏教育性质的体现,游戏设计需要将各个儿童群体的差异融入到设计工作中。为保证游戏设计质量,可以事先选定一类儿童群体,将该群体的基本特征作为设计游戏的参照依据,以促进寓教于乐目的的实现[3]。例如,当将游戏目标群体定位成年龄在6-10岁的女孩时,可以将温馨、可爱、靓丽作为游戏颜色配比、装饰的基调。这种有针对性的设计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儿童参与游戲的兴趣,进而使得儿童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习得相应的知识或技能。

(二)激励机制应用策略

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将儿童游戏教育功能的发挥看成是一个循环过程。当儿童从游戏中习得相应的知识或技能后,如果不加以巩固或使用,很快将被遗忘。因此,为了充分体现儿童游戏设计的教育性质,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将激励机制应用策略融入设计工作中。以烹饪类游戏为例,儿童通过自己的努力,烹饪出相应的食品,并完全被游戏中的形象吃掉或得到游戏中角色的赞扬后,儿童本身将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在这种满足感的激励下,儿童能够逐渐意识到妈妈每天为其烹饪的辛劳和伟大,并且可能会产生帮妈妈分忧(如主动帮忙择菜、洗水果等)的意识[4]。这种现象有利于儿童的良性发展。为保证激励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在儿童游戏设计工作中,需要严格根据游戏内容、教育目的等因素,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使得儿童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进而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教育目标融入策略

相对于其他阶段的群体而言,儿童的心智、精神等正处于发展状态。因此,儿童从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会对其认知、精神等因素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在设计儿童游戏的过程中,为了使得游戏更好地体现出教育性质,需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认知、情感以及精神等基本要素。将特定的教育目标当做基本参照,通过融合知识和技能的方式,不断完善游戏情节。为增强儿童游戏教育作用的发挥,可以将儿童的现实生活作为游戏情节基础[5]。例如,可以将穿衣服、打扮自己这一生活场景作为主要游戏内容,根据儿童的偏好设计出各式各样的童装。游戏背景可以为:小明的妈妈推开小明卧室的房门道:“聪明听话的宝宝都可以自己选衣服、穿衣服,宝贝,我相信你也一定可以!”在玩这种装扮游戏的过程中,儿童能够在游戏背景的激励作用下,不断为游戏人物穿、换衣服,这一过程能够逐渐改善自身穿衣服的熟练程度,此外,儿童还可以从游戏中逐渐习得审美技能。

(四)娱乐与教育平衡调控策略

儿童游戏能够有效发挥教育功能的前提在于:儿童愿意参与游戏并且能够从游戏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或经验。为了保证上述目的的实现,在设计儿童游戏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娱乐与教育比重之间的平衡关系。在满足儿童娱乐需求的同时,融入适宜的教育内容,实现寓教于乐目的。例如,可以将节奏轻快、流畅的音乐作为游戏的背景,结合卡通化的角色形象,和具有一定教育内涵的游戏情节,充分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和娱乐需求。

三、结论

游戏兼具教育、娱乐等功能。为了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充分发挥儿童游戏的教育功能,可以将娱乐与教育平衡调控策略、儿童群体差异区分策略、激励机制应用策略、教育目标融入策略等,应用在儿童游戏设计工作中,使得儿童游戏的教育性质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王永固,张婷,李玮,黄碧玉. 基于心流理论的教育游戏设计框架要素研究——以特殊儿童言语学习游戏为案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4,03:97-104.

[2]刘东兰,陈平留,周小青. 中国传统教育与儿童游戏环境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5,21:347-349.

猜你喜欢
游戏设计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VR技术现况及其未来对游戏设计的影响
小学低年级语文游戏教学设计探讨
让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焕发生机
留守儿童
分析小学体育游戏的设计与合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