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萍
实施课内海量阅读,我们试图从课堂结构入手,从“简”而教,积“多 ”而读,引领学生遨游书籍海洋,探寻阅读奥秘,提高读书能力。因此,我们要在课堂上通过“三个删除”来缩减教学时间,即“删除繁琐的讲解”“删除累赘的环节”“删除机械的练习”来增效。而课堂提问则是关键所在,是师生交往、互动、理解文本的重要手段。老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能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问得精
课堂提问不在于数量的多少,不在于表面的繁荣。而在于问题要有质量,有针对性,能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更深层的思考和把握,让人回味无穷。因此,提问要精而少,所设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百毛皆顺”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时,我就针对这一课的重难点“了解雅鲁藏布水峡谷的特点”来设计问题: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请从文章中找出一关键词来回答——神奇。)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课堂教学始终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先让学生自己读文章,抓住关键词“神奇”;再默读课文来体会它的“神奇”之处,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复读,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令人难忘。
又如《成吉思汗和鹰》的教学中,在用情节曲线“狩猎口渴找水喝——四次找水被撞翻——一怒之下射死鹰——毒蛇出现明真相——懊悔不已得教训”理清文章的脉络后,为了让学生理解“永远不要在发怒时处理任何问题”,我设计了两个问题:成吉思汗是个什么样的人?鹰是一只怎样的鹰?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讨论,越辩越明,明白了“冲动是魔鬼”、“冲动的惩罚”等精辟的诠释。
可见,的课堂提问,应该避免数量过多,过于琐碎。教师设计提问只要抓住要点,切中要害,一两个问题也可以串起一节课的教学。这样的提问,不仅可以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萌发起学生的未知欲望。
二、处理好“浅表“与”深层“的关系——问得巧
课堂提问要注重提问的层次,由“表“及”里“,把学生引入思维的深处。古代学者唐彪说:”层层驳问,如剥物相似,去层皮,方见肉,去层骨,方见髓,书理始能透彻……“说明提出的总是应该前后关联,层层深入。所以教师设置的问题要有梯度,要建立解决总是的”台阶“,帮助学生拾阶而上,一步一个台阶地把问题引向深入。
如在教学《生死攸关的烛光》一课时,通过默读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写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藏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之后,为了让学生从中感受故事的人物在危急时刻表现出来的勇敢、机智,我设计了三个问题:第一,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第二,在这些危机关头,伯瑙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 第三,从他们的言行中,你体会到了一家人的什么精神品质?这三个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理解前两个问题是为理解第三个问题作铺垫,进而感受到他们一家三口可贵的精神品质。
又如教《将相和》“完璧归赵“这部分内容时,先问:”蔺相如是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吗?”这一问,一下子激起学生的兴趣,大家围绕是真撞还是假撞进行了多向的思考。接着深入一步继续提问:“蔺相如为什么这样做?”学生自然联系上下文得出他是故意要吓唬秦王的,也进一步感受到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这样层层深入的提问,不仅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也达到了提问的目的。
可见,教师设计问题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程度。设置问题要有层次,有坡度,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循序渐进,这样,学生才可以顺着教师的提问积极思考,逐步推进,逐个击破重点、难点。
三、处理好“文本“与”人本“的关系——问得趣
课堂提问在关注文本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精心设问、发问,让提问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动机。教师有趣的课堂提问,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大榕树的录像,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大榕树的绿、茂盛、生机。然后,我又创造情境:你就是那飞来的第一只仙鹤,看到如此美丽的南国的树,你将如何召唤你的亲人、朋友来此安居乐业?这样的提问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充分将学生引入到情景当中,派发了学生说话表达的积极性。
又如教《成吉思汗和鹰》一课时,我想在最后通过成吉思汗和鹰的言行的对比,让大家更加理解“永远不要在发怒时处理任何事情”的道理。在接近尾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呆呆地看着为救自己,而被自己亲手射死的鹰,成吉思汗会对鹰说些什么呢?老鹰呀老鹰,如果你会说话,你会对主人说些什么呢?请你帮他们写一写。这样开放式的提问,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学生自然兴趣盎然,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
教是为了学生的需要。我们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富有情趣,可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个妙趣横生的提问能使得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令他们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去学习,去思考,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语文课堂的精彩不是教师表演得精彩,而是教师能够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激活学生思维内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引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提问,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让我们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