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县土壤肥力监测点2013年工作总结

2017-06-20 14:18许海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农事施肥量复合肥

许海

土壤是农业的基础,土壤质量与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息息相关。设立长期定点土壤监测点,通过土壤调查、作物观察记载、土壤及植株养分测试等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施肥水平、生产能力、环境质量等进行长期动态监测,积累数据,分析汇总,提出合理化施肥方案、提高耕地质量的措施和对策。德江县土壤监测点,建于1987年,至今已连续监测26年,属省级监测点。

一、土壤监测点概况

1.监测点设置:监测点设置在龙泉乡良家坝村岩家组当坝田刘安喜责任地内,有水稻土壤监测点(即监测田)和旱作土壤监测点(即监测土)。建点时设配方施肥区、常规施肥区、不施肥(无肥)区、休闲区,全部在一块地内;现保留配方施肥区、习惯施肥区、不施肥区。不施肥区用水泥板隔离,面积13.34平方米,常规施肥区与配方施肥区之间用田埂或土埂隔离。水稻土配方施肥区面积306.82平方米,常规施肥区面积313.49平方米。旱作土配方施肥区面积266.8平方米,常规施肥区面积266.14平方米。

2.监测点自然条件:监测点位于黔东北部,武陵山西部。水稻土壤监测点东经108°03′16″,北纬28°15′31″,海拔522米;旱作土壤监测点108°03′15″,28°15′33″,海拔521米。低山地貌,槽谷坝地地形,地下水位>1.0米,年均气温16℃,≥10℃积温5413.5℃,无霜期295天,年降雨量1229毫米。熟制有水稻-油菜、水稻-马铃薯、水稻-蔬菜、玉米/红苕-蔬菜等一年二熟或三熟。

3.监测内容:作物种类、产量、施肥量、土壤养分和土壤环境质量的有关参数。

二、监测质量主要控制措施:根据《土壤监测规程》进行监测

1.作物栽培措施

(1)作物种类:选择高产优质、适合当地栽培的品种,育苗方式、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灌水等栽培措施与当地保持一致。不施肥区灌水从田外用塑料管直接灌溉。

(2)施肥量:常规施肥区施肥量和施肥方法由农户确定、监测员认定但不主动干预,基本符合当地大多数的施肥习惯。不施肥区严禁施任何肥料。

(3)农事操作记载:每年发一个记事本,由农户对每一个农事操作方法、时间详细记载;农事操作包括从播种到收获的每一个步骤,包括:作物种植(作物名称、品种、播期、播种方式等)、耕作(耕、耙、中耕、除草时间、次数等)、施肥(基肥、追肥次数和用量,施肥的时间、方式、肥料品种、化肥有效养分的百分数等)、灌排(次数、时间、方式等)、病虫防治(病虫害种类、发生时间、危害程度、防治方法与防治效果)、灾害性天气等。农事操作时间同时用公历和农历两相对应记载。

(4)产量收获:作物成熟后及时收获,收获时先去掉边行优势,再全部收获计产;茎叶产量根据取样进行果实与茎叶重量比的考种数据换算。

2.土壤样品采集:土壤样品由具有采样经验、熟悉采样方法的技术人员采集。

(1)布点:每个样品多点混合,取15~20个样点。采样时沿着一定的线路,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一般采用“S”形布点采样;采样时应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

(2)采样方法:耕作层混合样采样深度为0~20厘米。用取土铲取样应先铲出一个耕层断面,去掉与土铲接触的泥土后,再平行于断面取土,采用全层取样;测微量元素样品用竹制取样器取样,其它样品用不锈钢取样器。

(3)采样数量:每个采样点混和土样以取土1公斤左右为宜。先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磁盘里或塑料布上,弄碎、混匀,捡去枯枝落叶、石子、虫体等,铺成正方形,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方法是划对角线将土样分成四份,把对角的两份分别合并成一份,保留一份,弃去一份。如果所得的样品依然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至所需数量为止。种植蔬菜、马铃薯、红苕后土壤混合样点的样品采集根据沟、垄面积的比例确定沟、垄采样点数量。采集的样品放入统一的样品袋,用铅笔写好标签,内外各一张,标签内容包括样品名称、采样地点、采样人、采集时间等。从野外采回的土壤样品必须及时送到土壤样品风干室内,铺开在干净的磁盘内自然晾干,注意保存标签。样品晾干后及时送省土肥总站化验。

3.资料收集整理

(1)监测人员:德江县监测点采用土肥站抽专业技术人员和监测农户共同实施监测。土肥站监测专业技术人员,从建点来一直从事监测点的监测工作,熟悉监测规程,掌握监测技术,尤其擅长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监测农户初中文化,家中经济条件较好,接受并掌握应用农业新技术能力很强,擅长对经验进行总结。

(2)收集资料:监测农户根据当地大多数农户种植作物选择品种,负责农事操作、记载。监测技术人员定期和不定期对监测情况进行查询,查看农事记录,深入田间调查,每季作物收获前,监测技术员先进行测产,再通知农户收获。

(3)整理资料:当年最后一季作物收获后,及时对监测农户的监测农事记载,进行整理。仔细核对农事操作日期和内容,换算单位,如斤换算为公斤、小区施肥量换算为亩施肥量(实物量、纯量)、小区作物产量换算为亩产量,将结果填入《监测点年度监测资料整理表》、《监测点常规区施肥情况記载表》、《监测点田间生产情况记载表》。

(4)资料上报:监测员对监测结果仔细审核,对疑问数据、漏填数据核查准确无误后上报贵州省土肥总站。

三、监测结果

1.产量结果

(1)监测田配方区收获油菜117.37 kg/亩、水稻519.87kg/亩;常规区收获油菜84.00 kg/亩、水稻468.51kg/亩;无肥区油菜22.49kg/亩、收获水稻182.42kg/亩。

(2)监测土配方区收获萝卜1027.82 kg/亩、玉米357kg/亩;常规区收获萝卜491.25 kg/亩、玉米319kg/亩;无肥区收获萝卜134.39kg/亩、玉米195kg/亩,第三季红薯未到收获期。

2.施肥量

配方区施肥量根据以产定N、P、K因缺补法定施肥量。常规区施肥量为当地施肥水平。

(1)水稻土水稻施肥量为:配方区尿素8.69kg/亩,氯化钾10.86kg/亩,复合肥21.73kg/亩;常规区施尿素7.44kg/亩,复合肥21.27kg/亩。油菜施肥量为:配方区尿素5.43kg/亩,草木灰32.59 kg/亩,复合肥7.61kg/亩;常规区施尿素5.00kg/亩,草木灰31.90 kg/亩,复合肥6.38kg/亩。

(2)旱作土玉米施肥量为:配方区尿素6.75kg/亩,复合肥33.73 kg/亩,氯化钾6.25kg/亩;常规区尿素3.26kg/亩,复合肥31.31kg/亩。萝卜施肥量为:配方区尿素11.24kg/亩,常规区尿素8.77kg/亩。红薯施肥量为:配方区复合肥13.74kg/亩;常规区复合肥12.53kg/亩。

四、坚持农事记载

我县从生产第一季作物以来,一直坚持农事记载,从不间断。监测人员在每季作物和生产季节之前,安排好农用物资和该作物的监测实施方案,由农户具体操作、监测人员随时到田间检查和了解操作情况。搞好测产和收获工作。

猜你喜欢
农事施肥量复合肥
2022年7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2022年8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农事 处暑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农事 大寒
农事 惊蛰
2022年1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流翔高钙系列肥 新型液体复合肥
水果红薯无土高产栽培的最佳施肥量研究
省工棉2号最佳种植密度及最适施肥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