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
【摘 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推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一些后进生,他们在品行、情绪等方面的心理问题,阻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全面素质人才的培养。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使他们能够快乐成长,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后进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 素质教育既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的学习,又强调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后进生,他们普遍存在厌学、自卑、矛盾、逆反等心理障碍,有胆怯、自闭等心理健康问题,这些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建设良好的学风、校风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等都十分不利。
因此,我们要研究后进生的心理问题的成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做好后进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促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家庭和社会之中。
一、后进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一)后进生的成因
1.家庭因素:在一个家庭中,如果父母或长辈存在一些不良的嗜好、家庭成员存在矛盾,会导致青少年产生悲观、自卑等消极情绪,缺乏进取心而甘愿落后,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社会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的家长对子女要求不严,甚至不闻不问,导致部分学生厌学;社会上不良风气的滋扰,电子游戏机的诱惑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3.学校因素: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教学乏味、教师情感投入不够、忽略后进生,评价策略失当,不能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正面评价等,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学习。
4.个人因素:受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异,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大,自卑感强,缺乏自信心, 出现后进生。
由于家庭、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冷落等,后进生背负着比其他人更大的心理压力,没有学习兴趣,导致厌学心理;由于自信心不足,常犯错误、挨批评,产生自卑心理;一旦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自我责备,产生矛盾心理;由于心理阴影,不容别人忽视他们,消极情绪占了上风,容易产生对立情绪,产生逆反心理。
(二)后进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1.学校教育流于形式:有的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只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的配了心理咨询室,却没有真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家庭教育缺失:很多家长对孩子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有的棍棒教育,有的不管不顾,家长与孩子的感情逐渐疏远,后进生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自卑等心理问题。
3.社会教育失误:社会和家庭主要关注孩子的成绩和生活,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和情绪变化,心理健康教育得不到很好的关注和支持,更谈不上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了。
4.学生心理不足:后进生害怕失败,在失败后觉得已不如人,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等心理健康教育。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引导,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二、后进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挖掘潜能,促进后进生的健康发展
1.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后进生总是觉得低人一等,教师和家长要以平等和平常的心态看待他们,多跟他们交流,一起分析原因,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尊重了解他们的想法,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挖掘他们的潜能。
2.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要因材施教,真正关心后进生,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力。我们可以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让他们看到进步的希望;可以创造机会让他们在集体生活中挑战自我、在锻炼中完善自我。
3.赏识教育,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我们要善于观察、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赏识和信任他们,对他们多表扬、鼓励,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尽量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进行正面疏导,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敢说敢做,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消除他们的自卑感。
4.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后进生的兴趣,挖掘他们的潜能。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
(二)渗透情感,加强后进生的心理辅导
1.运用情感教育,偏爱后进生
法国教育学家卢梭说过:“用爱心去弥补才能,是胜过用才能去弥补爱心的。”后进生对学习往往存在恐惧心理,对自己缺乏自信,教师只有 “偏爱”后进生,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与了解,对他们寄以特殊期望,积极引导他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作用。
2.重视养成教育,培养好习惯
小学生可塑性大,对后进生进行养成教育,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他们有明确的目标。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习惯养成教育等,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增强上进心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
3.创造好的机会,展现自我。
小学生爱表现自我,渴望自己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赏识、同学的认可。我们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引导他们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给他们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三)沟通合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1.现阶段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情,我们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三维心理健康网络,协调教育和转化后进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2.学校可以创造良好的环境,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召开家长会专题讨论、成立家长学校等,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可以利用板报、网络、校园广播等方式进行社会宣传,让家长和社会更多地了解孩子,更高效地为后进生提供心理健康辅导。
“对后进生的教育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密切配合,关注每一位后进生的身心健康,善于发掘他们的优点和潜能,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他们,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蘇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J〕,第二版 教育出版社,1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