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借形想象”美术活动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017-06-20 15:23陈娟
东方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添画想象美术

陈娟

摘要:“借形想象”是美術教育的一个新理念,即通过对原有的画面内容进行想象、添画,从而产生另一种画面效果。“借形想象”颠覆了传统的幼儿美术教育形式,着重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适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在活动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创作工具材料和多种美术形式,鼓励幼儿即兴的联想和思考,使他们在无形中养成敢于创新、勇于冲破思维定势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借形想象;教学策略

“借形想象”,是指幼儿借助物体的外形或图形进行想象和创作的过程。它是以相关、相似、相对想象为基础的系列创意想象美术教学。借纯朴的一个图形、一个具体事物、一块色彩等,将创造想象融于一体,通过添画让孩子在绘画这个天地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他们独特的绘画语言描绘出富有童趣、情趣、乐趣的画卷。《指南》中提到:“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发现对幼儿开展“借形想象”美术活动,不仅充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大程度上也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教师如何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来组织“借形想象”的美术活动,使其发挥应有的教育价值,我们运用了以下几个策略。

一、借助游戏,引入“借形想象”创作活动

游戏化、情景化的导入活动是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为导入环节精心设置情景,使幼儿在生活化、趣味化的游戏情境中喜欢作画。小班《快乐的曲线》导入就是老师带领幼儿手持彩带,随音乐有节奏地舞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曲线,并引导幼儿边舞动彩带,边观察曲线。跳舞的彩带像你见过的什么?让幼儿和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联系(小虫、蛇、水……)。它是怎样动的呢?请小朋友画一下它是怎样动的好吗?教师记下幼儿画出的彩带的样子,随后引导幼儿和教师一样学着画这样的曲线,以达到练习的目的。最后在游戏“曲线找朋友”中让幼儿把曲线添画在缺少的动物身上或特定的场景中,慢慢地幼儿会发现这些曲线可以想到更多有趣好玩的东西,大大激发了想像的欲望。正是幼儿感觉到了创作的好玩、新奇、生动,才会很顺利的打开幼儿“借形想象”创作的大门。

二、贴近生活,挖掘“借形想象”创作材料

借形想象倡导通过与材料之间的互动,让幼儿在看看、想想、说说、画画的过程中,学会“借形想象”的方法。同时激发个体对材料的理解,创生思维、创生想象、创生灵感、创生新的形象。

1.借助已有物形想象、添画

在大班活动《彩色图案里的秘密》中,可先让幼儿在纸上随意的运用海绵、报纸球、水粉笔不同的材料在纸上涂抹出不同颜色的色块儿,接着让他们从不同角度或伙伴互换色块儿去观察想象。通过添画将这些普通的色块儿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接下来提几个发散性的问题:“你画的这个东西会有什么用,在哪里在干什么?”这样一来,幼儿在处理画面背景的时候就会更加有灵感,背景也会很生动,他们把作品取名为“开演唱会的小熊”“今天我毕业”“恐怖的海盗船”等等。实践证明在类似于这样的借形想象游戏中,让幼儿通过看看、想想、说说、画画的确有利于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2.借助具体物体展开想象、添画

生活中的各种自然风景、城市建筑、人文环境、甚至小到一个杯子、纽扣,都可能会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提供材料时,教师应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以及材料的可操作性,可以投放开放式的材料,如:废旧报纸、小家电、鞋子、锡箔纸等物品也可以提供一些名画,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创作。

三、联想创造,营造“借形想象”创作氛围

要想让孩子大胆的进行想象,需让孩子多了解一些形象,通过环境的创设、利用、再造,促进幼儿的发展。让幼儿在充满童趣的环境下,感到心境愉悦,对借形想象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1.一物多变---引导幼儿把原有画面场景转换为另一画面场景

大班幼儿学习书写名字时,他们对字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活动《我的名字真好玩》也随之生成了。先请幼儿在绘画纸上写下名字,将笔画延长,这时画面被分割成不同的块面。然后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借字想象,添画线条、色块,名字变成了一幅美丽的画!我们还在美工区引导幼儿尝试对古代汉字、英文字母、数字进行借“字”想象。甲骨文属于“象形文字”,比如“月”就像一个弯弯的月亮,“鱼”字有头有尾。这些有趣的古代汉字,让幼儿对于文字的书写很感兴趣,消除了学习书写的恐惧和枯燥感,大大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多物联想---引导幼儿将不相干的物通过相关想象进行串联。

在《有趣的故事》活动中,首先出示可爱的老鼠、一把尺、一双雨靴,引导幼儿把这三个不相干的物加以相关联想,并用一句或几句话来表述。虽然只给幼儿提供了三样东西,但是他们给出的答案却是多样的、生动有趣的。在作画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临摹所提供的三种物,然后把它们根据自己的联想合理地表现在纸上,最后添画合适的背景,以力求画面的完整性。

四、有效支持,丰富“借形想象”创作经验

在美术活动中,提倡幼儿尝试自主获得并建构经验,老师给以有效的策略支持尤为重要。不仅是开放的环境和创作空间,还要优化的教学策略,比如老师积极的关注、有效的引导和适度的支持,都可以促进幼儿获得更好地感知和发展。

1.有效提问,挖掘幼儿内心独特的发现

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孩子认识事物的特点,幼儿的内心世界和成人是完全不同的,它们代表着幼儿的经验、情感和想象,幼儿的内心世界常常无意识的流露于他们的画中。教师要熟悉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生活经验支持下进行有效提问,并留给幼儿一定的思考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体会到许多作品之中甚至作品之外的审美意蕴,快乐自如地表达自我的认知体验、自我的情绪情感,我们也才能够看到更多属于孩子自己的童画。

2.观察等待,促进幼儿自主创造和审美

幼儿借形想象的作品中所传递的信息,都代表着每个幼儿独有的特性、想象力、创造力,教师在观察幼儿作画的同时,要尊重幼儿的每一想法、每一笔,静心观察并找到正确的方法引导帮助幼儿更好的创造与发展。不急于给幼儿作品下定义,不急于让幼儿讲给同伴听,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幼儿表达和创作,让幼儿体验到作品完成时的成就感,就会听到幼儿表达内心独特的发现和美妙的情感。

正如《指南》中所说:“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应幼儿天性,走近幼儿心灵,提供有效支持策略,让幼儿敢于想象,乐于创造,让美的种子在幼儿园“借形想象”的美术教学活动中不断萌发、生长。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屠美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张琳.借鉴与表现相结合的幼儿美术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4]薛文彪. 《早期教育(美术版)》.2011.9

猜你喜欢
添画想象美术
快乐的想象
一生
美术篇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主题添画
主题添画
主题添画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