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武术在中小学普及的意义与作用

2017-06-20 15:19韦学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武术教育中小学

韦学

【摘 要】中国的武术发展到今天,有着自身特殊属性。在教育,健身,竞技和艺术观赏中都有着久远的发展历史了,武术不仅是国家文明的传承的一部分,也已经成为世界人民共同拥有的资源。但是中华武术虽然享誉世界,可是在我国却很少有人继承并且发扬中华武术这种情况亟待解决。我国中小学的武术教育,有待全面的普及。而作为武术教育的工作者也应该跟随时代的脚步。沿着新课改的方向,寻找出一套适合在中小学开展的武术教学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武术教育;中小学;意义与作用

一、武术教育在中小学课堂中普及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拥有着悠久的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而武术作为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的重要的瑰宝之一。它是传承特有的东方的文化精髓的载体,还是我国劳动人民用智慧创造出来的璀璨的文化结晶。中华武术自古以来都有它自己独特之处,是中国特有的标志,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复制的文化经典。中国的武术以内外兼修为最高境界,不倡导盲目的武力,而是倡导通过武术来使自身的思维品质达到一定的境界,还有强身健体的功能。当然修炼武术不仅能够修养身心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还能用来竞技比赛,必要时进行自我防卫,在练武过程中打磨心性陶冶自己的情操。因为我国的武术并不倡导攻击性,而是较为中庸的防卫为主,所以竞技比赛时讲究点到为止,习武之人只是互相切磋,并不伤害对方。总的来说在中小学进行武术教育的普及甚为关键,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大有益处的。中小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新一代继承人,有责任传承与发扬中华武术。而且这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诸多的好处。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许多家庭的生活条件都有显著的提高。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在食物方面孩子不会短缺,但是并不是说吃好喝好就能够让孩子在身体素质变好。现在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低于以前,所以学校中的武术教育至关重要。通过武术练习能磨练孩子心性增强他们的抗压能力,也能增强体质强壮体魄。所以不管是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哪个方面都能够有很好的助力作用。

二、注重武德培养,助力学生身心成长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华武术的精髓逐渐积淀成为一种武术文化。而武术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武术道德。纵观我国中华武术文化的发展可以发现,中华民族的武术文化与哲学相联系渗透。在武术修炼过程中,注重的是内外兼修,追求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在武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多加渗透武术道德的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的修养心性。这样武术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增强身体素质教育的手段,还可以传承武德使它成为一种精神上的教育手段。我们知道在无数的练习过程中学生要培养坚韧刻苦的精神,而习武者也要遵守礼、义、仁、孝等各种传统的美德。在刻苦的学习过程中,德育教育也在不断渗透,使得武术教学和德育相互融合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武术教学与德育的结合,在传统的武术教育中就有所体现。如今,普及到中小学的武术课堂教育中,更应将这一教学思想深入到教学活动中。这也正符合了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而且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中小学生的教育尤为重要,武德的培养不仅使学生培养更有责任感,吃苦耐劳,爱国守法等美好品质,而且学生的品质和身心都得到锻炼才能够使国家的未来更有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助力于学生的,精神和身体建设是我们当代教育者最应该重视的。

三、武术在中小学教育普及的意义

首先,武术能够培养中小学生坚韧自强不息的品质。正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武术练习者在练习过程中,要忍受严寒酷暑,经历百般折磨。中小学生的武术教育课堂中可以适当让学生吃一点苦来培养他们不屈于恶劣环境,自强不息的精神。再者,一般武术爱好者都具有正义感和过人的胆量。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有难度的动作,比如说翻滚,跳跃等动作,虽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学生在正确的指导和保护下练习会增加胆量,遇到危险时就不会不知所措,甚至可以做到从容不迫。还有就是在武术锻炼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可以适当讲一些学生们爱听的新闻报导、名人故事或者是歷史事件等与武术相关的爱国主义内容。比如李小龙凭借自己一身武艺和自创的咏春拳在好莱坞打拼出一片天地,走出国门为祖国争光,成为中国武术界的代表人物等。武术作为我国的文化精髓之一,中小学生应该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在武术教学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再者,中小学生的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适当的武术练习对于他们身体的柔韧素质有一定的锻炼,多数的武术学习中做一些动作对身体的柔软度有一定的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柔韧度是逐渐增强的,身体素质也会逐渐变好。在武术套路的学习中,各种各样有一定难度或者低难度的动作,比如说跳跃、平衡、屈身等,都对人的忍耐程度,爆发力和速度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中小学生如果系统地进行武术教育和武术练习,可以使身体的柔韧度、反应速度、肌肉力量还有灵敏度和耐力等各方面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升。比如说扎马步练习,长时间的静止的耐力训练,能够增强学生的耐力素质。教学生练拳的过程中,踢腿,出拳等也需要学生锻炼自己的肌肉力量来发力,从而发展身体各个部位力量素质。总之,学生的身体各方面素质都可以在武术学习中得到锻炼。

四、总结

中小学生作为祖国新一代的接班人,承担着传承中华文化建设美好新中国的重要使命。因此,增强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道德修养非常重要。在中小学这个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不稳定但是又很有可塑性的阶段。因此把握好这个阶段的武术教育尤为重要。而武术教育不仅能够培养中小学生的坚韧品质和爱国情怀,还能够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身体素质。武术教育的普及与良好应用可以说给中小学的精神建设和身体建设打下了非常良好的基础,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相关的教育,各级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广泛地普及中小学的武术教育课程,大力地推动武术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金亮.浅谈武术在中小学普及的意义与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9).

[2]陈金.浅谈武术在中小学普及的意义与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1).

[3]柏海平,陈金,贾红毅.浅谈武术在中小学普及的重要意义[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7,(4).

猜你喜欢
武术教育中小学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武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