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百香果高产栽植技术

2017-06-20 11:45杨艳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栽植无公害百香果

杨艳

摘 要:百香果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各种化合物,作为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水果,有着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从园地选择、品种选择、栽植管理、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无公害百香果高产栽植技术,以期加强百香果高产栽植技术推广,提高种植效益。

关键词:无公害;百香果;栽植;技术要点

百香果又名西番莲,是一种芳香可口的水果,有“果汁之王”的美誉。近年来,随着我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百香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为使百香果栽植技术规范化、标准化,笔者结合生产实践经验,阐述了适应我地区种植百香果的栽植技术要点,能够较大幅度提高百香果产量和品质,减少病虫危害率,實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无公害百香果栽植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一、园地选择

无公害百香果生产地应选在有良好生态环境区域,不受污染源影响,远离工厂等易产生水源污染、空气污染的地区;且园地应具有便利的水源,灌溉水质良好。选择平地或15°以下的坡地,向阳背风,耕作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中等或中等以上,土壤要肥沃,富含有机质。鉴于百香果作为一种藤本植物,需依赖棚架支撑方可正常生长,可在其生长过程中搭建长约2m的支架,棚架材料可选用铁线、木杆、石柱或水泥柱等。

二、品种选择

选择丰产性好、抗性强的品种。当前,国内种植百香果的品种主要是黄色、紫色和紫红色3种,紫红色百香果作为杂交品种,其品质最优,产量最高,自然授粉状态下着果率较高,且相比其余品种,营养含量较高,适宜广泛推广种植。

三、栽植管理

1.苗木要求:苗木根系发达,有3~5张完全叶,无损伤,无病虫害,无检疫性有害生物。

2.栽植时间:分为春植和秋植,春植在2-3月,秋植在8-9月。

3.栽植行向:小于10°的坡地栽植行为南北行向,大于或等于10°的坡地等高栽植。

4.栽植密度:栽植百香果应依据土壤肥沃度和施肥状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株行距为3m左右,每亩栽植约70株。

5.栽植方法:挖穴种植,穴长×宽×深=0.6m×0.6 m×0.5 m,栽植前15天,每穴施放腐熟农家肥10-20kg+钙镁磷肥0.5kg与土充分拌匀。栽植时将苗木放入穴中央,舒展根系,边填土边轻轻向上提苗、扶正、踏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填土后在树苗周围做直径40-60cm的树盘,浇足定根水,确保苗株生长发育。

四、肥水管理

1.施肥:

(1)幼树施肥。苗木定植成活后至新芽抽出开始追肥,每株兑水淋0.4%磷酸二铵,每隔一周施一次,连续施3次。在苗高60-80cm时,每株施15∶15∶15的复合肥0.1kg。施肥方式为距植株25cm浅沟施,沟宽18-20cm,深12-15cm。上架后,每株施15∶15∶15的复合肥0.15kg,施肥方式为距植株50cm沟施,沟宽18-20cm,深20-30cm。

(2)结果树施肥。每株产果25-30kg,每年每株施尿素0.2kg+15∶15∶15的复合肥1kg+0.3kg 50%硫酸钾。

(3) 追肥。①萌芽肥:整形修剪后至萌芽前10-15天,每株施尿素0.2kg。采用沟施,沟宽25-30cm,深15-20cm;②促花肥:在树萌芽后至开花前,每株施15∶15∶15的复合肥0.25kg。采用穴施,穴宽30-35cm,深20-25cm;③壮果肥:谢花后至幼果期,每株每次施15∶15∶15的复合肥0.25kg+0.1kg钾肥,于5月上旬、7月中旬以及9月中旬各施一次。采用穴施,穴宽30-35cm,深20-25cm;④根外追肥:花蕾期每亩喷施0.6kg 0.2%-0.3%硼酸;幼果期喷施0.2%硼酸+0.3%磷酸二氢钾60kg;⑤基肥:翌年1月上中旬,整形修剪前,每株施农家肥20kg。采用沟施,沟宽30-35cm,深25-30cm。

2.水分管理:百香果是浅根系植物,喜湿润怕干旱,但又忌积水,为此应首先开好排水沟,多雨季节或果园积水应及时排水,同时也应铺杂草保水;连续干旱20天以上或土壤田间持水量在60%以下,及时灌水。

五、整形修剪

在幼苗期间,应每隔7天进行抹芽,旨在促使主杆快速生长,一般讲腋芽去除,只保留主杆的顶芽;待顶芽生长至一定长度后需要助其搭在支架上,蔓长至1m时应注意保留2个侧芽,生长至2m时,应去掉顶芽保留2个侧芽;为确保果园空气流通,每年7月份应对生长密度较大的枝条进行修剪,以将垂地枝条去除。在果实采摘完后,应对侧蔓进行短剪,旨在促其快速生长。同时,在修剪时应把控好修剪的力度,防止因过度修剪导致主枝枯萎而亡。

此外,对于花果管理,一方面要及时疏除病害感染、虫害损伤、发育不良以及局部过密的花;另一方面应在每批花谢花后至1个月期间,及时疏去病害感染、虫害损伤、生长畸形的幼果。每条结果蔓留5-7个果。

六、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阈值,科学安全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草危害。

1.物理防治:用黄板诱杀蚜虫、粉虱、食蝇类,每亩使用黄板60-62块呈矩形阵列均匀布置于百香果栽植行,高度为栽培棚架高度的一半。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蝽类、蛾类,根据频振式杀虫灯的有效杀虫范围,保证杀虫范围能完全覆盖果园。

2.农业防治:栽培优质无病毒苗木;通过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控制负载、刈割杂草等措施保持树势健壮,提高抗病力;合理修剪,保证园内和树体内通风透光,恶化病虫草生长环境;剪除病虫枝果,减少病虫源,降低病虫基数。

3.生物防治:防治果蝇,使用果蝇诱捕器,在诱捕器的诱芯上滴3-5滴引诱剂及少许敌敌畏,于每年6月下旬挂入果园;防治蛾类害虫,在害虫产卵始盛期开始释放赤眼蜂,释放点要布点均匀,保证赤眼蜂遍布整个果园。

4.化学防治:(1)疫病。选用健康苗木,控制病害源头;发病初期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天喷1次,连续防治3-次。(2)茎基腐病。及时排水,避免积水;发病初期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3)花叶病毒病。使用无病毒苗木;及时防治传染媒介蚜虫;发病初期使用8%宁南霉素水剂喷雾。(4)蚜虫。用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连续2-3次。(5)象甲。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连续2-3次。(6)介壳虫。用2.5%溴氰菊酯20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连续2-3次。此外,采用人工方法或机械除草。树盘内结合浅耕人工清除杂草;树盘外采用机械或人工刈割方法割除杂草。

七、适时收获

通常在落果前10天,果实变色(未变色的果实不能采收)且稍有香味时适宜采收,或在地下拾新鲜落果(果实落地时间不能超过3天,避免果实长时间雨淋日晒,加快腐烂),如需长途运输则可在果实7-8成熟时即可采收。

猜你喜欢
栽植无公害百香果
落叶在跳舞
莫兰迪的夏天
五月的一抹新绿
蒋湘兰:百香果 香百家
试析雪松移栽技术与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