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基地的建设思路是实践活动开展的前提,是志愿服务实践活动能否、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的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同时需要实践基地、高校、志愿者三方的有机结合,并且根据分析所得的实践基地建设思路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对沈巷爱心小屋实践基地的研究讨论,使大学生志愿实践基地不断改善、调整、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社会实践 基地建设 大学生
作者简介:陈琦,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6.248
高校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更是必不可少的校外课堂。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能让学生自觉的将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合理消化实践结果,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进一步促进实践基地的进步。高校由校内相关部门指导下选取实践基地,通过把书本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大学生提升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服务热情,提高社会工作能力,帮助有困难人群解决问题。如何针对实践基地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是建设志愿服务实践基地的重要方面。因此,本研究小组以实践基地的具体发展状况为基础,以苏州市木渎村沈巷爱心小屋为例,研究讨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思路及对策。
一、建设思路
(一)聚焦社会热点,紧跟时代步伐
当今我国高校中良好的实践环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大学生志愿者日益高涨的实践热情,使实践基地建设道路不断的向着专业化、模式化、服务对象集中化方向发展,同时使得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2013年7月15日,苏州市体彩中心通过电视台栏目和苏州市红十字会的协调,向“朝晖爱心基金”爱心小屋项目捐赠20000元人民币,期望通过建立沈巷爱心小屋实践基地来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假期活动场所不足的问题。在苏州市,以爱心小屋命名的实践基地除了沈巷爱心小屋以外,分别在红庄社区、金阊街道、双塔街道、娄门街道四个地点同样设立了爱心小屋,但是只有沈巷的愛心小屋和红庄的爱心小屋在正常运行中,并发挥一定教育、帮助作用,其他的爱心小屋则由附近社区居委所运营掌管,实际上这些地点只是挂了爱心小屋的名义,工作内容与沈巷、红庄爱心小屋完全不同。纵观爱心小屋项目目前的发展状况,由于流动儿童父母的学历普遍较低,导致家庭教育缺失,流动儿童的学习情况堪忧,小屋的卫生条件和周围社区的居住环境较不理想,衍生出一系列问题,使得流动儿童无法得到良好、全面的帮助。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苏州市木渎区多外地人口,属于外来流动人口,相应产生大量流动儿童,大量的求学儿童没有充足的教育资源,大部分流动儿童课余时间待在家里,参加课外兴趣培训班的机会少,间接造成儿童成长心理单一乏味。这些孩子虽然身居城市,但由于与城市孩子生活水平不平等,使他们不自觉的处于城市边缘。多数孩子被歧视、轻视,自卑心理、自我保护意识、自我封闭意识由然产生,这也不难理解流动儿童多性格内向、低沉,不愿意与人交往,社交能力较低的原因。爱心小屋的建设就是为了给流动儿童提供一个免费的活动场所,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假期及日常所面临的活动场所短缺、无人照看、业余精神生活的匮乏、权益维护上的困难等问题。
(二)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沈巷爱心小屋自2013年建立至今,坚持与周围大学建立志愿合作关系,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志愿活动,引起社会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关注,借此引入更多资源,从而整体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例如在沈巷爱心小屋,时常有孩子们聚集参与兴趣活动,为不影响到爱心小屋的志愿活动正常进行,周围居民自发清理附近的生活垃圾,并将垃圾投放点改变了位置,改善了孩子们日常活动的卫生条件,整体提升了沈巷街道的环境。志愿活动这一项目作为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工作中的一部分,既可以加强校内学生与社会相关组织的联系,使得学生与学校周边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又可以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积累实践经验,有助于高校根据社会热点和大学生专业特色,实时调整完善实践活动,强化高校有关部门组织实践活动的能力,提出符合当今社会热点的新式建设思路。
实践基地的运行同时与组织者、参与者以及被服务对象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遵循着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精神的原则,以期调动大学生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热情,志愿者们秉持以人为本、广泛参与、协调合作的原则,发挥大学生志愿者在创建学习型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促使需要改进的实践基地获得良好的帮助和进步,同时拓展自身的社会实践空间、提升专业技能。所谓学习型实践活动,是对于高校、实践基地、志愿者三方而言,将大学生志愿服务这一活动作为一项提高实践活动档次、提升志愿者思想素质、增强大学生创新发展能力的项目来发展。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将作为当今大学生志愿活动实践基地建设的基本要点,不仅应该以人为本,更要将学习进步、拓展创新作为建设实践基地的内在追求。
二、对策研究——三方有机结合新模式
(一)高校、社区、志愿者三方面共同发力
高校与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沟通交流、全面协调的组织合作是改善实践基地的有效助力。目前全国各地高校提倡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向专业化、常态化方面发展,对大学生志愿者的要求不限专业、特长,有利于发挥大学生志愿者们精力旺盛、热情洋溢的优势。但是高校大学生年龄相对年轻、经验相对较少、辨别是非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相对较低,志愿活动难免受其影响,志愿成果不显著,与所期望的目标仍有差距。通过学校相关老师的指导和带领,可以减少志愿活动中不必要的失误,使志愿者们获得独立发展的机会。实践环境的好坏,与实践活动的成效有着紧密联系,高校为大学生提供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有利于进行良好的教育实践活动。
高校与实践基地方面进行长期稳定的志愿合作是改善实践基地的有力保障。高校应该仔细遴选适合的地理位置,深入调查了解被服务人群的需求,针对具体需求做具体策划,使得实践基地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合理利用周遭环境。与此同时,实践基地应该在已有的资源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针对性的开发新课程、项目,开放性的形成爱心小屋志愿服务独有的特色。苏州市木渎沈巷爱心小屋自2013正式运行开始,便与苏州科技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建立志愿合作关系,工作日以辅导爱心小屋的孩子们做作业为主,周末以开展课外活动为主,包括外出郊游、做手工等。这些活动从策划到实施需要志愿者的积极参与,有利于流动儿童们在闲暇时间保持身心愉悦的状态,增进友谊,体力与智力得到开拓和发展,弥补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缺少的关怀和帮助。
实践基地与志愿者之间的路程距离是制约时间活动效率的首要因素。爱心小屋志愿服务实践基地距离苏州科技大学天平校区约1公里,距离石湖校区约3公里,天平校区的志愿者们一年的出勤率相对较石湖校区高,空间上的优势更有助于志愿者们开展志愿活动。如果志愿者们需要跨省、跨市抵达某一志愿实践基地,那么该志愿活动的往返路程时间损耗会影响志愿者们的积极性,而距离相对合适的实践基地则可以为志愿者们节约往返时间。
(二)注重持续性,做到“劳”有所得、学有所获
志愿服务建设基地的维系,离不开实践基地、高校和志愿者三方的有机结合。
首先,志愿者们可以通过长期、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座谈,将志愿活动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整合分析,形成具体的可供其他志愿者参照的形式,帮助实践基地得到与时俱进的调整和改革。高校可以邀请志愿服务基地和相关专业的指导老师莅临实践基地,指导并且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通过开展表彰大会、联欢会、联谊比赛等志愿性文体活动的形式增进志愿者们与被服务对象的感情。
其次,高校可以开设相关专业,聘请志愿服务基地工作人员、校内外志愿者指导师担任大学生志愿者指导师,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有效的志愿实践活动,以计入额外学分模式鼓励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并通过更新微博、建立微信公众号等新形式呼吁热心群众关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例如沈巷爱心小屋引用志愿者打卡器APP,为每位志愿者记录志愿时长,使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的志愿者获得额外学分,同时为实践基地带来更多拓展和进步的空间,使得社会实践活动更加遵循创新开拓的原则。
最后,政府可以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鼓励实践基地的建设者和企业单位加入到实践基地的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他人、广泛参与、量力而行、协调合作的志愿服务原则,以期寻找到有利于实践基地、高校、志愿者三方有机结合的志愿服务实践基地新模式。
(三)因地制宜、各取所需相结合
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專业特色和理论特长,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团体的实际需求,志愿活动相应的分为不同的类型,使基地和实践活动参与者互惠互利、双向收益。例如教育教学类专业学生可以在实践基地开设英语、数学等教学课堂;食品类专业学生可以在实践基地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普及、食品安全监测等活动;法律类专业学生可以在实践基地开展法律知识普及或法律咨询等。在沈巷爱心小屋周围多外来务工人员,经济水平、生活水平不尽人意,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志愿者们以自身理论知识的优势可以帮助扩展孩子们的知识层面,有助于孩子们从社会百科、地理历史、哲学理论等领域全面发展。
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新的志愿服务基地不断地形成发展,个别服务基地也会逐渐丧失其服务功能。沈巷爱心小屋从自身出发,在不改变其志愿服务性质的前提下,与周边高校保持良好的志愿合作服务关系,坚持无偿与有偿相结合的模式,保证参与的志愿者得到路费补助,将爱心小屋志愿活动从公益实践基地向专业实践基地发展,做成苏州市品牌志愿活动,以此来吸引更多社会关注,构建出一个能为高校、实践基地、志愿者提供综合服务发展的平台。
当今高校、研究者们应当进一步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建设思路的重要性,明确其在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提高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意识,提升社会组织、企业单位对志愿活动的关注度,加强高校对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实践基地、高校、志愿者三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迈出三者有机结合的重大步伐。
参考文献:
[1]李秀美.关于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考.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9).
[2]薛然.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一代(下半月).2012(8).
[3]李帅英、曹秀芬、李玉灵.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中国林业教育.2011,29(1).
[4]杜鹏举.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华章.2009(12).
[5]王建、杨燕萍.高等院校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思路探索_以中国人民大学理科公共平台校内创新实践基地为例.中国大学教学.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