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文婷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摘 要: 积极心理学为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撑。当前一些高职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能力偏低;生活目标模糊,职业发展规划不清;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弱等不良心理品质。作者从高校教育者的角度提出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路径: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积极认知系统。
关键词: 积极心理品质 高职生 积极心理学
一、积极心理品质的基本概念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2000年Seligman《积极心理学导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积极心理学时代”的到来。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关注人的幸福、发展,培养人的积极品质。国内外学者从自己的研究角度对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品质进行界定,但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国内运用较广的是孟万金教授课题组提出的概念:积极心理品质是个体在先天的潜能和后天环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相对比较稳定的正向心理特质,这些特质影响和决定了个体在思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方式上的积极取向,从而为个体拥有幸福有成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1]。
积极心理品质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稳定性与可塑性。积极心理品质是个体在先天的潜能和后天环境教育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这种心理品质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短时间内较难更改。同时,积极心理品质可以通过个体积极体验、学校教育得到改变,具有可塑性。二是独特性与差异性。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因其先天潜能和成长环境的不同而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但只要得到发展的积极品质对个体的成长均具有积极意义。三是建设性与适应性。积极心理品质能够挖掘个体的潜能,促进个体成长,更好地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自我,获得积极体验,形成更多的积极心理品质。四是潜在性与内隐性。积极心理品质是一种内在的、独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受个体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加之外界刺激才会显现出来。积极心理品质的特征决定了教育者需要对其加以培养与挖掘。
二、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状况
高职生正处于青年中期,是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同时是生理迅速成熟而心理相对滞后的时期,这一时期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高职生在某种程度上是高考失利的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相比,高职生有其特殊的心理特征。结合已有学者的研究[2][3],我们认为一些高职生具有以下不良心理品质:
一是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能力偏弱。一些高职生学习成绩不理想,进入大学后,一方面中学时代那种外在的学习动机弱化,另一方面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的作用,没有树立学习意识,缺乏学习的内部动机。随着对大学生活的适应,就业所带来的压力,进入大学一段时间后,部分高职生希望学有所成,但长期对学习的忽视导致他们缺乏学习策略和学习技巧,对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情绪体验较差。
二是生活目标模糊,职业发展规划不清。一些高职生是在父母的压力下继续求学的,他们理想信念缺失,生活目标不明确,缺乏奋斗的动力。对自我的认识不完善,对所学专业的了解有限,对自我的发展缺乏清晰的认识,更缺乏对自我职业发展的有效规划。没有目标和规划的生活,没有方向,没有动力,容易产生迷茫、空虚等负性情绪。
三是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较弱。进入大学,空闲时间增多,教育管理方式相对于中学更民主、更自由,要求高职生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包括制定目标、制订计划、调整目标。但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大学开放式的管理让高职生过多接触社会,浮躁的社会带给高职生更多的诱惑,不具备一定的意志力很难坚持不懈,实现目标。
三、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必要性
高职生既有作为普通大学生所面临的来自学习、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又有其自身因素带来的特定压力,这些压力的累计影响着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
1.培养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是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
积极心理学改变传统心理学过度关注缺点与问题的观念,倡导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主张关注学生的积极力量,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个体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了解自我、悦纳自我,善待他人,同时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在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自我成长、自我完善。高职教育的目标,一方面是教给学生知识、技能,另一方面是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自我实现。
2.培养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是提升高职生幸福感的主要保障。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4]一些学者認同“教育应以幸福为目的”[5]-[6]这一观点。幸福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它是在个体对自身的生活状态和周围环境的认知与评价过程中产生的[7]。具备积极心理品质的个体更容易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保持自信、乐观、好学的积极情绪,更好地挖掘创造性潜能,获得幸福感;具备积极心理品质的个体在遇到问题和挫折时积极面对,更好地处理和分析问题,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获得幸福感;具备积极心理品质的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更好地融入群体,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社会认同感,增强幸福感。
3.培养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是创建幸福校园、幸福社会的内在需要。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2011年“幸福指数”成为两会的焦点话题,建设“幸福中国”、“让人民幸福”成为政府当前的重要课题。幸福校园、幸福社会的建设必须落实到每一个个体,只有校园中的每一位学生都幸福,社会中的每一位公民都幸福,才能有效促进幸福校园、幸福社会的建立。培养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规范,推进幸福校园、幸福社会的建设,反过来,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形成良性循环。
四、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路径
1.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一是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树立积极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欣赏和挖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挖掘学生的潜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二是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良好的校风、学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良性引导作用,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三是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宽敞明亮的教室、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精密的仪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利于身心健康。四是举办积极向上的校园活动。校园活动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是重要的教育阵地。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活动,既能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又能强化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
2.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
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个体潜能与后天环境教育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需要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支持,良好的社会支持是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有效保障。高校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过程中,在整合校内优质资源的基础上,还要整合校外优质资源,除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外,还必须加强与社会组织和学生家庭的交流与合作,寻求社会和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积极作用。作为社会组织和学生家庭,应主动承担责任,为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氛围,形成教育合力。一方面,各级社会组织应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为和谐社会、幸福社会的建设而努力。另一方面,家庭要积极主动与学校联系,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应提升自我素养,为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提供榜样。
3.引导学生构建积极认知系统。
积极的认知系统包括对自我的认知、对他人的认知和对环境的认知。积极的认知系统有利于高职生客观公正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和客观环境。一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又要面对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还要接受自己的不足之处,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二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他人。学会尊重与包容,学会竞争与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三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环境。理性客观地看待客观环境,避免灾难性思维、片面化思维,学会用积极乐观的心态解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从而获得更多的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新波.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数据库建设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2010(4):90-94.
[2]王晓慧.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状况分析[J].职教通讯,2016(31):72-76.
[3]乾润梅.高职女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初探[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134-136.
[4]郑文越.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13.
[5]Nel Noddings. Happiness and Education[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6]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陈葳.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重要性及其有效途径[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5(3):17-20.
基金項目:益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成果(编号:2016YS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