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要引导学生善于探究

2017-06-20 19:34周昕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资源探究活动

周昕

【摘要】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要能创设适合探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操作、调查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新知识、新技能并且在情感与态度上有新的发展.探究性学习具有较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和参与性,对学生的要求更高,所以一直是课堂教学的弱点!我们要努力改变这种现状,寻求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

【关键词】课堂;探究;活动;资源

一、树立信心,鼓励参与

信心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信心也直接决定了学习的兴趣.小学数学教学要想让学生长知识增智慧,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必须把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作为教学的要素来考量.小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兴趣,才会产生内驱力,然后,愉快地參与探究,逐渐增强乐于研究的欲望,不再把数学符号、运算、公式等知识当成枯燥的学习和沉重负担,自然演变成主动探求的内心需求.多让学生参与活动,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这样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提高了学习能力.

首先,要多“做”,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传统教学教师“讲”数学,学生“听”数学,教师讲得越多,学生就做得越少.长此以往,学生体验和实践少,信心慢慢就跟着丧失了!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抽象思维还很差,他们认识新知识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要求具有形象性,更应该让他们多尝试多锻炼.例如,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我们主要让学生通过测量、拼摆、折叠等操作,认识图形的基本特征.这样学生乐于参与到活动中,对所学知识就能掌握牢固;再如,20以内进位加法,给学生提供小棒、十格纸等学具,让他们完成“凑十”,让其愉快动手、动脑,从而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其次,要体验成功,这是树立信心的必要条件.不管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任何一次的成功体验都是一份财富,都能在内心里产生巨大的推动力!特别是小学生,教师的鼓励和赞扬,就能激起他们产生积极探究的欲望,就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为了多让学生能体验成功,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很重要,设计要求高了,学生失败得多,设计要求低了又不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所以要有合适的探究知识的台阶,循序渐进地组织好探究活动.例如,自主提问题的练习题:红苹果有4个,青苹果比红苹果多6个?这道题目即使是学困生也能提一个最简单的问题(青苹果有多少个?).我把机会先给一些学困生,鼓励其他人对其进行评价.在得到同学和教师的肯定后,他们开心,增强了自信.

二、和谐课堂,利于探究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课堂不是孤立存在的,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根本谈不上好的教学,更说不上探究的成功了!我们应该承认,目前课改虽然进行多年,但是师生的相处依然是“师尊生卑”,教学依然是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参与的现象也较普遍.因此,教师要真诚地营造和谐氛围,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人格,决不夹杂任何个人偏见,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决不冷嘲热讽.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平等和谐的课堂,才能使学生主动、大胆地去探究实践.

首先,要让学生“敢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营造自由的学习环境,就是为了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大胆猜测.教师要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博采众长,要有宽阔的胸襟、高远的视野,要能保护好学困生的学习信心.比如,教学“找规律”时,为了营造良好气氛,我用课件创设了一个生活场景,让学生手拉手在教室跳起圆圈舞,之后再提出问题:“我们跳舞时是怎样排队的?”“教室时的小旗子是怎样排列的?”……让学生自由讨论.学生都能热情地参与,接着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样探究的氛围就渐渐形成.有时其他同学的评论等也能启发学生提出新问题,这样就进入了良性循环,学生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其次,要让学生“敢做”.一个友好的合作平台很重要,学生敢不敢动手,动手到什么程度,都与合作的平台息息相关.合作的氛围还没建成,学生的情绪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还未形成,如果仓促让学生探究,这样的合作探究只会带来疲倦,这样的学习也是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演变成学习的沉重负担.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前要适时地打造好交流平台,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比如,“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我拿了3根木棒和一些小方格,通过一些动画展示,继而让学生也动手摆放三角形和小方格,主要目的是为后面的面积公式做铺垫,接着提出学习的目标:“你们会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吗?”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这样拉近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距离,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三、正视挫折,展示过程

探究未知世界,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会经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所以学生学习数学,不仅仅只是要尝试成功,也应该让他们面对失败,让学生了解探究是艰辛的,任何的成功都是要付出辛勤汗水才能获得的,不是有句歌词说: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面对失败,教师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协助学生分析错误,找出失败的原因,从而再寻求新的成功之路.教师不要包揽一切,不要剥夺学生思考的权利.我们要坚信让学生经历一番磨难之后再找到真经,这是探究性学习的宝贵财富,走了几次弯道,这样做是值得的!

面对失败,我们要认真分析,反思过程的错误和漏洞所在.教师要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剖析错误原因,在这一过程中寻求新出路.解决问题不只是为了求出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总结探究的过程,让思维升华,对事物的认识也有新进展.例如,探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学生多数探究失败.为了避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会应用旧知识进行探索,终于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一个长方形,获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还有部分学生出现了把四边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来思考的……

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重要性,这给师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留下了更广阔的思考与发展空间,愿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越来越顺利!

猜你喜欢
资源探究活动
“六小”活动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活动随手拍”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