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楚
(扬州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
摘 要: 陈默先生所著的《口述史学研究:多学科视角》一书从档案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重视角讨论口述史学问题,指出口述历史需从上述诸学科中学习方法与经验,接受多学科的检测鉴定,进而为上述学科研究提供新资源和新路径。通过阅讀这本书,作者对口述历史学概念、口述历史价值有了新的理解,对个人记忆的价值、人类个体记忆库的潜力有了新的认识,也对多学科与口述史学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体会。
关键词: 口述史学 多学科 教学价值
口述史学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荷马史诗、希罗多德的《历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时至今日,无论是历史还是档案专业的研究学者都将口述史材料作为一种极其珍贵的一手史料或档案。随着口述历史逐步得到重视及口述史实践逐渐增多,一批与口述历史项目相关的成果相继出版,包括陈默老师在2013年根据自己参与的“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项目”所编写的《口述历史门径》。这类成果更像一本口述史的工具书,指导读者“可以这样做”,偏重于方法指导。而两年后陈默老师的这本《口述史学研究:多学科视角》则与前者不同,从档案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语言学、教育学等多重视角讨论口述史学问题,指出口述历史须从上述诸学科中学习方法与经验,接受多学科检测与鉴定,进而为上述学科研究提供新资源和新路径。作者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在经验与逻辑的基础上构建口述史学的学科专业理论,使口述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只是一种研究方法、一种辅助工具,抑或某个学科的附庸。
这本书由一系列专题论文组成,但作者在研究开始时便已形成一个大致的整体构想,随后按照各个专题去做,最后才集结成书。因此整本书的脉络比较清晰,分为口述历史与档案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七个章节,与书名中“多学科视角”相呼应,令人一目了然。同时,这本书的各章节紧紧围绕主题进行研究与讨论,使整本书既不偏离主题,又使作者拥有更充足的时间与精力投入每个章节,丰富研究内容,拓宽研究视野。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笔者主要有以下收获:
一、对口述史学概念、口述历史价值的新理解
读这本书之前,口述历史的概念在笔者心中一直是模糊的,它到底是一种研究方法,还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抑或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该书引言便从口述历史的实践活动、课程设置、价值潜力等三个方面澄清有关口述史学的概念误解,并且认为口述史学是一门研究口述历史本身的独立学科,是一门跨学科的新学科。
首先,作者认为口述历史实践活动广泛分布在社会学、文学、新闻学等诸多领域,而口述历史实践也需要来自多个学科的专家或者学者。这一点笔者深有体会,在之前参与的口述历史项目中,笔者发现仅仅依靠档案专业的老师与学生是远远不够的。例如仅以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口述音频、视频资源进行后期整理就非常吃力,即使完成了任务也很难保证较高的质量。因此,在口述史项目中,我们需要一个拥有多学科专业知识的团队,这样才能保证口述史项目的效率与质量。
其次,作者对若在大学里开设口述史学专业学科,需要开设哪些课程进行了设想。例如需要新闻学的采访技巧,社会学的社会调查和统计方法,档案馆的编目与保管方法等。笔者认为作者对口述史学学科理论的设想与设计,虽然还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需要多种学术研究典范案例的验证,但实质上这种设想是从实践出发,紧密结合口述史实践活动中的实际需求,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与可行性的。
最后,作者还对口述历史的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口述历史除了历史学价值以外,还具有社会学、心理学和人学等价值。的确,现在大多口述历史项目的实践目的是收集新史料,弥补传统档案史料的空白、残缺和不足,例如笔者所参与的“昆山之路”口述历史项目是出于地方编史修志的目的。其实口述历史还具有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价值,例如口述历史中令历史学家头痛的不真实信息,其实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学价值。因为无论是出于某种利害关系而形成的还是由于个人“角色扮演”造成的不真实记忆或表述都是一种社会心理信息,都具有社会信息价值,值得社会学家研究。
二、对个人记忆的价值、人类个体记忆库的潜力的新认识
作者认为口述历史其实是采访人对受访者个人记忆的挖掘和记录。个人记忆除了提供公共历史信息之外,还能提供个人生活、情感经历、社会关系乃至记忆方式、表述方式等多方面人类生活数据与信息,是包括历史信息在内的广义的人文资源,是尚未被认知、未被勘探、未经确认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笔者认为作者对于个人记忆价值与地位的再次着重强调其实是由于目前口述历史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口述历史存在“精英化”的极端,历史是要人和名人的历史,而非普通人的历史,这种精英化的历史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无论是采访者还是受访者都会自然地、本能地认为普通人只能成为无名化的“沉默的大多数”。的确,在一些口述历史项目中,有的受访人觉得自己并非重要人物,也未做过什么要事,因此没有采访价值而拒绝采访。第二,在有些口述历史的后期整理分析利用过程中,操作者会对其严加控制,有时候过于窄化,从而使口述史形态面目全非。例如唐德刚先生撰写的《李宗仁回忆录》便将李宗仁所说的凡是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全给他“箍”掉了,再就可靠的史料进行改写补充。第三,口述历史研究缺少人性角度。每一份个人记忆其实都是一份独一无二的人性档案,而目前口述历史研究很难在事迹和心迹中找到平衡点,忽视来自受访者内心的声音。
虽然能够理解作者的用心,但是怎样在口述历史实践中寻找适合的受访者,怎样使得口述历史的叙述方式更加合理,怎样使得对口述历史的分析更为全面?作者提出一个人类个体记忆库的概念。无疑,这个概念是美好的,口述历史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无论是历史名人还是普通个体的生平记忆都可以采集、收藏,这些记忆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但我第一眼看到这个概念时,出于档案学的基本知识,便觉得这个概念虽然很美好但是很遥远,也很难实现,因为将会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即使相比而言数量少得多的档案材料,虽然国家、学界一直在强调档案电子化,但目前大多档案还是实行“双份制”,不能完全抛弃纸质载体。所以即使我们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科学技术也在迅速发展,但人类个体数据库的建立仍任重且道远。当然,作者提出这个概念,更多的是对人类个体记忆的多学科资源价值的强调。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做好这些资源的积累,留待后人去开发。
三、对多学科与口述史学之间关系的新体会
看到书名时,笔者便从自己的知识层次上猜想了这本书要讲述的大概内容,觉得无外乎是分析各个学科在口述史学中发挥的作用,或者从各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借鉴经验研究口述史学。但是通过阅读,笔者发现其实这只是一个层面。作者提到除了利用这些学科的学习方法与经验,接受这些学科的检测鉴定之外,还提出口述史学,进而为这些学科研究提供新资源和新路径,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口述历史与教育学”。人类的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历史悠久得多,每个人都从自己的父母长辈那里听到过家族的历史、父母的人生故事、工作生活经验等,这种自然形态的口述历史影响个体成长,是一种最自然、最重要的教育方式。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种家庭长辈喋喋不休的讲述,其实是人类史上延绵不断的口述传承,这种传承大多数随风而逝,只有极少数被后人记录下来。所以我们将口述历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既可使家风得以传承,又可为教育学家提供相关可挖掘资源。另外,将口述历史引入中小学,成为把学童的个人活动与社会生活连接起来的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式,既可培养锻炼其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又可培养锻炼其倾听观察能力。总之,通过联姻,口述史学与其他学科可以共同进步与发展。
这三个方面其实是这本书的重点,该书从口述历史的概念、价值、人类个人记忆库的可行性说明口述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口述历史的实践、学科建设、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说明口述史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问,多视角分析对口述史学的地位提升与未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同时使笔者对口述史学的学科价值、地位有了更深的认识。由于涉及多学科视角,书中每一章写作对于作者而言几乎都属于“越界飞行”,作者怀着对口述历史的热情与期许,从口述历史实践出发,阅读了大量各学科相关书籍,请教了国内外各学科专家,花费了相当大的工夫。
非洲諺语说道:“一个老人去世,如同一座图书馆被毁灭。”记忆是我们的内聚力,是我们的理性,是我们的情感,是我们的财产,然而忙碌生活中的我们大多会习惯性地慢慢遗忘这些记忆。历史学家汤比因说过:“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思想,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辩护。”我们需要抗拒遗忘,而口述史学正是一条可以有效帮助我们抗拒遗忘的求知路径。作为历史研究生,在口述历史的道路上经常会遇到伪、误、虚、隐等各种“罗生门”现象,或许新时代的我们可以转换思路,在口述历史研究中融合多学科元素,增加人性维度,从而更好地保护珍贵的口述历史资源,更好地了解与理解人类的历史记忆。
参考文献:
[1]陈默.口述史学研究:多学科视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