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2017-06-20 14:09任丽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36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任丽娟

【摘要】 目的 分析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对象, 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2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方式治疗, 实验组在传统治疗的同时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3 d后, 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心率(HR)和血气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气改善时间(39.16±7.15)h、住院时间(16.65±5.62)d, 对照组血气改善时间(110.82±12.74)h、住院时间(22.78±5.94)d, 实验组血气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0%, 明显高于实验组的8.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 能有效实现肺泡同期支持, 对氧合功能进行有效维持和改善, 对呼吸肌疲劳进行有效缓解, 同时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无创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6.039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呼吸衰竭主要是因为各种阻塞性、限制性呼吸系统疾病、中枢驱动下降而引起呼吸肌疲劳, 进而导致进行性氧合功能和肺换气功能障碍[1-4]。机械通气是指通过机械来对患者实施辅助通气, 进而实现纠正、改善、维持患者氧合和通气的治疗方式。在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 机械通气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在抢救危急重症患者时, 机械通气的地位非常重要[5-7]。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机械通气模式也在不断转变, 无创机械通气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研究主要分析了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现做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本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50例, 全部患者均满足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2002年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8]。X线片检查结果表明存在显著的支气管-肺部感染征, 伴粘稠黄浓痰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上升, 体温>38℃,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00个/mm3。全部50例患者中, 男、女分别为32、18例, 年龄45~81岁, 平均年龄(64.1±6.3)岁;病程8~32年, 平均病程(19.1±5.8)年。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25例。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方式治疗:祛痰、平喘、抗感染、营养支持、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水电解质紊乱等。实验组患者则在传统治疗的同时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首先应对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参数进行合理设置, 选择S/T工作模式。吸气压、呼气压的初始值分别设置为6~8 cm H2O

(1 cm H2O=0.098 kPa)、4 cm H2O。结合患者的耐受程度、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和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 每隔0.5~2.0 h对参数进行1次调整, 将通气时间逐渐延长或者将吸气压逐渐上调到10~25 cm H2O, 平均上调(14.1±1.8)cm H2O, 呼气压从2.0~5.0 cm H2O开始, 平均呼气压(3.1±1.4)cm H2O。呼吸机的使用频率为2~3次/d, 2~5 h/次, 每天累计使用时间应≥8 h。结合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结果来及时调整吸入氧流量。在患者病情改善后, 应对参数进行合理下调, 让通气治疗时间缩短, 直到彻底撤机。

1. 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3 d后的R、HR、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pH值]进行观察比较。并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血气改善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R、HR及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3 d后, 两组患者R、HR、PaO2、PaCO2及pH值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血气改善时间比较 实验组血气改善时间(39.16±7.15)h、住院时间(16.65±5.62)d, 对照组血气改善时间(110.82±12.74)h、住院时间(22.78±5.94)d, 实验组血气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 发生8例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32.0%(8/25);实验组患者中, 发生2例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8.0%(2/2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 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虽然呼吸支持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进步, 但是急性呼吸衰竭依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临床中在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时, 不仅需要治疗原发病, 同时还需要支持脏器功能, 特别是呼吸支持尤为关键[9, 10]。无创通气是指在对患者进行辅助机械通气时, 不需要建立有创人工呼吸道。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其发展也非常快。临床中常用的无创通气治疗包括经口鼻面罩机械通气、膈肌起搏、高频胸壁振荡通气以及体外负压通气等。应用无创通气治疗能让患者的自主呼吸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患者能自主决定吸气时间长短和呼吸频率, 并由支持压力水平和患者努力程度来共同决定潮气量。

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能及早干预不适合采用有创通气治療的轻型呼吸功能不全患者, 能对机械通气的内涵进行有效拓展。除此之外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能有效解决部分原来需要进行有创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 能实施替代治疗, 让间歇正压通气及其并发症有效减少[11-15]。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 治疗3 d后, 两组患者的R、HR和血气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气改善时间(39.16±7.15)h、住院时间(16.65±5.62)d, 对照组血气改善时间(110.82±12.74)h、住院时间(22.78±5.94)d, 实验组血气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0%, 明显高于实验组的8.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 选择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 能有效实现肺泡同期支持, 对氧合功能进行有效维持和改善, 对呼吸肌疲劳进行有效缓解, 同时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秦北宁, 宋永辉, 刘新颖, 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25(4):849-850.

[2] 徐小雅, 江美芳, 王永生, 等.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四川医学, 2013, 34(7):1099-1101.

[3] 陈军, 杨祥. 无创呼吸机在早期中枢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 2014(25):235-236.

[4] 庄卓, 周茂森. 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所致中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4):70-71.

[5] 庄育田, 王延玲, 白士先, 等. 早期有创机械通气对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缺氧改善及预后的影响. 中国综合临床, 2013, 29(2):128-131.

[6] 龙晓莉, 王永红, 卢卫琴, 等. 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对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合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中国老年学, 2015, 35(1):1-2.

[7] 高珣. 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氧合的影响. 河北医科大学, 2015.

[8] 罗先海, 陈万. 改良GCS≥10分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重庆医学, 2016, 45(10):1381-1383.

[9] 昝国欣. NIPPV治疗AECOPD呼吸衰竭并意识障碍的临床研究.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 22(8):1094-1096.

[10] 余开颜, 祝敏芳, 李赛琪, 等.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5(5):306-308.

[11] 卜凡双. 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研究. 医药前沿, 2013(32):254.

[12] 赵凤芹, 谭平, 关丽. 无创机械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 中国老年学, 2010, 30(20):2905-2907.

[13] 王世波.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医学综述, 2010, 16(15):2394-2395.

[14] 悦云. 纤维支气管镜对机械通气治疗 COPD 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中国急救医学, 2015(4):355-358.

[15] 梁智雄, 胡松, 罗琳.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研究.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0, 16(6):306-307.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