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方+潘虹+邢凯
摘要:微课是当前科技发展形势下新兴的一种教学方式,收到了大量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因此,本文对微课进行研究,将微课应用到基因工程课程中,探索微课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模式,目的在于提高基因工程的教学质量,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微课;基因工程;应用
随着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微时代”的到来给教育领域带来巨大冲击,“微课”逐渐兴起并成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带动了教学模式的转变。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左右时间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因此,针对微课的研究和开发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诞生的生命科学的前沿,它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进行操作,其内容丰富、理论性强、实验操作条件高,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习内容比较抽象、定义比较多,所学习的内容大多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由于仪器设备、实验室条件以及课时数的限制,不能够给学生准备大量的实验理解消化所学的知识,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不能充分理解所学的知识,考试大多靠死记硬背,缺乏运用的灵活性。因此,针对基因工程课程开发一系列时间短,针对某些定义、抽象知识点或者实验操作的微课程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理解所学的知识,为知识的灵活运用打下基础[1,2]。
1 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1.1 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最早提出的[3]。他认为,微课(Micro-lecture)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基于某个简要明确的主题或关键概念为教学内容,通过声频或视频音像录制的60秒课程[4]。微课的5个环节是: 给出教学核心概念;写出15~30s的介绍和总结;录制长为1~3min 的视频;设计引导学生阅读或探索课后任务;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5]。
2011年胡铁生在国内首先提出“微课”的概念,他认为“微课程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胡铁生通过对微课程资源库的设计开发以及一系列的实践研究,总结微课程的特征包括:“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景真实;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半结构化,易于扩充”。
1.2 微课的特点
微课具有“短、小、趣、精”等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2)资源容量较小: 微课的容量小, 符合当下数码产品播放视频的宽带和速度;微课的选题小, 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某道习题或某个学习环节进行讲解。
(3)趣味创作: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而不是去验证理论、推演理论,所以,决定了研发内容一定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4) 精心设计:因为时间短,所以微课中的每一分钟甚至是每一秒钟都要经过精心设计,实际必须精致、紧凑。
2 微课教学模式在基因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基因工程主要任务是了解基因操作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常用的方法,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基因克隆载体,目的基因的制备与分离,重组DNA分子的构建、导入及重组子的筛选,克隆基因的表达与检测,基因工程的应用等方面,通过对本专业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基因工程,掌握研究和基因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术,并能应用基因工程的理论知识去从事相应的科学研究工作,分析和解决相关的问题。但是由于基因工程是从分子水平上对生命复杂现象的认识和操作,内容丰富、理论性强、实验操作条件高、内容抽象,学生学习起来常常觉得枯燥无味,所以改革教学方法,将以往的“ 填鸭式”变为新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国内外已将微课融入了日常教学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微课在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研究非常少,作为高校教师,加强研究和探索微课再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对提高教学质量有著重要的意义。
3 微课教学模式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步骤
3.1 了解学生的需求
对于教学改革来说,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针对性地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所以在基因工程教学中,要了解学生难以掌握或感兴趣的知识点,包括定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术,有针对性地进行拍摄。如: DNA 体外重组实验、PCR 技术及PCR的过程、重组子的筛选等,让学生通过视频来提升学习的兴趣。
3.2 微课在基因工程课程中的应用
确定好教学主题后,围绕一个知识点,制作5-10分钟的微课的教学课件,将制作好的微视频应用到理论教学中,让每一位课堂中的学生都融入到微课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并针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对微课内容进行调整。
4 结语
微课模式的开发与应用,改变了原有枯燥、“ 填鸭 ”式 的教学课堂模式,促进信息技术基因工程课程的深度融合,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成为未来教学的一种新趋势,为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阚劲松,张敏,蔡敬民,等.《基因工程》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生物学杂志,2003,20(6):62-63.
[2]杨吉成.面向21世纪尽快开设基因工程高等教育课[J].生物学杂志,1999,16(2):36-37.
[3]郭绍青,杨滨.高校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98-103.
[4] Educause. 7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Microlecture [EB/OL]. http://www.educause.edu/library/resources/7-things -you-shouldknow-about-microlectures,2013-04-12.
[5]Shieh D. 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 [J].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09, 55(26):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