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月平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花朵,培养德才兼备的青少年是我国初等教育的目标与方向。小学作为我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质的前沿阵地,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小学阶段是良好道德品质养成的重要阶段,小学的德育工作放在未成年人的教育的首要地位。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分析了我国小学德育工作管理的现状,根据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五华小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关于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基本方法和对策。
小学德育工作现状问题的分析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素质如何,尤其是思想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较发达的珠三角地区面临着一些状况。第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少年儿童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国际上一些不符合我国道德主流要求的价值观也在对我国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第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同时,一些领域道德缺失,腐朽的社会现象也给少年儿童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第三,家长育子观中,对孩子的学习成绩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孩子做人教育的重视程度,导致家庭对孩子思想道德教育缺失。第四,学校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审视学校德育工作,在已取得了一些德育工作经验和德育工作成绩的同时,仍存在着德育工作的五种“怪”现象:一是在德育工作方面学校孤军奋战,家庭、社会与学校未达到有机融合;二是道德要求游浮于少年儿童认识水平实际;三是德育形式化、统一化,处于少年儿童心理情感之外;四是指德育内容远离于少年儿童生活实际;五是德育工作的视角成人化,脱离儿童的思维水平。
要加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在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德育上,以德育的主战场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为抓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德育的规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教育。德育和其他事物一样,是有规律可循的,但这个规律不是简单的函数关系,不能用一个或几个公式表示。德育的规律涉及到主观与客观、外因与内因、传统与时代、顺序与阶段、前进与反复、差异与可塑、教师与家长、家庭与社会、途径与方法等多种复杂关系的影响。笔者认为要解决德育的实效性,必须把认清学生特点与影响德育的诸多因素结合起来思考和实践,并从中找出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切入点、立足点和着力点。
小学德育工作就是要为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达到这一目的,教育者应当根据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形成规律和身心特点,关注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學生实际;从分析少年儿童的生活世界入手,研究少年儿童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符合少年儿童的认识水平,符合少年儿童的思维方式,符合少年儿童知情意行的范畴,符合少年儿童生活实际;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校外各种课程资源,挖掘德育资源的潜力,进行道德教育。强调将道德教育深深地扎根于儿童生活的土壤,让德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连,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最终达到促进学生道德的知情意行相统一的目的。
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方法
以家庭教育为抓手,提高德育实效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知——让家长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事实上,家长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品学兼优,办事能力强,更希望他们健康成长。这些想法与学校德育工作目标相一致,学校只要在教育活动中与家长们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就可以避免出现“双方目的相同而手段各异,造成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最终收效甚微”的现象。为了让家长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了解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的基础上,利用家长座谈会向家长介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与学生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同时也使家长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使家长在思想上真正与学校取得共识,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工作。同时还要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在学生与家长的交流中,家长对子女的爱也将融入其中,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
二是助——请家长参与和协助学校的德育活动。在具体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调动家长们积极参与和协助的重要性,要正确地引导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巨大潜力。第一,为适应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可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与家长共同做好学生德育工作。首先,请家长到校参加观摩活动,让家长们在观看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子女的优缺点,从而引起重视,增强育人的责任感。学校可通过各种比赛和学生动手操作竞赛,吸引家长。通过比较,家长们找到了差距,懂得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世界的竞争很激烈”和“山外有山”的道理,认识到必须教给孩子生存的本领、独立的能力。其次,教师与家长彼此之间的接触,有利于在教育方法上取得共识,形成合力。教师和家长可以借活动的机会交流学生在校和在家的表现,相互沟通,共同为下一步的健康成长、为教育的成功创造条件。第二,通过家访活动,让学校德育走入家庭。学校发动教师定期进行家访活动,使学校的教育要求为学生家长所了解。通过家长督促、学校检查,促进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提高。同时充分发挥家长的特长,让学生在不同的家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开阔视野,锻炼能力。第三,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可以成立义务服务队为敬老院打扫卫生,为孤寡老人服务;学校也可以开展希望工程活动,发动师生为贫困灾区捐款捐物,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互助精神。
以活动为载体,突出德育时效 一是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各年级开展以“关爱与责任”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要求学生从最基本做起,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师长、感恩他人。做到在家孝敬父母、孝敬前辈、孝敬老人、文明礼貌;在校尊敬老师、友爱同学、行为规范、遵规守纪;在社会遵守公德、遵纪守法、尊老敬贤、关爱社会、爱护自然。各班把感恩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点来开展,主题班会唱响“感恩的心”。二是围绕创建四星工作,大力开展校园环境建设活动。大力加强学校“三风”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推进平安和谐校园建设。三是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让学生接受长征精神的教育、爱国爱乡的教育。
以“四项教育”为重点,优化德育内容 一是民族精神教育。首先加强以弘扬民族精神为内涵的校园文化建设,其次是在九月份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知法守法读书活动和“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弘扬长征伟大精神”的主题教育系列活动。重点是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知形势、懂政策、识大局,使之成为激励我校学生刻苦学习、艰苦创业、奋发进取的强大动力。
二是法制教育。开展“优秀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方案”评选活动,观看法制教育专题录像片等,学习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引导学生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为推动法制教育深入扎实开展,学校还在全校各班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并邀请合兴派出所警官做法制知识和安全知识讲座。
三是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咨询室”,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心理健康教育排入课程表,多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班主任都比较重视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疏导,实施“心灵对话”周记工程,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情感教育和人际关系指导。
四是养成教育。学校把重点放在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具体做法:坚持国旗下的讲话;充分发挥身边人的榜样、示范作用,让学生学有榜样,行有标准;组织开展一些社会公益活动,陶治学生的情操;组织高一学生参加军训活动,举办军训快报、黑板报、队列和内务整理等比赛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参观军训教官内务,加强对学生宿舍安全及环境管理教育,力争把班级建设成为纪律严明、素质优良的班集体。让学生在体验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利用综合评价方式,增强德育效果 一是各门学科课程的渗透评价。学生生活的主要时间在学校,学校的德育教育要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如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品德与生活(社会)、科学等学科,都可以结合各自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品德课也可引用这些学科中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品德课选择教学内容上,坚持把握好“有效性、针对性”的原则,所选的内容尽量做到以下几点:能真正落实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启动学生的真情实感;能提高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能力;能利于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共同发展。
二是利用班队活动进行评价。采取召开全班会议、中队主题会及班级干部会议,听听学生说说自己的表现和想法,并帮他们找一找各自问题存在的原因。由班干组织同学一起参与到班级公约和学习制度的制定中来,采用民主选举的形式选出班干,再由班干自主制定班干工作制度,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约束自己,管理自己。我将其称为“三自”班规,即自主选择、自信培养、自我发展。
三是采用即事激励导行的评价。引导学生对身边和学校内外及国内外近期的偶发事件进行评价,如近期新闻人物、身边的一些不良现象等,通过组织学生对这些现象进行评议,使学生能从此人或此事中得到启示,从而学会辨别是非,引以为戒。
四是家庭评价。在以往与家长联系或开家长会,常听到很多家长反映,学生在校听老师的话,可回家家长怎么说也不听,要求老师多帮教育。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笔者认为学生在学校表现好,这是因为他们的言行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肯定,而有的家长缺乏这方面的关注和教育。学生在家庭的言行举动应该由父母监管与引导,父母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對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思想越来越多元化,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以及诸多影响小学德育教育的因素存在着,并且在不断发生变化,给小学德育实效性带来了新的挑战。只要我们能在思想上始终重视和坚持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坚持不懈地从思想意识上、从德育的社会环境、德育的主阵地及德育的主战场上抓好德育的实效性,不断学习和研究,同时辅之于德育的评价,结合各学校、不同学生的具体实际,就能探索出新形势下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有效途径,就能增加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五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