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欣
从萧山女童的冷酷现实、中产的育儿焦虑到“富二代”们的非主流成长,透过不同家庭的教育故事,我们看到了这个时代的阶层生态与困境。
“萧山女童”们:底层家庭的冷酷现实
一位二三岁的孩子趴在地上,孩子的母亲上去就是一顿狠狠地踩踏。这是最近杭州萧山一段引起热议的视频。
视频中的母亲黄某某,与前夫离异后独自抚养小女儿。5月9日,黄某某带着2岁的女儿怀揣仅剩的十几元钱来到劳务市场,到傍晚都没有找到工作,2岁的女儿一天没吃东西喊饿,黄某某拿出2元钱给女儿买了根烤肠,但女儿吃了一口就吐出来了,黄某某情绪崩溃,就出现了视频中的一幕。
当大城市的父母开始给孩子报减肥班,有的孩子期待的却只是一顿午饭。当北京的孩子跟老妈斗得不可开交时,甘肃山村里两个还在上小学的小姑娘已经开始照顾自己的家人:13岁的姐姐去医院照顾得了尘肺病的父亲,10岁的妹妹照顾两个6岁的双胞胎弟弟。几个小孩的午饭是大半个馒头。
2014年11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调研报告指出,在过去一年中,有将近一半(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出7.9个百分点。这些意外伤害包括: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等等。
纪录片导演蒋能杰曾在老家湖南邵阳跟拍6年,完成了关于留守儿童生活的纪录片《村小的孩子》。纪录片里,蒋能杰问孩子们“长大了想做什么?”孩子们说:“打工。”
当人们难以看到教育为底层提供上升通道的可能性,很多底层家庭的儿童便走在了成为廉价劳动力后备军的路上;而他们自己,似乎也默认了这一切。
周云蓬有一首歌叫《中国孩子》,开头几句是:“不要做克拉玛依的孩子/火烧痛皮肤让亲娘心焦/不要做沙兰镇的孩子/水底下漆黑他睡不着。”悲伤的歌词写进了如今很多底层家庭的冷酷现实。
中产阶层的育儿焦虑
张松华住在北京珠江帝景,自从2009年底,她带着女儿跟随丈夫一起,从济南来到北京,生活完全换了一种样子。一家人之所以到北京,很重要的一个考量,是觉得北京资源丰富,对孩子将来的教育和成长都更好。
在帮助女儿淼淼融入新环境的同时,张松华自己却感受到了新的压力。“北京的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教育投入上真的是不惜成本,早教、钢琴、外语,数不过来的班,可我女儿到现在,这些兴趣班都没上过。以前在济南的时候,100多元一节课,觉得很贵了,可是北京这边,200多元一節的早教课,家长连眼都不眨。”
张松华笑得很无奈,“我在孩子的问题上,本来是特别顺其自然的,希望她只要有爱心,有同情心,健康快乐就好了,可是我现在也开始反思和检讨,自己是不是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得太少了?”
他们要面对的,还有孩子上小学的问题。“能上更好的学校当然好,不行的话,就读私立学校。” 就算成本高昂,她也愿意在这个城市里继续努力,为了女儿的将来。
在北京,教育焦虑症已经非常普遍。仅以上幼儿园为例,需要面对服务提供方的考量条款就可能包括:有北京户口吗?是我们的定点服务对象吗?孩子满3岁了吗?能一次性交齐7万元的赞助费吗?报名排队时,你挤进了我们的招收数额内吗?还有更隐而不彰,但可能更具决定作用的考量标准:认识园长或某个教委官员吗?
这只是如今很多中产家庭育儿经历的缩影。太多的父母,就像慌慌张张的小蚂蚁一样,背负着比自己体重还要大几倍的焦虑。中国当下社会生活的重重压力,使得家长们缺乏安全感。不少人把希望放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们能往上再冲刺一个社会阶层。
可以说,社会必需品短缺但副产品过剩,传统人生路径与现代社会的飞速变迁,是中国中产家庭的育儿焦虑二重奏。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放大,让世代相传的“因爱生忧,因爱生惧”更为强烈:担心他因为不合格的食品监管而不健康;担心他因为接受不到好的教育,耽误在了起跑线上;担心他就算挤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行列,却在充满着智力、权力和金钱竞争的群体中,得不到真正的快乐……
美国《FirstThing》的执行主编戴维·米尔斯将控制育儿焦虑,总结为“事关勇气、智慧,以及公平”。这看起来是个稳定情绪的金三角。可是即便中国的几千万育儿新手愿意洗心革面,控制自己的不安全感和软弱,以获得与孩子相处的勇气、智慧时,那至关重要的另一角——社会的公平,又如何获得呢?
“富二代”们的非主流成长
晚上8点,凯瑟琳还蜷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着漫画书——《The Kin-der-Kids》,这是妈妈何玲上次去美国出差从旧书摊上淘来的。丝毫看不出,明天,8岁的凯瑟琳要参加学校的期末考试。
进入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两年来,无论期末考试还是期中考,对于凯瑟琳来说,只是意味着小区里一时找不到玩伴玩。在何玲的人生规划里,孩子以后一定是国际人,现在把她送到一个国际化的学校里,从小在多文化环境下,对孩子长大后出国留学、生活或工作直接融入当地人的生活都会有帮助。
根据上海一所国际学校在校生统计情况看,70%的学生来自民营企业老总家庭,50%的学生来自中国南方,不少学生家庭本身就有海外背景,父母自身有移民打算。
在波士顿教育集团副总裁黄先生看来,“你大学出去,很可能已经晚了,在中国接受教育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没赶上公派留学年代的他,感叹自费留学时代的到来,低龄化留学趋势的出现,才证明了中国人自发地重视优质教育资源,尊重一种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的培养之可贵。
一位家长表示,他的儿子天性自由,喜欢异想天开,不是中国老师喜欢的“听话的孩子”。而且每次老师提出一个观点,这个男孩都要与老师辩证地“讨论”下,比如老师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孩子就会分辩“科学其实也会带来污染”,老师后来干脆冷落了孩子,“他感觉自己被抛弃了。” 这位家长曾经想忍耐这样的教育环境,并一度考虑在海淀区中关村花300万元买套一居室的学区房。在海淀区,最昂贵的学区房每平方米10万元,均价也在五六万。后来,这位家长想明白了,这笔钱足够他把儿子送到国外接受更好的教育。
据中国社科院《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移民输出国。而不同于第一拨混杂偷渡客的底层劳工和第二拨国门初启之时的洋插队,新世纪移民潮的主力由新富阶层和知识精英组成。
如今,在很多准备让孩子出国留学的家长中,流传着这样一个短信:“我不指望孩子能考上什么名校,我只是希望他能像我小时候那样——上、下学自己去,遇见陌生人不害怕,不用家长接送,汽车知道避让行人,不用给老师送礼拍马屁,有蓝天也有白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安全的食品,就这么简单。”
可惜,这些要求已是“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