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的童年:“遗传决定论”与现实解构
第75个国际儿童节将至。近日,上海某外国语学校幼升小的一系列考试题引起广泛关注,原因是这些题竟是出给学生家长的。其中包含智商测试题和父母三代信息的收集。但其用意之一或许就是,根据家长智商的测试情况帮助自己选择更优秀的生源。
此类行为的背后隐藏着“遗传决定论”思想。该理论几乎忽略了环境、教育、后天努力等作用,将天生的智商看作单一的等级量表,且不可改变。这就意味着,人一生下来,社会阶层便是固定的。
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的《阶层是会遗传的》在大量调查后发现,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父母的基因、个性、学识和行为都对孩子有决定性的影响。
人生到底怎样被决定? 为回答这个问题,英国导演迈克尔·艾普特跨越大半个世纪,给世人带来一部被译作《人生七年》的纪录片。片中的主角们是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14个孩子。从7岁到56岁,七年一个轮回,主角们一次次地回到镜头前,讲述自己的故事。
结果似乎印证了导演的猜测:社会阶层的那道沟,或许真的很难逾越。
在中国,几年前在网上有一张很流行的照片。寒风中,一个农村妇女背着襁褓里的孩子,弯腰为城里的一对母子擦皮鞋。在这张照片下,有人就这两个不同处境的孩子配了一句令人深思的话:他们长大后将如何相处?
老话说“龙生龙,凤生凤”,新词叫“富二代”“官二代”“农二代”“贫二代”,这些符号反映的都是社会阶层固化和社会向上流动受阻的现状。
教育是提升人们社会地位的重要阶梯。现实中,寒门子弟通过教育而改变社会地位却并没有表现出必然的联系。那么与过去相比,中国的阶层流动到底是更容易还是更难?
全世界的階层继承或流动无非是通过三种机制:一是获得制度化的机会,现代社会就是通过教育;二是继承父母的地位和财产;三是寻求市场机会。
现代社会,教育对于社会流动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社会中下层实现向上流动的阶梯,也是社会中上层完成社会继承的手段。不可避免,在社会中下层“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和社会中上层子弟“地位维继”之间会发生博弈和争夺。
一个孩子一出生,他所在的原生家庭就决定了他发展的区间,想要逾越这一区间,并非易事。一些别人唾手可得的东西,他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更残酷的是,就算他通过努力和家庭优越的同龄人看似平起平坐了,但拥有的人生还是不一样,因为差别不仅体现在表面的符号上,还体现在世世代代的传承和血液里。
时代赋予儿童的价值割裂
当财富被垄断,贫穷变世袭,阶级差异已成定局的循环中,我们的孩子还有机会翻身吗,让他们去拼搏奋斗还有意义吗?
全面放开“二孩”进入第二年,“二孩改变中国”正在成为现实。而现在大胆、抓紧生二孩的人,跟当年率先贷款买房使财富加速增值的也许是同一拨人。作为通过成功突破资金和心理双重障碍改变命运的人生赢家,他们又一次站到了阶层提升的大门里。
教育逻辑数十年缠绕后,乱象攸关公平。为了升学,学生与家长展开了一年又一年的财智与关系大比拼。在多年的外部力量伸手下,教育资源形成大大的金字塔结构。 1966年,驼背的年轻人遇罗克写成《出身论》,以此驳斥当时“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血统观念。如今,在名校难攀的景况下,出身的分野再次割裂了群体。
当孩子的教育成为阶层上升的唯一希望,功利育儿遇上价值两难,不同阶层的父母,都能找到自己独特的方式伤害自己的孩子——
提及中国儿童的压力,多数人会把这种压力仅仅理解为学习压力。然而孩子们承载的各种压力,以及日益严重的儿童成人化,根源都在于大人的阶层冲动:有钱和上流之间,差了1个名校的孩子,中产们更要竭尽全力才能显得优雅,寒门贵子演变为一种彩票情结。
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曾说过一段很励志的话:“我们总得一代代人去努力和接力,我们这一代努力学习政治和军事,是为了能让下一代有条件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下一代去努力是为了再下一代有环境能学习艺术文化知识……”
过去几十年,中国曾有过社会流动的黄金期。社会结构的变迁让财富的野蛮生长造就诸多神话,新的世纪,阶层流动多以短程流动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成为一种社会常态。
“如果社会流动的机会仍然能公平地分配,就不意味着社会阶层的固化。待日后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张、产业结构的调整,各社会阶层都可能有更多向上流动的机会。”有专家如是说。一个理想的社会,应推动各阶层社会流动机会的均等化,而制度设计、教育公平到良好的社会选择机制等也成为打破社会阶层壁垒,让社会充满活力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