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禾
证券行业的性质决定了券商股具有极强的弹性,在熊市的时候会跌得很惨,牛市时候涨幅往往能轻松赶上,甚至远超市场。
看似黯淡的A股市场,还会出现癫狂的大牛市吗?这样的概率仍然存在、甚至不小。
以一个证券账户有30万元市值、其中20万元分布在沪市、10万元分布在深市的投资者为例,在2016年,这个投资者可以取得的理论单纯IPO打新收益为18.1%(按打开涨停板即卖出计算,未考虑交易费率)。在2017年的前4个月,这个数字则上升到了18.6%。
假设A股市场在长期、每年的内在增长是12%(实际上选择一些好公司还不止这个数),那么加上打新收益,一个普通投资者可以轻松在这个市场获得30%的年化回报。那么,这么赚钱几乎能秒杀所有投资回报的生意,又有多少投资者在参与呢?2016年年初的数字是900万,当前的数字是大概1500万,第一个数字不到全国成年人比重的1%,第二个不到1.5%。
也就是说,这样一门极其赚钱的生意,经过这么长时间,竟然还是只有不到1.5%的人在參与。由此可以看出,中国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有多么不成熟、多么缺乏独立判断市场的能力。而这也就必然表现出硬币的两面,在悲观的时候表现为极度的熊市,而在乐观的时候表现为疯狂的牛市。
只要投资者的属性不变,A股牛市的基因就仍然存在。
但是,既然疯狂牛市的基因是极度不理性,那么极度不理性就不可能用理性思维、数据推演来预测到。也就是说,我们能预见这种现象的发生,但不能判断它发生的时机。由此,我们就需要一种电影《大空头》里的基金经理麦克·贝里(Michael Burry)看空次贷危机时所用的工具:如果看错那么赔的很少,一旦撞对可以大赚一笔。只不过,麦克的工具所瞄准的方向是做空,赌A股疯牛基因仍在的方向是做多而已。
而证券行业的性质,就决定了它具有极强的弹性,在熊市的时候会跌得很惨,牛市的时候涨幅往往能轻松赶上,甚至远超市场。由此,如果证券行业估值已经极度低廉,那么它就会形成一种完美的麦克·贝里式工具:熊市继续延续下去也赔不了多少,万一大牛市来临则可以猛赚一笔。
这种性质主要体现在证券公司的收入来源上。目前,内地证券公司收入来源主要有四大块:证券经纪、自营投资、资产管理、投资银行。可以看到,在牛市中,交易费用会大涨、自营仓位会大赚、资产管理的业绩报酬会飙升、投资银行的业务也会增加。四大板块,没有一个不受益于牛市、受损于熊市,证券行业的高弹性也就由此而来。
而这种极高的业绩弹性,也就注定了用PE估值常常有失公允。牛市的时候会估的太便宜,熊市又会估的太贵。因此,基于净资产、重置成本的估值方法,相对会更适合一些。
在分析证券行业的投资机会时,投资者还需要注意四个因素:基本面增长与同质化竞争、规模优势、政策保护、估值差与价差。
尽管证券行业长期的空间仍然巨大,但是同质化的竞争必然拉低大部分公司的利润率。由于更大的规模能维持更好的规模经济、开出更高的工资,赢得更响的品牌,大型证券公司利润率往往高于同业,特别是小型证券公司。
另一方面,由于证券行业关系到国家金融安全,因此,在对外资的进入与竞争方面,一定的政策保护在长期仍然可以期待,这会相对缓解证券行业受到的压力。最后,恰恰是由于证券公司的同质化,使得在同一级别的证券公司估值产生差距,以及A股和H股股价产生差距的时候,往往会酝酿一些不错的调仓机会。而这种机会,在牛市的时候由于波动加大,往往会显得尤其明显。
恰恰由于证券行业大起大落的特点,因此最好的买入时机,往往是这个行业估值极度低廉,基本面也极其黯淡的时候。
作者为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研发中心执行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