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秋成+张晓丽+于欣扬
长春师范大学
【摘 要】针对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结合本省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改革方案和措施。该措施,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要注重以人为本, 强调师生民主、平等的主体关系,通过更新教育观念, 构建了创新体系。
【关键词】创新型;高校;培养模式
前言
高校教育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数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创造性能力体现的是创造性思维和科技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是一种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国家、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时刻关注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并迅速做出响应, 制定出符合信息化时代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 创建以体验式教学为主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体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自主性,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发展方向的新建本科院校,其发展基础、服务面向、生源特点和培养目标等因素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职业化倾向,其培养特征是进行专业教育,需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并开展相关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而不应成为传授高深的学问、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研究型的大学.特别是数学专业的教学更应加强其工程背景及案例部分的教学,突出应用性。实际上,对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学习数学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研究数学,而是能够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自己工作或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作为这类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关注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数学人才,同时也要关注数学人才的全面发展需要什么样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一定要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优化知识结构,调整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群的建设,树立较全面的知识观,处理好通识教育、专业大类教育和专业方向教育及第二课堂和课外教育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地搭建教育教学的课程体系平台。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1.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构建创新体系,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如何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师生民主、平等的主体关系是本文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2.如何有效的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使学生从以管为主到以导为主,导师将自己多年的工作和学习经验介绍给学生, 同时提供各方面信息和进行必要的辅导是本文需解决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二、解决方法:
1.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通过导师的个人项目,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也普遍得到提高。
2.以数学建模竞赛为龙头,以省级、校级有关教改项目研究为基础,积极开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研究和实践。
3.以数学普及协会为载体,向全校学生进行数学建模的系列讲座,普及数学建模知识和数学建模竞赛。
4.构建数学实验教学新模式。选择恰当的课程内容和合适的数学软件构建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独立设置实验课,整合实验教学内容。从时间与内容两个方面开放实验室,部分学生直接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部分学生自行建立的数学模型可到计算机机房进行求解和验证。
5.教学的过程加强能力特别是专业技能的培训,实现教育、实习、就业一体化,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但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要具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应用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6.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双师兼备、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是不断提高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注重选拔和引进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根据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教师的要求,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或参与科研项目,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教育、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改革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的教育模式,探索理论与实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扩宽办学思路。
参考文献:
[1]潘林珍,季良靖. 从传统整体性思维方式审思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09):18-19+31.
[2]谢广伟. 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机电精英班为例[J]. 职业,2014,(36):73-74.
[3]王玉. 国内会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4,(45):177-179.
[4]谢琦. 改革考核方式,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以《经济学说史》课程为例[J]. 经济师,2013,(01):142-143.
[5]潘林珍,季良靖. 从传统整体性思维方式审思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09):18-19+31.
[6]谢广伟. 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机电精英班为例[J]. 职业,2014,(36):73-74.
[7]王玉. 国内会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4,(45):177-179.
[8]白蓝,李琼. 西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中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以吉首大学为例[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4,(05):92-96.
[9]唐高华,湛邵斌. 通识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思考[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31-35.
[10]伊娜.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创新型城市建设驱动路径探究[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05):128-130.
[11]何丽,华斌,刘军. 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14,(02):5-9.
[12]吴德星. 科教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J]. 中国大学教学,2014,(01):4-7.
[13]谢琦. 改革考核方式,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以《经济学说史》课程为例[J]. 经济师,2013,(01):142-143.
[14]黄巧云,刘凡,刘震,冯永平,谭文峰,戴珂. 高校“教研一体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华中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122-126.
[15]易丽丽. 科研平台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 高等建筑教育,2012,(04):24-26.
[16]涂铭旌,唐英,张进,孟江平.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路、方法及路径(一)[J].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4):1-4+118.
[17]張辉,焦岚,李颖. 创新型人才的剖析和塑造[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6):133-137.
[18]马壮,杨松. 大学生个性发展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究[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