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明+苗志锋
摘 要:《Lamp网站规划与开发》课程主要讲授如何使用PHP语言开发Web应用,PHP技术系列课程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整个教学计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是衡量该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该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计算机专业编程类课程在教与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计算机专业编程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对策,重点探讨了如何利用企业资源提高课程质量,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计算机专业 编程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c)-0233-02
1 高职计算机专业编程类课程存在的问题
目前已有超过2 200万个网站、450万程序开发人员在使用PHP语言,是最受欢迎的Web开发语言之一;全球知名的互联网公司Google、新浪、百度、腾讯、TOM、YouTube等均是PHP技术的经典应用,国内企业对于PHP技术人才需求缺口比较大,从2012年起该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方向逐步转向以培养PHP开发人员为主,《Lamp网站规划与开发》课程主要讲授如何使用PHP语言开发Web应用,PHP技术系列课程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整个教学计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是衡量该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高职计算机专业编程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分为教和学的问题。
1.1 教师缺乏实际项目实践能力
高职计算机类教师大部分来源于高校本科、研究生毕业生,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实际项目开发经历及一定的研发能力,尽管全国职业院校都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加强了“双师”队伍建设,建立建全了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要求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2个月到企业实践;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师系列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文件中,要求专业课教师必须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生产性实训基地参加工作实践(如挂职、实践锻炼、技术指导、社会调查等),累计达到6个月以上等等,这些措施与要求都使得教师实践能力有所提升,但是离真正的双师标准的要求差距仍然很大。
1.2 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
计算机专业编程类的课程体系一般分为职业素质文化课、综合学科课、项目化课程和综合实训课程和毕业设计。项目化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单项职业技能水平,主要涉及软件开发语言、数据库设计与实现、网页设计与制作等方面,为后期的综合项目实训做准备。综合实训课程是培养职业综合能力的关键课程,作用是将学生前期在项目化课程中已掌握的单项职业技能进行整合,提升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处理实际开发的能力。由于一些院校实施了2+1的教学改革或者缺乏真正能指导综合实训的双师型师资,往往出现了第三年的综合实训课程、毕业设计环节没有很好實施,造成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不强,就业信心不强,就业专业对口率不高的结果。
1.3 学生因素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学生一般高考分数不高,英语和逻辑思维能力弱,大大影响了他们学习编程类课程的信心,经常出现学生看见代码就头疼,对编程类课程不感兴趣的现象,还有成才率比较低,毕业后能真正做项目做开发的同学比较少。
2 计算机专业编程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对策
2.1 加强校企合作,创新培养模式
教育部教职成[2011]1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要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推进‘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决定了校企合作是体现高职特色的重要载体。”
2015年以来,该院信息工程系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建成了以产品研发与技术服务中心为基础的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学院与广州多迪网络、南宁悟空信息技术、广西南宁环球国旅集团等创新中小微企业合作,学院提供基本教学条件,引进企业技术组到校内,创办校企工作室。校企工作室实行IT人才师徒制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在校企导师指导下,通过课程置换、跟岗实习、带薪实习等方式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工作室的运作,使学生能直观了解到企业真实项目的具体要求和开发流程,提高了同学们的兴趣,增强了同学们的就业信心。许多同学长期奋战在校企工作室,通过带薪实习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成功入职互联网企业,有力地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校企工作室导师制”的教学模式对培养高职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成效要明显高于传统的独立课程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专业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与知识结构的调整,使教师能真正胜任不断更新的计算机教学工作;使专业教学与社会接轨,了解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学生在实践中学,教师在实践中教。实行项目与教学相结合等形式,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就业意识,并且能够增强教师责任感,从而培养出顺应时代要求的互联网人才。
2.2 采用信息化手段,改善教学效果
传统的编程类课程课堂,信息量大,代码变化快,操作多,如果仅仅是教师示范—学生跟着练,经常出现学生记不住代码,或者学生纯粹跟着敲代码不理解代码作用等,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互联网+”时代,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移动学习和固定学习、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将逐步实现,特别在计算机类课程上,大量的在线视频学习网站、幕课网站、微课网站的出现,计算机专业类教学迎来了信息技术的新的挑战。
(1)在线代码云托管平台的使用。
对于学习编程的同学们,写代码是每日学习的主要内容,因此打造一个好的代码环境是改善学习体验的重要环节,然而大量课堂综合项目代码、协同开发众多参与人员、繁复的代码版本都为代码管理带来不少麻烦。在线代码云托管平台是指提供在互联网环境内提供代码托管,运行空间,质量控制,项目管理,团队协作开发管理功能,包含了社交元素,为开发者提供技术讨论和协作平台。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开源中国的码云进行课堂代码、学生作业、实训综合项目协同开发的管理,方便了同学们的复习老师的课堂代码,管理自己编写的代码,并且大部份代码云托管平台中提供非常多的开源项目代码,可供同学们学习下载参考。
(2)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
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实现教学互动平台、学校管理平台实现教学互动功能、资源共享功能、移动学习功能、教学门户的建设,达到教师能够进行课程建设、教学监控、资源共享、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目的,并实现所有数据的整合。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使用超星的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轻松创建课程,可以利用超星公司丰富的数字资源制作课件、学习视频,可以利用移动端进行课堂互动,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课堂小测试、点名签到等,可以进行课后的答疑和讨论,可以使用课前学习+课堂表现+课堂测试+期末考试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大大地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
3 结语
该院通过与该地中小型互联网企业创建以产品研发与技术服务中心为基础的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成立校企工作室,并创新实行IT人才师徒制方式培养,利用“互联网+”教育新技术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力地提高了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 时妍妍,翟明戈.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教学改革研究[J].交通职业教育,2015(3):7-8.
[2] 顾晓莉,徐艳,王丹.校企合作理念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6(2):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