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明+许宝娟+陈晗曦
摘要: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塑造是当前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本文结合高校实际,从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现状,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塑造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指出了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高校教师队伍,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塑造势在必行。
一、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1.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的要求
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育和培养,打造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院校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2.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影响相比其他职业要更广泛、更深远。师德水平直接关系到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而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可以说,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高尚的师德是教师这一职业最基本的要求。
3.国家高度重视
国家对现代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对从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需要培养一批业务精、品德好、素质高的教师队伍。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现状
当前,“80后”“90后”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朝气蓬勃,学历较高,知识储备丰富,这无疑为高校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是,他们的教学经验相对匮乏,思想过于活跃,工作状态不稳定,这也是各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1.缺乏职业认同感
教师这个职业收入尚可,工作稳定,受到他人的尊重,每年还有长假,使其常常被人羡慕。但是,很多年轻教师经常抱怨收入低,工作压力大,没有成就感,对职业发展前景感到迷茫,因而不少人离开了教师队伍。笔者经过调研发现,很多年轻教师缺乏足够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职业倦怠和离职现象比较常见,没有把精力集中在教书育人方面。
2.高校不重视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条件。虽然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但是很多高校没能结合实际制订实施意见。尤其是一些新成立的高校,建设任务重,发展压力大,往往忽视了学校软实力的发展,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工作乏力,存在不善抓、不愿抓、抓不好的问题。
3.青年教师存在师德失范的现象
青年教师作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和育人工作一线,他们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然而,个别青年教师出现了师德失范现象,体罚学生、收受礼金等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在社会上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严重损害了教师职业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途径
建设一支具有良好师德的青年教师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新形势下,高校應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工作。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高校从青年教师入职起就要强化其思想观念,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发展观;要把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主旋律,建立青年教师成长体制机制,把师德塑造纳入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时,还要丰富教育形式和内容,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引导他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2.加强师德制度建设
良好的制度是管理的基石。高校应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要在师德建设的观念、内容、形式、方法、制度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同时还要引进教师评价体系,通过教学督导委员会听课评课、学生评议、第三方评价等形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在高校内形成以德育人的良好风气。
3.开展“传帮带”活动
要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和老专家、老教授的示范作用。在“传帮带”过程中,青年教师不仅在教学技能、业务素质等方面能够得到迅速提高;在职业意识、职业人格等人文素养方面也可以受到老教师的影响,将诚实正直的师德、无私奉献的师魂以及严谨求实的师风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王晓明,稿金勇.关于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0(1):52-53.
[2]洪玉兰.关于构建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7):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