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芳
【摘要】 目的:对比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老年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A组给予植入式静脉输液港,B组给予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对比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率、意外拔管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置管成功,两组经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导管留置率均随留置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第1个月两组导管留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6、12个月,A组导管留置率均明显高于B组,且A组意外拔管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经一次穿刺成功率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其可明显延长导管留置时间较长,降低意外拔管率和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老年住院患者长期静脉输液通道,值得在臨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老年住院患者;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留置率; 并发症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3.07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3-0147-03
老年患者由于其皮肤比较薄、血管硬化变脆,因此静脉穿刺比较困难,尤其是瘦弱的患者,其皮肤比较松弛,针头难以固定,而长期反复穿刺则会损伤外周血管,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1]。近年来,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作为两种可长期留置的深静脉导管置管方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2-3]。为寻求更为合适的深静脉导管置管方式,本文特选择老年住院患者分别给予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对比,以下为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择60例2013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4例,年龄78~88岁,平均(81.5±1.5)岁;住院时间8个月~5年,平均(19.5±3.2)个月;观察组中男27例,女3例,年龄79~87岁,平均(81.1±1.6)岁;住院时间9个月~4年,平均(19.0±3.3)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A组给予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具体操作为患者取平卧位,由麻醉医师给予局部麻醉,并实施置管,经右锁骨下静脉进行穿刺,穿刺部位行常规消毒铺巾,在B超引导下穿刺并置入插管鞘及导丝,引入静脉后将插管鞘撤出,建立皮下隧道,经皮袋引出导管,并调整管道位置,最后经X线透视确定置管是否成功。
B组给予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具体操作为患者取平卧位,穿刺静脉选择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将导管头端置于上腔静脉,穿刺点经消毒处理,并敷贴覆盖,以弹性绷带加压包扎2 h,最后经X线透视确定置管是否成功。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率、意外拔管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其中生活质量评分以卡氏评分法为依据,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最高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健康状况越好,对治疗给身体所带来的副作用忍受度越高,即生活质量越高[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静脉置管穿刺成功率比较
两组患者均置管成功,其中A组患者经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0%,B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静脉置管导管留置率比较
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导管留置率均逐渐降低,第1个月,A组导管留置率为100%,B组为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6、12个月,A组导管留置率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意外拔管率为0,B组为23.3%,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导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A组中仅出现渗漏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B组中出现渗漏3例,导管堵塞1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例,导管尖端异位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A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86.5±10.3)分,B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70.3±9.2)分,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高龄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其住院治疗数量随之升高,且由于绝大部分药物是通过静脉途径给药的,药物浓度比较高,反复穿刺静脉,易使浅静脉血管内膜损伤,引起不同程度的静脉炎,因此输液问题也开始受到关注和重视[5-6]。现在临床上老年住院患者给药多采用静脉置管方式进行输液,其中比较常用的主要有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这两种,两者所采用的材料均为质地柔软的高级硅胶材料,与人体相容性非常高,不仅减少了反复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同时还不会损伤患者血管内膜,可以有效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和血栓的形成[7]。为寻求更合适的方法,故此次研究中特对比两种置管方式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其结果显示,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经一次穿刺成功率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相当,因为开展时间很长了,很熟练,证实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老年住院患者长期静脉输液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8-10]。
此次研究还发现,两组患者的导管留置率均随留置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短期内导管留置率比较无明显差异,而在3个月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留置率均明显高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且其意外拔管率明显较低,这与其他相关研究成果具有一致性,提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稳固性和舒适度更高。
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与患者自身血管情况、导管及操作等都具有相关性。此次研究中,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B组为20.0%,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这主要是由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末端在體外有所保留,与外界接触,容易引渗漏、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尖端异位等,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则完全在皮肤内,因此相对较少。另外,在生活质量方面,A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B组。这主要是由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置管后完全埋入皮下,伤口愈合后不会遗留于体外,对患者生活影响较小。
总的来说,虽然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操作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是在临床应用中,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相比,可明显延长导管留置时间较长,降低意外拔管率和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老年住院患者长期静脉输液通道,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雪梅,张海燕.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安徽医学,2015,36(7):906-907.
[2]杜瑾,张一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0):24-25.
[3]叶敏宏.高龄患者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14):2915-2916.
[4]王今,梁琳,熊壮,等.肿瘤患者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中心静脉置管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11):1158-1161,1173.
[5]陈素香,梁芳,黄雪珠.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高龄患者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3):331-333.
[6]何越,孙艳萍,李宁,等.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应用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效果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1001-1003.
[7]陈丽妃,廖玉琴.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15(4):55-56.
[8]杨红旗,王晓媛,李谦.高龄血液肿瘤应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6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9):91-92.
[9]崔宏艳,孙玉津.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J].吉林医学,2014,35(21):4744-4745.
[10]黄梅花.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管道堵塞再通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690.
(收稿日期:2017-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