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坤
摘 要:“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培根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可见,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中学生,阅读的作用多么重要。因此,教师有责任引领学生走进阅读殿堂,让语文教学焕发独有的个性色彩。
关键词: 学生;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0-013-01
0
要我读到我要读。究其本质就是教师启发学生明白阅读的目的性和重要性,使学生从被动、被迫的阅读,转变为主动、积极的阅读,使学生具有强烈的阅读愿望,使阅读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
当今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生在获取知识的方式上已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阅读仍是不可替代的。看电影时,你可能很少思考,更少想象,声音、图像……一切都是设定好的,你只是一个相对被动的接受者。而阅读的过程却是一个再创造的過程,语言文字可以为你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你能够与遥隔千载的先人们进行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你的心灵之翼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另一个想象的世界里翱翔……的确,阅读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老师要让学生明白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通过阅读可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使自己成为修养良好的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是吸收,是积累;写作是抒发,是表达。
我要读到我爱读。指的是端正学生的阅读态度,从“我要读”的愿望、决心,提高到“我爱学”的境界,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感兴趣了,才会产生乐于接触并力求参与其中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应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鼓励学生质疑。在“问题驱动”下,学生“主动介入”的状态,正是由被动阅读转化为主动阅读的最佳心境。从字斟句酌这些浅层次的阅读,到对作品的内容与思想感情质疑的高层次的阅读,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口、动目、动脑。教师要教会学生上网阅读,满足他们对新知识、新事物的好奇心。因特网上的文章时效性强,只要将鼠标一点,学生可以欣赏到各种类型的文章,古今中外,包罗万象。向学生介绍值得他们上的网站,阅读名著名篇、纪实小说、网络文学……徜徉在种类繁多、信息量大的“书海”里,学生原有的对新知识、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欲望可以通过网上阅读等得到最大的满足。当然,在选择读物时要引导学生挑选好书,懂得辨别是非美丑,培养学生自我选择的能力。
我爱读到我会读。从“爱读”出发,通过阅读实践达到“会读”的境界,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当代学生要读的作品实在太多了,这就需要教会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和建立好的阅读习惯。1.制订阅读计划。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就读年级的特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订阅读计划,目的是使学生的阅读更具有计划性和操作性。在执行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制订的计划加以督促落实,收查读书笔记、召开读书交流会、撰写读书札记是常用的方法。2.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有力保证。阅读时,必须明确阅读的目的和任务,以此来调节自己的阅读行为。学会整体感知和把握阅读过程的策略,认识领会标题及注释对文章内容的提示或概括作用,学会抓主旨语句,学会积累式阅读,坚持立足课内、辐射课外的原则,向深度、广度发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会读到我读懂。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和规律,目的还是让学生提高阅读效益,实现从“我会读”到“我读懂”的转变,这是根本。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形成阅读和写作的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提高学生迁移思维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时做好摘录,写好随感。学生阅读时要做好读书笔记,包括圈画、摘抄、评注、仿写、加标题、写段意等。学生借助这些技术来控制自己阅读的注意力,弄清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而且懂得分析文章是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同时把精彩优美的语句和文章的片断摘录下来,广撷博采读物的长处,并消化吸收,学以致用,在需要时参照、借鉴。促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阅读的习惯,积少成多,自然会丰富学生的内涵,打下坚实的文化积淀。持之以恒,学生的语文素养定会大大提高。
总之,加强阅读教学研究,焕发语文教学独有的鲜明个性色彩,让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尽可能多读书,对开阔学生视野、扩宽其信息渠道、发展其个性、提高其素质,培养新型的创造性人才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