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油茶芽砧嫁接苗木成活及生长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017-06-19 19:22杨丽梅杨发余寸德山尹加笔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2期
关键词:德林粗度苗高

高 苹,杨丽梅,杨发余,寸德山,尹加笔

(德宏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云南 潞西 678407)

德宏州油茶芽砧嫁接苗木成活及生长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高 苹,杨丽梅,杨发余,寸德山,尹加笔

(德宏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云南 潞西 678407)

为探讨油茶芽砧嫁接成活率及苗木生长的影响因素,选取接穗品种(A)、生根粉浓度(B)和接穗粗度(C)3个因素,每个因素分别设3个水平进行L9(34)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表明,因素A对油茶嫁接成活率影响较大;因素B不是影响嫁接成活、地径和苗高生长的主要因素;因素C主要影响油茶苗木嫁接后期地径和苗高的生长。影响油茶芽砧嫁接成活率、地径、苗高3个指标的最优组合是A1B3C3。嫁接120 d后,嫁接成活率达92.22%,地径2.07 mm,苗高11.2 cm。

油茶;芽砧嫁接;苗木成活率;接穗品种;生根粉浓度;接穗粗度;德宏州

油茶(Camelliaoleifera)属山茶科山茶属(Theaceae)常绿小乔木,是山茶科植物中具有油用价值植物的总称。其种子含油30%以上,与油棕(Elaeisquineensis)、油橄榄(Oleaeuropaea)和椰子(Cocosnucifera)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

近年来,国家林业局和云南省高度重视油茶发展,于2008年把德宏、文山等地列为“省部木本油料合作示范区”,计划到2020年,在德宏州发展油茶13.33万 hm2。2009年5月,德宏州林业局营林站、种苗站、中心苗圃共同完成了“德宏州油茶芽砧嫁接保鲜膜烙印技术”,该技术具有包扎不伤砧木,愈合速度加快,嫁接成活率显著提高等特点。该技术的应用,突破了油茶嫁接育苗成活率不高的瓶颈,对加快德宏州油茶种苗繁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探讨提高德宏州油茶良种嫁接成活率及促进嫁接苗生长的技术措施,采用不同的油茶良种,在保证嫁接技术及管理方式一致的前提下,研究油茶品种、接穗粗度及生根粉使用对嫁接成活率、苗木生长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德林油B1种子及接穗、德林油B1、德林油B2、德林油H1优质接穗、ABT生根粉、嫁接工具(包括枝剪、单面刀、嫁接刀、保鲜膜、线香等)。

1.2 方法1.2.1 因素与水平

根据试验目的和生产实践的需求,挑选3个因素(油茶品种、生根粉浓度、接穗粗度)进行试验。对试验的3个因素中分别设3个水平(表1)。

表1 试验设计因素水平Tab.1 Experimetal factors and levels

1.2.2 试验设计

根据因素水平表,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设计(表2)。

试验共有9个处理组合,每处理组合重复3次,共27个小区/处理组合。每个小区嫁接30株,需准备苗木810株,即每个油茶接穗品种嫁接270株。

1.3 试验实施

1)种子采集:于2013年10月,采集油茶鲜果。采摘后,将鲜果放在室内通风处让其自然开裂,选取大粒种子播种。

2)苗床准备:用宽10 cm,长8 m的竹片固定出1 m宽的苗床。将固定好的苗床土壤挖松约3 cm,便于萌发的油茶种子定根。

表2 正交试验设计Tab.2 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

3)播种:播种前,在苗床上铺厚度为5 cm的锯木屑,将地虫灵均匀撒在苗床上,以防治蚂蚁和其他害虫。播种时保证油茶种子均匀地播散在苗床上,种子之间不能重叠。播种后覆盖厚8 cm的锯木屑,浇透水。

4)穗条采集:2014年2月,分别采集德林油B1、德林油B2、德林油H1穗条。用多菌灵800倍液对穗条进行消毒处理,并保持穗条的湿度。

5)嫁接:将砧木拔起,用清水洗净锯木屑,采用油茶芽砧嫁接保鲜膜烙印黏贴技术进行嫁接。

6)嫁接苗处理:根据试验的需要,用不同浓度生根粉浸泡嫁接苗根部15 min。

7)栽植:油茶嫁接苗栽植时应保证土松软,种子尽量不掉,栽植密度为5 cm×6 cm。栽植后浇透水,并用长1.8 m的竹片搭建小拱棚。

8)苗期管理:嫁接后30 d应及时除去砧木上的萌芽,拔出杂草,视干湿情况而及时浇水,以保持油茶正常生长所需水分。待85%左右的嫁接苗长至5 cm时,追施0.2%的尿素水。

9)病虫害防治:油茶嫁接苗第一年病害主要有炭疽病、根腐病。

炭疽病一般5月开始发病,7—9月为发病盛期。发现后及时挖除病株。在发病前或初期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稀释液喷洒,可防止病害蔓延。

油茶根腐病主要发生于4—5月,7—8月是重病株死亡期。应尽可能清除重病株,以熟石灰拌土覆盖,或用50%退菌特、50%多菌灵等浇灌根茎处防治。虫害有蝼蛄(Gryllotalpaorientalis)、地老虎(Cyriopagopusspp.),用500~800倍甲胺磷液防治。

1.4 数据观测

2014年6月15—16日(即试验后120 d),以小区为单位,调查小区内油茶嫁接死亡株数、成活株数以及成活油茶的苗高、地径,并记录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活率

1)应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组合间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3),P<0.01,表明试验处理组合间的嫁接成活率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在嫁接过程中,不同的处理组合对油茶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差异极大。

表3 油茶各处理组合间成活率方差分析Tab.3 Survival rate variance analysis of grafting between treatment combination

2) 利用极差分析法,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直观分析(表4),通过计算比较可知:接穗品种(A)是影响油茶芽砧嫁接成活的最主要因子;接穗粗度(B)是影响油茶芽砧嫁接成活的重要因子;处理嫁接苗的生根粉浓度(C)是影响油茶芽砧嫁接成活的次要因子;而接穗品种和接穗粗度的交互作用(A×B)对油茶嫁接成活的影响不大。

3)通过水平间极差比较可知:XA1>XA2> XA3,XB2>XB1> XB3,XC3>XC2>XC1,即A因子的水平1最优,B因子的水平2最优,C因子的水平3最优。因此,油茶芽砧嫁接成活率的最优组合是A1B2C3,该理论处理组合未在9个试验组合中;试验中较优组合是处理组合3,即A1B3C3,除生根粉溶液浓度大于理论浓度外,油茶品种和接穗粗度均是最优理论处理组合的指标,证明了试验的可靠性。

4)对试验因素的各水平进行方差分析(表5),P<0.01,表明试验3个因素的不同水平均对嫁接成活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影响,说明在油茶嫁接过程中,油茶接穗品种、处理嫁接后苗木的生根粉浓度和接穗的粗度均对嫁接成活率有极显著的差异影响。

表4 油茶各处理组合成活率主次因子分析Tab.4 Survival rate factor analysis between treatment combinations

表5 嫁接因素水平间方差分析Tab.5 ANOVA of factoral levels on grafting survival rate

5)进一步对因素的水平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为:①接穗品种的3个水平间,水平1明显优于水平2和3,即用德林油B1接穗嫁接,成活率最高,为85.93%;水平2和3的平均嫁接成活率分别为78.52%、69.26%。原因在于嫁接过程中,利用同品种接穗嫁接(本砧嫁接),有利于嫁接苗愈合,从而提高嫁接成活率。②接穗粗度在1.50~6.00 mm时,嫁接成活率与接穗粗度成正比,即接穗越粗,嫁接成活率越高。以水平2嫁接成活率最高,达83.70%;水平1嫁接成活率为72.22%;水平3嫁接成活率为77.78%;水平1和3相当,但明显低于水平2。因此,在选择油茶接穗时,接穗粗度的控制对嫁接成活率有着直接的关系。接穗的粗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接穗的品质,嫁接时应该选择芽眼饱满、营养充沛的接穗进行嫁接。③生根粉浓度的水平1、水平2的嫁接成活率分别为75.19%、80.37%,水平3的嫁接成活率为78.15%。表明采用适宜浓度的生根粉溶液浸泡嫁接后的苗木能显著促进油茶嫁接成活,本试验中,生根粉浓度为1 000×10-6时,即水平2的嫁接成活率最高。

2.2 地径

1)应用SPSS进行处理组合间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6),P<0.01,说明试验处理组合间的地径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在嫁接过程中,不同的处理组合对油茶地径生长量影响差异较大。

表6 处理组合间地径(mm)方差分析Tab.6 Ground diameter ANOVA between treatment combinations

2)利用极差分析法,分析各因素、水平对地径生长量的影响大小(表7)。

通过计算比较可知:接穗粗度(B)是影响油茶地径生长的最主要因子;接穗品种(A)是影响油茶地径生长的重要因子;接穗品种和接穗粗度的交互作用(A×B)对油茶地径生长影响不是很大,为次要的影响因子;处理嫁接苗的生根粉浓度(C)对地径生长影响不大。

3)通过水平间极差比较可知,XA1>XA2>XA3,XB3>XB1>XB2,XC3>XC2>XC1,即A因子的水平1最优,B因子的水平3最优,C因子的水平3最优。因此,油茶地径生长的最优组合是A1B3C3,即“德林油B1+1 500×10-6生根粉溶液处理嫁接后的苗木+4.01~6.00 mm”。油茶品种、处理嫁接苗的生根粉浓度和接穗粗度均是最优理论处理组合的指标,证明了试验的可靠性。

表7 油茶各处理组合地径主次因子分析Tab.7 Ground diameter factor analysis between treatment combinations

4)对试验因素的各水平进行方差分析(表8)。

表8 嫁接因素水平间地径方差分析Tab.8 Ground diameter ANOVA of grafting factors

表8中,PA=0.197>0.01,PB=0.881>0.01,PC=0.000<0.01,表明试验的3个因素中仅接穗粗度因素的不同水平对嫁接苗地径生长具有极显著的差异影响。

5)进一步对因素的水平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为:①接穗粗度在1.50~6.00 mm时,接穗越粗,地径生长量越大,以水平3(4.01~6.00 mm粗度)的平均地径生长量最大,达2.03 mm,水平1(1.50~2.50 mm粗度)和水平2(2.51~4.00 mm粗度)平均地径生长量分别为1.55 mm、1.73 mm。水平3明显优于水平2和水平1,因此,在选择油茶接穗时,应该选择芽眼饱满,营养充沛、粗壮的接穗进行嫁接。②接穗品种的3个水平间地径生长量差异不大,但水平1(德林油B1)稍微优于水平2(德林油B2)和水平3(德林油H1)。3个水平的平均地径生长量依次为1.81 mm、1.76 mm、1.73 mm。原因在于嫁接过程中,利用同品种接穗嫁接(本砧嫁接),有利于嫁接苗愈合,缩短 了嫁接后愈合时间,油茶苗生长期有所加长。③生根粉浓度的水平1(0×10-6)、水平2(1 000×10-6)、水平3(1 500×10-6)的地径生长量分别为1.76 mm、1.76 mm、1.78 mm,差异不大,但水平3稍微优于水平1和水平2,表明采用适宜浓度的生根粉溶液浸泡嫁接后的苗木对地径的生长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2.3 苗高

1)应用SPSS进行处理组合间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9)。

表9 处理组合间苗高方差分析Tab.9 Seedling height ANOVA between treatment combinations

由方差分析结果表明,P≈0.000<0.01,说明试验处理组合间的苗高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在嫁接过程中,不同的处理组合对油茶苗高生长量影响差异极大。

2)利用极差分析法,分析各因素、水平对苗高生长量的影响大小(表10)。

从表10中可看到,RC>RA> RB>RA×C,即接穗粗度是影响油茶苗高生长的最主要因子;接穗品种是影响油茶苗高生长的重要因子;处理嫁接苗的生根粉浓度对油茶地径生长的影响不大,为次要的影响因子;接穗品种和接穗粗度的交互作用对油茶苗高生长的影响较小。

表10 油茶各处理组合苗高主次因子分析Tab.10 Seedling height effects factor analysis between treatment combinations

3)通过水平间极差比较可知,XA1>XA2>XA3,XB3>XB1>XB2,XC3>XC2>XC1,即A因子的水平1最优,B因子的水平3最优,C因子的水平3最优。因此,油茶地径生长的最优组合是A1B3C3,即“德林油B1+1 500×10-6生根粉溶液处理嫁接后的苗木+接穗粗度4.01~6.00 mm”,120 d时,平均苗高为11.2 cm。油茶品种、处理嫁接苗的生根粉浓度和接穗粗度均是最优理论处理组合的指标,证明了试验的可靠性。

4)对试验因素的各水平进行方差分析(表11),

从表11中可见,PA=0.006<0.01,PB=0.064>0.01,PC=0.000<0.01,表明试验的3个因素中,仅油茶品种A和接穗粗度C因素的不同水平对嫁接苗苗高生长具有极显著的差异影响。

表11 嫁接因素水平间方差分析Tab.11 Grafting factors levels ANOVA

5)进一步对因素的水平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为:①接穗粗在1.50~6.00 mm时,接穗越粗,苗高生长量越大,以水平3(4.00~6.00 mm粗度)的平均苗高生长量最大,为10.5 cm。水平1(1.50~2.50 mm粗度)、水平2(1.51~4.00 mm粗度)的平均苗高分别为7.5 cm、8.4 cm。水平3明显优于水平2和水平1。说明接穗粗度不仅影响嫁接苗成活及地径生长情况,同时还影响苗高的生长。②接穗品种的3个水平间苗高生长量差异不大,但水平1(德林油B1)稍微优于水平2(德林油B2)和3(德林油H1)。以德林油B1为砧木,德林油B1、德林油B2、德林油H1分别为接穗,嫁接120 d时,平均苗高分别为9.4 cm、8.9 cm、8.0 cm。因此,采用本砧嫁接可以缩短愈合时间,苗木生长期有所加长,苗木生长量增加。③生根粉浓度的水平1(0×10-6)、水平2(1 000×10-6)、水平3(1 500×10-6)的苗高生长量分别为9.0 cm、8.2 cm、9.1 cm,差异不大,但水平3稍微优于水平1和水平2,表明采用适宜浓度的生根粉溶液浸泡嫁接后的苗木对苗高的生长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3 结论

1)接穗品种(A)、生根粉浓度(B)和接穗粗度(C)3因素对嫁接成活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影响。

9个处理组合,嫁接120 d时,嫁接成活率为62.22%~92.22%,最高为处理组合3,最低为处理组合9;影响油茶嫁接成活率的主次因子分别是A>C>B。

试验3因素的水平对油茶嫁接成活率均具有显著的差异影响;水平间多重比较结果,A因子的水平1(德林油B1)优于水平2(德林油B2)和水平3(德林油H1);B因子的水平2(1 000×10-6)和3(1 500×10-6)差异不明显,且明显优于水平1(0×10-6),表明生根粉溶液浸泡嫁接后的苗木嫁接成活率显著提高;C因素的水平3(4.01~6.00 mm)的成活率最高。促进油茶芽砧嫁接成活率的最优理论处理组合为A1B2C3,即“德林油B1+1 000×10-6生根粉溶液浸泡嫁接后的苗木+接穗粗度4.01~6.00 mm”。试验中,A1B3C3处理组合的嫁接成活率最高,达为92.22%,后者除B因素的水平3代替水平2外,其与2个因素的理论和试验水平一致,证明试验的可靠性。

2)接穗粗度(C)对地径生长具有极显著的差异影响,接穗品种(A)和生根粉浓度(B)对油茶地径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9个处理组合,嫁接120 d时,地径生长量为1.52~2.07 mm,最高为处理组合3,最低为处理组合5;影响油茶地径生长的主次因子分别是C>A>B。

试验的3因素中,接穗粗度因子的3个水平对油茶地径生长具有显著的差异影响;水平间多重比较结果,A因子3个水平的差异不明显,水平1(德林油B1)稍微优于水平2(德林油B2)和水平3(德林油H1);B因子3个水平的差异不明显,但水平3(1 500×10-6)稍微优于水平1(0×10-6)和水平2(1 000×10-6);C因子的3个水平对地径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水平3(4.01~6.00 mm)明显优于水平1(1.50~2.50 mm)和水平2(2.51~4.00mm)。促进油茶地径生长的最优理论处理组合为A1B3C3,即“德林油B1+1 500×10-6生根粉溶液浸泡嫁接后的苗木+接穗粗度4.01~6.00 mm”,试验中,A1B3C3处理组合的地径生长量最大,为2.07 mm,后者的3个因素的理论和试验水平一致,证明试验的可靠性。

3)接穗品种(A)和接穗粗度(C)对苗高的影响差异极显著,生根粉浓度(B)对苗高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9个处理组合,嫁接120 d时,苗高生长量为7.0~11.2 cm,最高为处理组合3,最低为处理组合5;影响油茶地径生长的主次因子分别是C>A>B。

试验的3个因素中,接穗品种和接穗粗度因子的3个水平对油茶苗高生长具有显著的差异影响;水平间多重比较结果,因子A的3个水平对苗高生长的影响差异明显,水平1(德林油B1)优于水平2(德林油B2),且均优于水平3(德林油H1);B因子的3个水平对苗高生长影响差异不大,但水平3(1 500×10-6)稍微优于水平1(0×10-6)和水平2(1 000×10-6);因子C的3个水平对苗高生长影响差异明显,水平3(4.01~6.00 mm)明显优于水平1(1.50~2.50 mm)和水平2(2.51~4.00 mm)。促进油茶苗高生长的最优理论处理组合是A1B3C3,即“德林油B1+1 500×10-6生根粉溶液浸泡嫁接后的苗木+接穗粗度4.01~6.00 mm”。试验中,A1B3C3处理组合的苗高生长量最大,为11.2 cm,后者的3个因素的理论和试验水平一致,证明试验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A1B2C3(德林油B1+1 000×10-6生根粉溶液浸泡嫁接后的苗木+接穗粗度4.01~6.00 mm)是嫁接成活率最高的组合,但对地径和苗高的生长不一定最好。综合考虑嫁接成活率、地径、苗高3个指标,最优的处理组合为“德林油B1+1 500×10-6生根粉溶液浸泡嫁接后的苗木+接穗粗度4.01~6.00 mm”。嫁接120 d时,嫁接成活率、地径、苗高数值分别为92.22%、2.07 mm、11.2 cm。

[1] 庄端林.中国油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 德宏州林学会.德宏林业[Z].德宏:德宏建盈彩印有限公司,2011.

[3] 何方,胡芳名.经济林栽培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4] 袁昌选,舒广州.影响油茶芽苗砧嫁接成活率主要因素分析[J].贵州林业科技,2010,38 (4): 45-47.

[5] 韦蒲茂.油茶不同无性系嫁接育苗效果的调查[J].湖南林业科技,2010,37 (4):36-39.

[6] 左继林,巢军,陈秦.油茶芽苗砧嫁接的技术环节[J].江西林业科技,2001(2): 19-20.

[7] 杨恩菊,尹加笔.德宏州油茶芽砧嫁接技术[J].林业调查规划,2009,34 (4): 121-123.

[8] 蓝延明.油茶栽培技术[J].安徽林业,2003(1): 15-17.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urvival and Growth on Grafted Seedlings ofCamellia

GAO Ping, YANG Limei, YANG Fayu, CUN Deshan, YIN Jiabi

(Dehong Prefeture Wild Animal Rescue Center, Luxi, Yunnan 678407, China)

In order to study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afting survival rate and seedling growth ofCamelliaoleiferabuds, three factors of scion variety (A), rooting powder concentration (B) and scion thickness (C) were selected, and each factor was set to three levels of L9 (34) orthogonal test desig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actor A had a great effect on the graft survival rate ofCamelliaoleifera; factor B was not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grafting survival rate, ground diameter and seedling height; factor C mainly affected the growth of seedling ground diameter and seedling height ofCamelliaoleifera.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three indexes of survival rate, ground diameter and seedling height, is A1B3C3. After grafting for 120 days, the graft survival rate was 92.22%, the diameter was 2.07 mm and the seedling height was 11.2 cm.

Camelliaoleifera; bud grafting; seedling survival rate; scion varieties; rooting powder concentration; sciontion thickness; Dehong Prefecture

10.3969/j.issn.1671-3168.2017.02.018

-2017-03-24.

高 苹(1986-),女,云南陆良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木良种繁育研究.

尹加笔(1968-),男,云南梁河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木良种繁育研究.

S794.4;S722.8;S723.2

A

1671-3168(2017)02-0076-06

猜你喜欢
德林粗度苗高
基于TRU 系统对南山植物园川山茶根系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烤烟井窖式移栽不同苗高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河南省刺槐优良无性系引种筛选试验
结果母枝粗度对南丰蜜橘果实品质的影响
台湾桃园德林寺
葡萄定植当年冬季修剪技术
香椿嫁接技术研究
南丰蜜桔结果母枝粗度≤2.5 mm果实品质最佳
整形外科学专栏策划顾问夏德林教授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