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晨秀,吴晟,张叶,杨茜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芜湖241000)
高职高专基础化学课程碎片化模式构建研究
俞晨秀,吴晟,张叶,杨茜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芜湖241000)
依据碎片化时长和构成要求,结合碎片化和系统化在课程构建中的关系与作用,对基础化学课程碎片化模式进行探索,为新媒体时代课程碎片化模式的有效构建提供参考。
碎片化;基础化学;高职高专
众所周知,手机是当下广泛使用的个人产品,其强大的功能已经完全满足了交互式学习要求,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也使网络资源不断丰富,从而催生出移动式、泛在式等多样态的学习方式。但是,目前网站上呈现的课程都是以课为基本粒子,每粒子时长40分钟左右,显然不适应移动式和泛在式学习要求。在当今网络普及的新媒体时代,学生课后或课上利用手机等设备学习逐渐常态化,如微课和慕课就是借助视频的网络教学。因此,课程碎片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针对基础化学课程碎片化模式构建进行相关研究。
基础化学课程是一门整合课程,是医药卫生院校诸多专业的必修课,包括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及分析化学4种整合形式。其中,最突出、最有效的整合体现在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整合方面[1],其他则是内容压缩再拼接式的整合。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整合主要包括物质结构基础、药用元素化学、溶液、化学分析基础、四大平衡与四大滴定、速率与平衡6个模块,除速率与平衡模块外,其他模块都是重新构建的整合模块。因此,在进行课程碎片化时,既要化整为零,又不能盲目拆分;既要保持6个模块的内容划分及整合特性完整[2],又要满足移动式和泛在式学习。
毫无疑问,学习时间与学习效果有关。但对一个知识点,并非学习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注意力、记忆力和学习能力是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环境、年龄、情绪等也会对学习效率产生影响[3,4]。那么,课程碎片化粒子的时长多少为宜呢?我们对我校学生进行了相关实验,具体如下。
将药学类专业同年级240名学生,按照男女均等、成绩均等分成6组,每组对应一个课程时长;选非药学类专业的同类新知识(3种化妆品介绍)并将其分成30个知识点,以每5分钟10个知识点方式介绍。整个介绍均由同一教师在同一地点完成,将不同时长下各组学生知识点学习效率绘制成图,具体见图1。
图1 学习时长对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曲线
由图1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效率是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的。单纯介绍性知识以记忆为主,在5分钟之内学生有较高的学习效率,之后大大下降,在10分钟之后虽然下降减慢,但学习效率已经很低。因此,单纯介绍性知识碎片化时长最好控制在5分钟之内[5]。对于理解性知识,为保证知识点完整,时长相对较长,结合全国微课大赛时长[6]与叶克斯—多得森注意力曲线发现[7],以不超过15分钟为宜。
3.1 碎片化粒子的讲解程度
众所周知,知识点讲解程度不同学生接受程度也不同。在单纯讲述基础上,增加分析、归纳、练习等环节是提升讲解效果的手段。以“杂化要点”和“周期表结构”两个知识点为例,对比不同讲解程度下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讲解程度下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
由表1看出,适度增加分析、归纳和练习等环节能提高教学效果,但并非时间越长越好。碎片化粒子的时长与知识的属性有关,“杂化要点”是以理解、分析、比较为主的知识,属于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中的“领会和应用”一类[8],增加分析和归纳环节,学生成绩提升明显。而“周期表结构”是以陈述、介绍为主的知识,属于教育目标分类法中的“知道”类[8],增加归纳环节,学生成绩提升明显。因此,碎片化粒子的讲解要结合知识属性和时长,设计不同的讲解程度,总体而言,多手段运用有利于教学。
3.2 碎片化粒子设计时需要注意的方面
碎片化粒子是小的,但又是完整的,因此,讲解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教学主要有3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小结阶段。在碎片化粒子设计中,准备阶段尤为重要,既要快速引起学生兴趣,又要迅速入题,建议用特别吸引人的事、物、图及视频来导入。而在小结阶段要高度概括,既要归纳实质,也要易于接受和记忆。(2)整个教学中语言要浅显易懂、简洁精炼,表格和图不易过多,尽量用一张图或一张表表达出来,嵌入的视频时长最好不超过2分钟。(3)碎片化粒子一定是独立、完整的知识点,相当于仪器的一个部件,而不能将部件剪碎。如“杂化要点”就包括杂化的对象、特点两部分,不能分开,建议用杂化对象分析导入,既加深理解,又快速点题。(4)虽然碎片化粒子是独立的,但又是课程的一部分,所以,每一个粒子资源的设计风格要与课程资源的整体风格一致,以提升课程整体水平。
基础化学课程包括6个模块10章内容,如果在章目录下就碎片化,势必支离破碎。那么,既保持课程的知识脉络和系统性,又能实现碎片化学习,应该在课程的哪一级目录下开始碎片化更合适呢?一般保持课程的章和节,课程的属性就能保持了,且每一节的一级标题内容讲解时长多在15分钟以上,完全满足碎片化要求。因此,在章节之下的一级标题内进行碎片化,既可获得独立的碎片粒子,也保留了课程的完整性。如《基础化学》教材第六章“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第一节一级标题下碎片化设计见图2。
如果一级标题内容太多,可在次一级标题下碎片化。因此,课程碎片化的构建是:课程→章→节→一级标题→碎片化,或课程→章→节→一级标题→次级标题→碎片化。总之,碎片化要既保持课程的属性,也要具有完整的粒子,这样才能满足课堂教学和移动式、泛在式学习要求。
图2 理论模块的碎片化设计举例
对于实验课,由于内容相对独立,可以按照能力模块或学习任务模块等进行碎片化。基础化学课程的实验一般分为基础知识概述和应用实例两大模块。为突出能力培养,我校设计了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应用实例三大模块。基本知识模块包括实验室要求、试剂存放原则、安全防护、事故处理等项目,基本能力模块包括玻璃仪器洗涤、常用玻璃仪器使用、称量物质、取液体、溶液配制等项目,应用实例模块包括分离提取类、性质类、滴定类和设计及综合实验等项目。碎片化可以根据项目的大小,在项目级或者项目下一级展开。如基本能力模块中的取液体项目碎片化设计见图3。
图3 实验模块碎片化设计举例
微时代碎片化学习是大势所趋。只有遵循碎片化粒子属性和保留原课程属性,满足移动式、泛在式学习样态的碎片化模式,才是一种科学的课程构建模式。
[1]俞晨秀,陶文娟,吴剑,等.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化学基础类课程模块化整合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8):134-135.
[2]俞晨秀,王文,石羡.药学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整合的模式构建及特质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2(2):76-78.
[3]白益民.学习时间与学习结果关系模型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1999(6):1-7.
[4]黄梅.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延长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10):103-104.
[5]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第二届全国高校(高职高专)教师微课教学比赛评审规则[Z].2014.
[6]陈站胜.碎片化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微课程内容设计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5):218-219.
[7]露西·乔·帕拉迪诺.注意力曲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8]安德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完整版)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 00 9.
G420
A
1671-1246(2017)11-0131-02
注: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3gxk110);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2014jyxm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