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彭超鹰 彭雷
马晓红:我就是为第一而来
文/本刊记者 彭超鹰 彭雷
在东莞,谈到幼儿教育,许多家长都会竖起大拇指提到马晓红的名字。
在东莞市塘厦镇,选哪所幼儿园上学,大家都会削尖脑袋要往马晓红的塘厦镇第一幼儿园里挤。
2005年之前,塘厦镇的幼儿教育可不是这样子的,大家都是奔着民办幼儿园去。提起当年的往事,马晓红感叹万千。
马晓红是东莞市首批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
马晓红是一位敢想敢做的园长。她说,我就是为第一而来的。
东莞市塘厦镇第一幼儿园简称为“一幼”,一幼就是要做第一,做好“一”文化: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流的幼儿园,对孩子的一种全面教育,将孩子培养成最棒的孩子。建园伊始,马晓红就给自己和第一幼儿园定好位。她欣喜地说道:“第一幼儿园是一张白纸,任由我们挥笔作画,从规划、设计到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我们全程参与,你说这样的第一幼儿园不做成第一如何是好?”
追随马晓红园长的脚步,穿越校园的每一个区域,亲历着钻地洞、过水池,攀岩、走缆绳,步步刺激惊险的体验;再折身进入四季芬芳的小园,有桃有李有花有草的休闲处,或品茗或二三人小聚,甚是恬适;顺指引而行,从一楼至二楼,小班、大班教室各具色彩,教室里最惹人称赞的是那些小小的体验区,幼儿们小小年纪就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着自己心中的角色……
追求自然生态的教育,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这是“一幼”的特色。马晓红着实为此下了一番功夫。
做一流的幼儿园,就要有一流的教师团队。
2016年4月16日,塘厦镇第一幼儿园正式开学,马晓红是2013年从塘厦镇中心幼儿园调过来的。教师团队就从中心幼儿园调过来一批骨干成员,其中有3位行政人员、6位班主任这样一种有梯队的教师团队。然后聘请了三十几位老师,就组成了现在教师团队。整个幼儿园有12个班,360个孩子,教职工73人。除了从中心幼儿园带过来的3位行政人员,7位班主任,其他的人员都是招聘选拔的,这些老师经历了7个月的跟岗培训,对幼儿园的文化非常认同,有着非常强的归宿感。“可以说,我们的教师团队是一流的。”马晓红自信满满地说。
“政府在硬件配备上的投入,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好的发展平台,在前期的设计施工中,我们已经将我们的教育理念渗透其中,这个理念就是:不怕苦,不怕累,克服一切困难。”马晓红善于将理念落实在实践中。
在开园的第一天,一幼进行了基本的军姿和队列训练;第二天进行军体操和军歌的学习;第三天就到户外,到大屏障森林公园进行拓展训练,如寻宝、突破险关、穿越电网、攀爬缆绳等一些障碍型的训练;体验一些野外型生存训练,如重走长征路这样的一些活动;第四天进行总结、分享,绘制自己的军训日记,对家长进行过程展示;第五天晚上举行露营,庆祝活动圆满结束。
军训后,家长的感受是觉得孩子独立、有担当了,孩子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幼儿园还请了公安分局的巡逻大队来进行擒拿术、格斗术的演练等,孩子看了后又有了新的梦想——“长大后我也要当警察”。其实孩子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娇气,只是我们家长习惯将孩子放在温室里养。同时也说明这样的活动开展是成功的。
当然,有了一流的团队,还要有一流的管理。
马晓红有一本《教职工手册》,被她视如《圣经》。这是她13年幼教的全部,也是“一幼”管理团队共同的智慧结晶。
“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谁有了我这本《手册》,谁就可以办好一所幼儿园了。”马晓红手捧着那本手册,无不自豪地说。
是的,学校文化无外乎校园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马晓红深谙此道,正是凭着她构筑的蓝图,将“一幼”建设成了第一流的幼儿园。
高起点建园,这是塘厦镇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因此,所有建设完全是按照广东省一级幼儿园的高配置来做前期设施设备的。
先进的幼儿园除了有完善而科学的制度建设,更离不开数字化教育的建设。塘厦镇第一幼儿园现在整体的管理模式接近自动化,所有管理都是一种数字化管理。
如从孩子进园的考勤到就餐,再到老师教学文件的放送,都是一整套的数字化管理。在以前,中心幼儿园的老师每天要报人数给厨房准备餐食,现在孩子早上进园刷卡后,信息就会传送到厨房,厨房里的工作人员可看到今天每个班实到的人数,然后按照人数进行分餐。另外,可以通过手机直接进行数字化办公,比如今天幼儿在园里是吃中餐还是晚餐,孩子还在家里,家长就可以在手机上操作定餐。
再如班级维修,如需报修什么,直接在网上报修就可以了。
“我作为园长,只要打开数字化管理平台,就可以看到今天有多少老师请假,来了多少孩子,孩子的身体状况怎么样,如需及时和老师联系,老师所有的电话号码我都可以从网上搜到,或者我要查某位老师的基本信息,直接到数字平台上就可以查到。教育教学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数字平台看到老师的状况和教案。整个数字化管理,课题的开展都是根据幼儿园各个方面的实际工作来进行的,边做边积累经验,不断地成长。”马晓红津津乐道数字化管理带来的便捷,并为“一幼”管理上了一个台阶而欣喜不已。
2015年,东莞市市一级评估小组来园评估,东莞市实验幼儿园原园长叶银仙在总结时,给予了“一幼”很高的评价:“一幼飞跃式的发展让我惊喜。”
什么是自然生态教育?
生态即包含:环境生态,人文生态。
人文生态具体体现在一个学习团队,一种“家”的文化,师幼之间一种和谐的关系。
“我们的行政会议主要体现事务型的管理,我们的团队会议前半部分以轮流主持的形式进行,比如今天由园长主持,由园长带给大家一种新的思想。比如我在杂志上看到一种新理念和思想,我觉得值得推广,我就会在这个会议上用前段时间的半小时左右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就是把所有的会议跟我的学习连在一块,跟我们的教师成长连在一块儿。我的教研活动也是如此,不光是听完课就完事了,比如我今天有听课的任务,那么我就会考虑今年我重点抓老师的哪个方面的成长,先定好一个基调,再进行前期理论培训,然后告诉老师此次教研活动我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用什么样的形式,之后我们再讨论如何进行。开展模式有可能是资质较老的老师带着新老师,也有可能就是新老师去上同样的一个教学活动,我们行业内称之为一课多研,由几个新老师一起用自己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讨论完以何种形式进行后再去落实,落实完之后再进行总结。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一个系列的,不是单独的,老师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得到了成长。”马晓红将生态教育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的管理,并擅长以人文的情怀感动和影响着每一位教师的成长。
“对老师我是比较尊重、关心他们的,落实到老师自身的一些关心,如孩子的就读、家属的工作、终身大事等,算是较切实的一些关怀。”老师在这个平台有了成就感和归宿感,才会与幼儿园共同成长。
一幼经常会和一些单位,如公安分局、医院等单位进行一些联谊活动,让老师们多与社会接触,也便于老师扩大找对象的范围,解决好他们的婚姻大事,切实解决个人的后顾之忧,真正让老师留得下,守得住,才会在此安营扎寨做好本职工作。
另外,尽可能地创造一些机会,让优秀教师发挥作用。如园里有一批优秀的老教师,马晓红就组织他们成立了一个讲师团,带他们外出讲课、培训,让他们除了幼儿园有更多的成长平台,让其专业得到更好的发展。现在塘厦镇第一幼儿园有4位塘厦镇家庭教育讲师,他们会在不同时间到民办园进行家庭教育讲座;在市妇联的“莞香花”沙龙做主持,这些老师非常优秀,他们感觉到在这个园得到的成长很大,这些平台都是马晓红为他们争取的,给他们找各种成长的途径。
到其他民办园的培训,马晓红会给所培训的园分别设计一套课程,再带三四位老师过去进行培训,比如给清溪中心幼儿园及厚街等镇区的一些幼儿园的园长进行培训,内容有新园的规划、建设等,与大家分享办学思想及教学管理,还有如何组织大型活动的策划培训等。
在塘厦镇第一幼儿园,除了马晓红是东莞市首批的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有5位塘厦镇的名师,还有4位东莞市的名师工作室培养对象。
“在3年内有这样的成绩,与我们前期做的充分准备工作有密切联系,因为有前期为老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成长平台,才有后面的成长和成就,老师在这里才特别有成就感和归宿感。”马晓红最欣喜的是看到老师的成长。
“还有就是彼此间的信任,在一些大型的活动中,前期策划我会给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实施过程就会交给负责人带领小团队进行独立组织,比如“混龄运动”就交由体育团队全权组织,“军训混龄活动”就交由大班的年级组长带着他的老师进行全程组织,我们就站在后面进行服务,让负责人走在活动的前面,老师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飞速成长的。”她接着说道。
塘厦镇将要建第三所公办幼儿园,培养人才和发现人才是关键。一幼就像一个“黄埔军”,为塘厦镇幼教事业不断输送人才。在一幼才做了3个月副园长的卢鹏飞,现在就可以调往新园的园长职位,他走了后,又可提升一个新的人上来做副园长,那么这潭水就活了。以前从中心幼儿园带来的骨干教师,现在都成长为行政核心管理团队成员。
“自然生态的教育让我们乐在其中,让我们不断成长,我们很感谢马园长的培养。”新上任三幼的园长卢鹏飞如是深情地说道。
一幼的课程组织以主题探索活动、分科教学、区域活动为主体,以一日生活环节,各类活动为辅导,以五大领域为教育内容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塘厦第一幼儿园的特色课程。
在幼儿园特色这方面更多的是体育活动,每周一至周四下午,从小班到大班,进行打破班级、打破年纪的户外活动,叫“户外混龄体育”。举行这个活动的初衷,是因为现在的大班小朋友独生子占多数,习惯了独来独往,在家里没有兄弟姐妹,在幼儿园里,要让他们融入到大家庭,感受到互帮互助的温暖,让大班的孩子带领年幼的小朋友克服一些困难跨越一些障碍,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知道年纪大的哥哥姐姐要关爱年幼的弟弟妹妹,教弟弟妹妹一些他们自己难以做到的事情。
幼儿园户外环境有小车区、轮胎区、拓展区、洒水区等四五个区,孩子们在里面进行一些自主性的活动。比如在小车区,大班的哥哥姐姐骑着双轮或三轮车带着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去采购、送邮件、逛街等。有一些器械摆在这些场景中,有的孩子扮演邮差,有的孩子扮演驾驶员,各个区分不同的场景,由孩子自己选择去哪个场景,扮演哪种角色。对于扮演什么角色,孩子从早上到幼儿园就会开始做计划,计划好今天要到哪个区去参加活动,在这个活动中要扮演哪种角色,他就会去这个区,为扮演的角色提前做好相关准备。例如今天计划去洒水区,那么他就要穿雨靴或凉鞋,带游泳衣、浴巾、换洗衣物,因为到洒水区玩水衣服很可能会湿掉,孩子就需要自己准备一些东西,到了下午的时候,他就跟着大队伍分流到各个区域,自主到自选的区域玩耍。在洒水区里投放了一些轮胎、水枪、球等,孩子们可以在里面玩自己喜欢的东西,做自己想做的游戏;洒水区里有湿沙区和干沙区,几个孩子一起在里面“藏宝”,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埋在里面,再让伙伴想办法找到“宝藏”挖掘出来。
通过这样的形式来玩游戏,让孩子在各区域里有主题、有目标地做一些事情,让他们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自己分工去玩游戏,在这样的一种环境里,大孩子和小孩子一起玩。
“混龄运动”“区域动动”等,给孩子自由、自主的活动时间,一般一天之内就一个教学活动,上午用一个小时进行区域活动,每个班都会让孩子自主地去选择一些游戏区域玩耍,老师主要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给孩子们。主要区域有班级小区域和公共的大区域。园内公共区域有美术馆、图书馆、科技室、音乐室等。
“做‘混龄游戏’的资源,一是我们团队中有4位研究生、硕士,对课程系统的研究做得比较好,另外我们有3位专职的体育老师,都是体育专业大专或本科专业毕业的,所以活动的设置也有其专业的特点。我们幼儿园现在有5个东莞市的市级课题,这些课题都是结合幼儿园实际教学教学的各个方面发展制定的,例如幼儿园学习心理团队的建设;户外混龄运动团队的开展、实施;一日活动中过渡环节的核心价值,等等。真正让每一个课程落地,且能让孩子乐学、善学,在快乐中健康成长。”马晓红发挥教师专业团队的优势,在课程上大胆创新,探索出一条特色课程之路。
教师每天早晨用15分钟时间制定一整套有益孩子身心健康的方案。如早晨:早操、体能大循环、体能训练,这套活动是针对中班、大班的孩子;中间有一个户外的活动,是针对小班的孩子,其他孩子则在户外进行游戏。下午:“混龄运动”。在整个安排中,上午有体育老师的课,以保证孩子有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这样的话,孩子就不会不快乐,不会不健康。
另外,幼儿园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军训露营、英语活动、复活节活动、圣诞节活动等,让孩子在这些活动的体验过程中去感受一些异域的文化。
“六一,我们不会去举办大型的文艺表演,我觉得这样对孩子成长不是很有益,我们会在六一那天布置若干游戏的景点,让孩子以游园的形式来自由地选择,自主地参与,不希望对孩子有太多管束。还有,毕业典礼的形式也在尝试作一些改变,在具有仪式感的现场,让孩子能够回顾三年以来他在学校的成长历程,让孩子去表述自己的感受,见证自己的成长。由爸爸妈妈‘痣’等这样的仪式,让他感受到自己从幼儿园毕业了,给他颁发毕业证,告诉他你成长了,很快就成为一个小学生了,这就是一个体验、感受自身成长的过程,而不是体现大型的文艺表演这种简单的层面上。还有一些活动,如参观小学、春游、秋游等,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有不同的体验及感受。”马晓红真心为孩子的成长着想,她想培养孩子从小独立、自主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她说,温室里是得不到健康和快乐的,只有用心去做好每一个环节,才没有任何风险。
2000年,马晓红作为随军家属从长沙调到塘厦镇中心幼儿园,第一年负责保教,第二年提为园长,做了13年的园长。她用5年的时间将塘厦镇中心园从规范幼儿园建设成为省一级幼儿园、省绿色幼儿园。从2013年调到镇教育局开始,她筹建第一幼儿园,从设计、装修、采购、招聘至管理全面负责,用一年的时间将第一幼儿园建设成为市一级幼儿园。在塘厦镇工作的15年里,她担任一届东莞市妇女代表,连续三届担任东莞市人大代表,积极为东莞的幼教事业荐言献策。
谈到自己的创业史,马晓红深有感触:“刚到塘厦时,听别人说本地人都很排外,我认为这种排外只是一个开始,当你的工作做到让他们认可时,他们就会将你当成家人,这是我最深刻的体会。记得2011年开家长会时,我在台上讲话,下面家长的声音比我的还大,家长们讲的都是塘厦本地话,我听不懂他们在讲什么,他们也听不懂我的话。他们说‘个戴眼镜的园长,讲了一上午也不知道在讲什么。’后面我就规定,不准爷爷奶奶来开会,一定要爸爸妈妈来,这个规定的实施过程也受到了一定的阻力。”
“当时幼儿园规定不学拼音,也引起了一些家长的不满,很多家长都将小孩送到了民办幼儿园,因为在那里可以‘学知识,学拼音’。在过了两到三年后,从中心幼儿园毕业的孩子到了小学后,渐渐的就体现出优势,从根本上改变了孩子,教学的思维、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小学的一些老师对我们中心幼儿园毕业的孩子刮目相看,我们幼儿园的口碑就出来了。”
“从2001年到2005年,幼儿园本地和外地的孩子各占一半的比例,好多本地的家长不选择我们,他们觉得这个幼儿园学不到东西。到了2005年时,本地孩子占70%到100%,再到现在的通宵排队抽签抽学位,大概是200个人抽70个人这样的状态,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成功,以及家长对我工作的一种认可。说起塘厦幼儿教育,许多家长都会竖起大拇指提到我的名字。”
真正让马晓红感到成就感的主要体现在老师的进步,以及办学思想落实在孩子身上后,孩子所得到的成长。单从孩子的眼睛里面再也看不到乡土的气息了,跟城市的孩子是没有差别的。
2007年,广东省的专家来园里进行省一级评估,他对马晓红说了一句非常有感触的话:“走到你们幼儿园就像走进了市区的优秀幼儿园。”
这句话是对马晓红办园成效的肯定,在对孩子的评估上,他说道“你们的孩子发展得很好,都很有灵气。”这样的孩子,到了小学怎么会不优秀。孩子的成长,改变了塘厦整体的发展及素质面貌,这是功不可没的。马晓红非常满意自己付出后得到的回报。
2009年,马晓红也被评为广东省的评估专家,她前往其他各个市评估,评完回来后她再看自己的幼儿园,觉得在省里也算得上是好的幼儿园,不评管是幼儿园的环境建设,教师团队建设,以及孩子的成长方面,都觉得自己做到了“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