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音乐传统曲牌《长歌》(送郎调)艺术特征探析

2017-06-19 16:44戴彦敏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名作欣赏 2017年17期
关键词:曲牌曲调乐句

⊙戴彦敏[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赣南客家音乐传统曲牌《长歌》(送郎调)艺术特征探析

⊙戴彦敏[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长歌》也称《送郎调》,是客家音乐传统经典曲牌之一。本文从其产生,歌词特点,音乐要素特点,唱腔特点,思想情感表达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客家音乐 曲牌 长歌 艺术特征

“一送里格红军,介子格下了山”的歌声一响起,我们便知这是《十送红军》的曲调。这样一首妇孺皆知,响彻大江南北的经典歌曲是根据江西赣南客家民歌《长歌》(送郎调)加工改编而成的。歌中的声声叮咛,旋律的悠扬动听,情感的依依不舍,绵长委婉,无不透出客家传统曲牌《长歌》(送郎调)的身影。

一、《长歌》(送郎调)的产生

《长歌》曲调流传于民间,历史悠久,是一首较原始的传统民间小调。歌词多达十至十二段。曲短词长反复歌唱,故谓之“长歌”。《长歌》能够填创多侧面的题材内容,如送别、劝慰、探访、劝告、诉苦、采茶、送妹、劝郎等,可在屋内唱,可边走边唱,或边劳动边唱等,情绪有忧郁、委婉,有控诉、责骂,也有欢快、抒情。赣南采茶戏取这一赣南民歌成为赣南采茶戏常用的传统音乐曲牌之一,《送郎调》正是源于这一代表性的曲牌。

当时在赣南山区的农民们生活艰辛,甚至有温饱都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景况所迫之下,他们不得不离别家乡,告别亲人,外出谋生。一方面,外出谋生必然有着无法预料的风险,但为求那一线生机却不得不外出;另一方面,远行往往是孤身前往,必须独自承受离开亲人的内心挣扎与痛苦。当这两种复杂、纠结的思想感情交织在一起,甚至发生强烈的碰撞时,冲击性的情感波澜便激发而出。于是,埋藏在心底的与亲人离别的不舍与无奈、哀怨和抑郁之情,便借助歌声表达出来,这就产生了《送郎调》。歌中描绘的是妻子送郎出远门的情景,情感表达丰富、深厚。用唱的方式抒发内心情感,情意绵长,悲切哀婉;唱腔中的叹息声,如泣如诉,欲言又止,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此曲为多词的分节歌,有十二段唱词,显得很长,以后人们又把《送郎调》叫作《长歌》。在赣南采茶戏《上广东》一剧中表妹(妻子的爱称)送表哥(丈夫的爱称)去广东做生意,一路上边走边唱,表妹送他盘缠(路费),交代表哥不要乱花,要爱惜钱,就是唱的曲调《送郎调》。

二、《长歌》(送郎调)的艺术特征

(一)歌词内容及特点

这是一首叙事体民间小调,全歌都是叙述妇女送丈夫出远门时的亲切叮咛,表现出赣南妇女的善良、朴实。

这首歌一共有十二段歌词,直白如话。每段歌词都以数字开头。从一送柜子边、二送房门边、三送天井边、四送门楼下、五送大门口、六送大路中,一直到十二送到渡船头。每段都详细地叙述着自己对丈夫的关怀、牵挂、体贴和希望以及表达对爱情坚贞不移的决心。

每段的第五句均有称谓“哎呀,亲表哥”以加强第五句的语气,把恋恋不舍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将妇女的柔情展现得更为有声有色,显得风格色彩别具一格。

赣南是客家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属客家方言区,主体歌词中也用了不少方言,如:“捱”(我)、“捱哇”(我说)、落大雨”(下大雨)等。每句歌词都引入了“里格”“格子里格”这些具有赣南客家地方风格的衬词,展现了语言的魅力,富有浓郁的地方气息。而且是每半句就加入衬词,加大了歌曲的密度,使得歌词节奏拉开了一倍,给人以欲说无言、欲唱无声、似断又续之感。

《送郎调》谱例

主体歌词以七字一句居多,也有九字一句的。韵辙基本统一,六句歌词中,一、二、四、六都押前韵,如“边”“钱”“连”“添”“年”等,声调基本上都是平声和上声,使得歌词语言连贯、统一、自然,感情淳朴、深切。

歌词运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法。例如第一段歌词运用直叙的手法,其中第一句叙述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句分开叙述了“两吊钱”的用处,最后用嘱咐的语气要“表哥”爱惜钱。第二段歌词则将顶真和双关相结合,“门边”——“手搭门边”——(门)“响连连”,第四句歌词话锋一转表达了妻子对丈夫不舍却又不好意思让婆婆知道的心理活动。第三段运用起兴与夸张手法相结合的方式,第二、三句是起兴,说的是希望天上有乌云,下大雨,第四句表达了“雨天留人”的真实想法。最后一句“歇了一夜当一年”是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妻子对丈夫深切的依恋之情。

(二)音乐要素的特点

《长歌》(送郎调)的音乐基调是缠绵、悱恻和委婉的,旋律流畅,曲调富有浓郁的田园山野风味和鲜明的赣南地方特色,与歌词相得益彰,既叙述出妻子与丈夫的日常生活,又表达了妻子与丈夫的淳朴、深厚的爱情。

该曲是徵调式,是甜美的田园抒情诗般音乐意境的典型代表。调式中上、下属音及其他主要支柱音对调式主音的倾向性非常明确而强烈,调式概念清楚。此曲中出现了偏音“变宫”,所以此曲是六声徵调式。第六小节的“变宫”作为经过音处理,不占强拍位置,起到美化、装饰旋律的作用,进一步表达出离别的思绪和情感。

旋律展开有一定的章法,开首第一小节的音调和节奏是以后各乐句的基础,具有“核腔”的地位。每句都出现了“6156”这样的旋律音型,前十六与后十六的节奏也在该曲中大量运用。围绕类似特征音列音组,音调以级进与同音反复为主。当聆听过一遍之后,我们便能从旋律、节奏型上熟识该核心曲调,记住其旋律。这一特点也成为《长歌》(送郎调)能成为经典曲调的原因之一。顶真的旋律发展手法也是此曲旋律发展的又一特点。第一乐句的落音与第二乐句的“商”音;第二句的落音与第三句的起音“徵”音;第五句落音与第六句起音“宫”音,音乐发展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好似夫妻难分难舍,感情绵绵长久。

曲调由六句组成,曲式结构严整,节拍正规,每句均由四小节构成,是“起承转合”的结构。作品为表达夫妻分别时的依依不舍,每个乐句落音都拖一拍,即每个乐句的结尾音都有两拍,而且,每个乐句的第二小节都是切分节奏,旋律唱词在此又都有一拍半的拖腔作为每个乐汇的结尾。这种“断—断—连”的音型布局具有如说如诉、如歌如泣的音乐特征,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夫妻分别时的矛盾惆怅与深厚感情。

呼喊语是该曲的一个特色,为第五句的两小节,落音为“宫”,全曲的终止句与第二句的四小节曲调相似,且均落在徵音上,也与第一句的起音徵音相呼应,体现出作品的统一平衡性。

(三)唱腔特点

赣南为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受客家人语言、民俗、地域环境等因素影响,唱词、唱腔上形成了其独有的特点。《长歌》(送郎调)中的“里格”与“介子个”是客家方言中的衬字、衬词和语气助词,依腔从词演唱,使唱腔随着旋律节奏的起伏更易于抒发情感。曲调中每唱半句就会加入衬词,表现出情深意切、欲言又止,述说、嘱咐的唱腔中带着叹息、断续之感,表现出了浓郁的地方气息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曲调在唱法上为女声演唱,低音区起腔,中音区行腔叙述,运用轻唱、慢唱、拖腔等方式,使其抒情性更加浓厚。

曲调伴奏上运用了戏曲音乐伴奏中常用的“加话衬垫”等手法以及在说唱音乐中的一些手法来填补乐句与乐句之前的空隙,增强了音乐的连续性,对唱腔也起到了烘托作用。

三、结语

《长歌》(送郎调)这一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传统音乐曲调旋律优美,感情深沉,家喻户晓,它扎根于山区,与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劳苦人民同忧愁、共欢乐,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一枝“山茶花”。正是因为它如此朴实却深厚广泛的典型地域风格特点,才有了对其进行的再创作《十送红军》,当《十送红军》成为红色歌曲中的经典之一,《长歌》(送郎调)这样的传统曲调更是得到继承和发扬,使这首民间曲调盛久不衰,展示了赣南客家音乐特有的神韵,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赣南客家音乐,也为传统音乐真正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强的养分和持久的动力。

[1]谢征,肖艳平.赣南客家民歌探析[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2]熊琨.江西赣南采茶戏的唱腔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07.

[3]李江.赣南《长歌》的变化与发展[J].农业考古,2006(6).

[4]谢征.赣南客家音乐元素在部分影视音乐创作中的运用[J].电影文学,2010(2).

[5]任华.《十送红军》与赣南长歌的传承关系[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

作 者:戴彦敏,硕士,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赣南师范大学区域音乐舞蹈文化研究中心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工作及客家音乐文化。

编 辑:李珂 E-mail:mzxslk@163.com

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寂寞的锣鼓:社会学视角下的江西乡村曲艺保护与发展研究》(YG2013 098)

猜你喜欢
曲牌曲调乐句
《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D.574》钢琴伴奏演绎分析
心情如曲调般平衡缤纷
学生的弱点,教学的难点
曲牌性视角下的器乐曲《海青》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撞色雅痞,撞色乐章
凉州贤孝的曲牌曲调特点
曲牌体联套是古典戏曲的遗存
浅析钢琴演奏中乐句划分与呼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