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军敏[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从黄宗羲的寿序文管窥其文章观
⊙车军敏[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黄宗羲作为明末清初重要的文学家、经学家、史学家,著作颇丰,所写作品题材多样,内容广泛。同时作为浙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对甬上诸学士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黄宗羲的寿序文为切入点,探讨其所阐发的文章观。从黄宗羲的寿序文中所管窥到的文章观有:强调文章的传世价值;倚重古文,轻鄙时文;注重六经对文学的影响。
黄宗羲 寿序文 文章观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黄宗羲作为浙东学派的重要创始人,涉及领域众多,著作颇丰,对浙东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黄宗羲的传世文集中,有二十三篇专为他人祝寿所作应酬之文,但他的寿序文与当时文坛流行的这一文体所表达的思想截然不同,并不仅仅为应酬而作。黄宗羲在寿序文中表达了重要的经学、史学与文学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关于黄宗羲的研究蔚为大观,但是对其寿序文的研究却笔耕不均。本文以黄宗羲的寿序文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探讨其寿序文所体现的文章观。
黄宗羲作为一代文人,极其看重文章的传世功能。在寿序文中用子孙后代有文章流传的事实作为其人品的一项衡量标准。在《按察使副使郑平子先生六十寿叙》中写道:“亡国之戚,何代无之?天荒地老,先生出河西之馆,松菊犹存,敝庐无恙,有子复以文章鸣世,拟之古人,则袁季源庶为近之。季源仕故国同,国亡而遭告讦同,阴行其善于乡又同,得清容以为之子又同。”在此,作者用“有子复以文章鸣世”来表示对郑平子先生的赞扬。后代有文章传世,耀及先祖。作者将其比为宋贤人袁季源,加强了其称赞效果。在《郑兰皋先生八十寿序》中,黄宗羲对郑兰皋的美言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令子登朝,封加翰苑,以故国遗老,羽仪当世,子孙皆有文章,大名为时所宗。”在作者眼中,“子孙皆有文章”成为了郑兰皋扬名于世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可见黄宗羲对文章传世的重视。
文章传世,固然重要,但传世之不易,为时人所不识。黄宗羲在寿序文中也表达了文章传世不易的观点:“曾不三十年而事已如此,况欲垂之千百世之远乎?然后知古来之不及数十人者,其传非易事也。”文章传世三十年已属不易,况流传千百世。针对文章传世不易的事实,黄宗羲在序文中也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如何行文,使得其流芳百世。在《寿李杲堂五十序》中,黄宗羲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夫文章不论何代,取而读之,其中另有出色,寻常经营所不到者,必传文也。徒工词语,嚼蜡了无余味者,必不可传者也。昌黎‘唯陈言之务去’,士衡‘怵他人之我先’,亦谓学浅意短,伸纸摇笔,定有庸众人思路共集之处。故唯深湛之思,贯穿之学,而后可以去之怵之。”若为传世之文章,当思想出色,精湛经营,超乎常人思维,而不是仅限于辞工句美,且无甚文思,读来索然无味。
黄宗羲重视古文,极力崇扬古文的创作,而对明末清初为大多数文人所追捧并创作的时文提出很多批驳意见。黄宗羲以序文为例批驳了时文浮夸的文风。当时古文衰落、时文盛行的一个表现即为序文的流行,尤其为寿序文。黄宗羲认为寿序文为应酬之文,为时人所借用来表夸糜之意,为真正知文者所不屑。正如他在《施恭人六十寿序》中所指:“近日古文道熄,而应酬之所不能免者,大概有三,则皆序也。其一升迁贺序,假时贵之官阶,多门客为之;其一时文序,则经生选手为之;其一寿序,震川所谓横目二足之徒,皆可为之。盖今之号为古文者,未有多于序者也;序之多,亦未有多于寿序者也。其多之所以至于如此者,求文之家,不识古文词为何物,无所差择,不过以为夸多斗靡之资。”古文之道日渐没落,而应酬之文逐渐盛行,失却了古文创作的意旨。黄宗羲也创作了大量的寿序文,但是其所作之文与时人所作区别甚大,“一年之中,寿序恒居二三,盖即藉以序交情、论学术,与今所应征启文词不类。”黄宗羲用寿序文来交友、谈论学术,不失古文之道。
针对时文糜烂之风,黄宗羲在《万祖绳七十寿序》中侧面点出了其盛行的原因:“场屋习气,不用力古作而更畿易于时文;不订经史本处,而求故事于时文。”由于科举考试之风的影响,时文盛行。时人不惜诬枉情感与事实,作阿谀奉承之时文来求取功名利禄,而对古文用力甚少。正如同作者在《王君调先生七十寿序》中所说,“而先生以为文艺细碎,矫诬情实,求合乎有司,觊得一官,故不为也。”作者在此是赞扬王君调的高风亮节,不屑于作时文来合乎有司的需要而谋求高官俸禄。由此也可见当时人倾向于时文的原因所在。
黄宗羲在不同的寿序文中,较为分散地指出了古文之道衰落、时文盛行的事实,并提出时文存在弊端,无法成为流传之文的看法,同时提出对古文写作的诸多看法。于其中表达了自己重视古文,轻视时文的观点。
从以上的具体分析中可看出,黄宗羲在寿序文中注入了自己深刻的文学思想。黄宗羲注重立言,认为文章传世不易,主张以思想深刻的文章流传后世;注重古文,认为以求取功名利禄的时文必将衰亡,应选取自己性情所至的作家,学习古文创作;注重六经,推崇六经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应勤习六经,追本溯源。
①⑧⑨ 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第十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第22页,第23页。
[1]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2]方祖猷.黄宗羲长传[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3]李爱贤.黄宗羲寿序文刍议[J].鸡西大学学报,2014(5).
[4]李爱贤.论黄宗羲寿序文的内容及其艺术特征[J].语文学刊,2014(2).
作 者:车军敏,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张晴 E-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