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
摘要:隐性美是平面广告设计的重要表现手段,具有高度的创新价值。它不但能带给受众以美学享受,更丰富了平面广告设计的表现体系。平面广告设计中的隐性美,主要体现在包蕴深层次文化内涵与富有美学特色的设计,是隐性特征与平面广告设计的完美结合,是平面广告设计追求的境界。平面广告在具备了隐性美之后,其商业目的被掩饰在审美情调之下,广告的文化特性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本文在论述隐性美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对平面广告设计隐性美的体现进行了具体探讨。
关键词:平面广告设计;隐性美; 潜在价值;具体表现
一、平面广告设计隐性美的内涵
什么是隐性美?通俗地说,就是将“美”隐藏起来。事物的美感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方式,避开直接的方式,转而通过含蓄方法来展现事物的美感,就叫作隱性美。隐性美最初出现在语义学中,由于它的提出是基于深刻的哲学思想,并且符合人们实际的审美需求,后来被推广到了各个领域。隐性美具备深刻的哲学意蕴,符合美的基本规则,扎根于人们对美的执着追求当中。平面广告设计隐性美的内涵指的是,广告具备明确的美学特征,并且能够明而不俗,隐而不晦,在一种恰似青春少女的似水柔情中,去给广大受众带来持久的审美情趣。面对当前物欲、视觉符号混乱的时代,需要平面广告设计人员将发现美、创造美作为己任,创作出具备高雅审美情趣的平面广告设计作品。随着现代平面设计行业的发展,平面广告设计的热度不断提升,运用非直接的方式来表现隐性美成为平面广告设计中的重要策略。从艺术效果上来说,隐性美不仅能使广告设计作品保持最真实的艺术特征,还能使平面广告远离俗套和晦涩的表现,进而给受众带来一种回味悠长、意蕴难尽的审美享受。
二、隐性美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潜在价值
当前,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创意展示空间为人们的创作和交流提供了一个无比广阔的舞台。而未来,数字技术的发展将会使得这一过程更加高效,大众的审美取向也会随着网络覆盖面的增大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平面广告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更多的信息。为了达成这一点,设计师可以选择动态化的表现方式,将所要承载的信息分为外显和隐性两类。动态平面广告所具备的隐性美能随着运动进入受众的潜意识中,并与人们的大脑发生互动。这种互动所带来的参与性的审美愉悦感是分散式的,它不受空间的限制,就像潮汐一样将隐性的美感呈现出来。此外,伴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新型的生物、纳米以及合成等类型的材料适应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它们是人类未来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这些新材料一般具备着较高的可塑性,能够依据不同的需要而变化,因而非常适用于在平面广告
设计中表现隐性的美感。比如现在有很多设计师开始采用特殊的光敏材料来制作平面的海报,在不同光线的作用下,海报上的图形元素互相作用,形成可变化的光线图案,展现出一种虚幻而朦胧的隐性美,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三、“隐性”之美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具体表现
为了避免广告平直浅露的表述,现代广告创意表现较多地运用“婉转曲达”的艺术手法,进一步增强广告的艺术感染力,提高广告的文化品位。平面广告的中的“隐性”美通过象征、幽默、抽象、留白等构图方式可以产生令广告主、设计师和所有的对象都十分满意的效果。
(一)空白中的 “隐性”美。“隐藏”是一种独特的广告创作视角,在平面广告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充分运用审美心理与美学原则相结合,通过隐藏、留空等手法营造出画面的空白部分,给观者心理上带来松动感和自由感,使作品“留白”的部分成为视觉的焦点,以此来深化平面广告设计作品中所要传达出的真正信息内容,提升受众对作品的注目度。“白”非空。“无声胜有声”、“此处无物胜有物”是留白的深刻描述。“白”其实是一种意境的体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作为一种含蓄、暗示的表达方式出现的,而不是真正的空白。这种白中所蕴含的抽象形体不但有一种“空灵”的美,还让人们充分想象白背后的情景物象,它是一种有意味的存在,能深化平面广告设计中传达出的信息内涵,吸引观众理解其作品的内涵,这也就是 “隐性”之美的独特之处。
(二)幽默中的“隐性”之美。幽默作为美学的范畴之一,它有着愉悦精神、平和心态的功效,其趣味的形式、愉悦的沟通、智慧的想象特点,正越来越多地为广告创作所采用,成为平面广告领域中最受欢迎的广告形式之一。以幽默的方式增强广告的趣味,能使得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接收到商家所要传递的商品信息,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幽默作为一种表现手段,被广泛地运用于平面广告设计中。幽默是隐性美的重要载体,幽默中的隐性美主要借助讽刺、夸张等手法来表达,诙谐、风趣的图形和标语不但能生动地传达出广告画面中蕴含的情感,还能够有效淡化广告的功利性,使之更易于获得消费者的好感,将广告的信息传播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幽默中的隐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不仅能增强广告的艺术魅力,同时会使观众在其感染中产生一种超越和自信心。从美学上讲,创造幽默最基本的前提是使心灵摆脱与事物间的功利关系,处于审美和自由的状态。商品交易的功利性让消费者容易产生一种抵抗、怀疑的情绪,幽默广告就是将广告的真实意图隐藏,将创意主体的构思通过轻松诙谐的方式表现出来,让人们在艺术的感染和享受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广告信息,达到自然传播的默契。
(三)视错中的“隐性”之美。也就是视错觉图形,是平面广告中传递隐性美的重要载体。视错是指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视错,是艺术创作中不容忽视的视觉现象,它不仅能够引起人们心理上的新鲜感,也能给人们带来惊喜和创作的乐趣。看上去能使人的眼睛产生错视效果的日本设计师福田繁雄堪称视觉错视设计艺术的奇才,他就是在现实与梦幻之间找到了结合点,而且不断地用他的作品来证明。视错觉艺术作品让我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一种混淆我们视觉的高级视觉隐藏艺术,既要有悬念,引起兴趣,又要容易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受众在享受“隐性”美的同时认识到设计师们的真正内涵。
(四)抽象中的“隐性”之美。为了让广告能够拥有柳暗花明、曲径幽通的艺术效果,现代的设计师倾向于采用象征的手法来拓宽作品的深度,以凝练的方式来激发受众的想象,进而营造出一种文学性的、哲理性的隐性美。在表现形式上,象征的手法是含蓄而理性的,对于客观事物的再现有着抽象的特点。平面广告中象征的隐性美有其特殊的功能,它能够在贴合大众认知的前提下表达商品的抽象属性,从而丰富消费者在观看广告时的联想,激发其购买欲望。象征中的隐性美较为含蓄,给人以神秘感,且让人回味无穷。抽象以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形,将其具有的典型特征进行艺术变形处理,使平淡无奇的题材丰富多彩。通过这种手法能更鲜明地强调或揭示事物的实质,加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在平面广告中为了避免平铺直叙、加强形象的寓意和商品的内涵,运用抽象表现的手法借题发挥,将视觉形象进行转化,从而渲染和突出商品的内在语言。
参考文献:
[1]李思成.平面广告设计的隐性美[J].大舞台.2012(1)
[2]章利国.设计艺术美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3]黄华龙.平面广告设计中留白意象的价值及作用[J].艺术品鉴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