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俞坊
摘要:传统高中地理课堂存在着很多教学问题,例如课堂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效率低、学生积极性不高等等。对此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在这个背景下,以先进的教学观念为指导,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关键词: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带来了教学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相应地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仍然存在着许多教学问题,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能相适应,这些问题主要有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兴趣不高、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形式单一等,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大为低下,阻碍了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和学生成绩的提高。针对这样的问题和现状,教师应该积极进行思考,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并且积极把一些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去,打造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所谓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在最短的教学时间内取得最大效率和效益。高效课堂的重点和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让高中地理课堂充满活力。在笔者看来,实现高中地理课堂的高效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教学前做好准备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并且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因此课前准备要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备课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备课充分,才能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完成教学目标,应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说,课前准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备教材。教师的知识输出和学生的知识输入是一桶水和一杯水的關系,教师要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教师要认真阅读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并且深入了解教材,这样才能把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只有熟悉教材,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为学生答疑解惑,轻松应对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二是要备学生。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才能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三是要备教法。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其次,课前准备也要包括学生的准备。对于学生来说,在课堂教学之前做好预习工作是很有必要的。预习是主动学习的表现,通过预习,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所熟悉和了解,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并且能够明确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在听课过程中,学生更加有针对性,对重点和难点内容给予更多的关注,由此弥补自己的不足。学生只有课前进行预习,在课堂上才能与教师进行良好互动,积极主动去学习,否则就只能一问三不知,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灌注,完全处于被动状态。
二、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课堂环境是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宽松、开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这样有助于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体验,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良好课堂环境的前提。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观念,走下讲台,与学生多交流、多互动,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取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教师要和蔼可亲,注意对学生微笑教学,不要以严肃的面孔对待学生,这样能够减轻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拉进学生与教师、与地理课堂的距离。
其次,教师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高效课堂需要开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气氛下,学生能够自由表达、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传统高中地理课堂气氛是沉闷枯燥的,这是由于教学形式的单一造成的,因此教师要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宽松开放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这就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改变传统上讲下听的形式,采用更加直观的教学方法。比如通过展示图片、案例分析、创设情境等等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减少讲授的比重,不对学生进行知识灌注,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针对一个问题展开交流。这样能够提高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到讨论过程中来,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多对学生进行鼓励,避免学生因答错而失去自信,还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信心。
二、教学后注意训练、巩固和提高
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安排适当的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提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习题训练能够检测学生所学知识、巩固学生所学成果。
教师要为学生安排适当的练习,注意练习的质量,而不是只关注练习的数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切忌让学生陷入题海,那样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厌烦感,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精心安排一定数量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另外,练习题应该有一定的梯度性,是由浅到深的,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得到提高。
在让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规律的总结,注意让学生掌握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练习中得出答案,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举一反三,遇到类似的问题能够进行分析和解决。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进行积极思考和实践,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先进的教学方法作为指导,改进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目的。